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 大宋亡了

大宋亡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一次,天幕给出了更多讯息,诸天万朝的人们反应亦是十分热烈。

  “这个【崖山海战】,肯定不是我们时代的事情。”

  魏晋南北朝的众多位面中,都有人如此断言。

  无他。

  因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这些三个字的名字,根本不符合他们这个时代的取名风格。

  整个魏晋南北朝,大家基本都是以单字为名。

  大魏的曹操、曹丕、曹植,大晋的桓温、王导、谢安,南朝的刘裕、萧衍、陈蒨,北方的苻坚、元宏、高欢。

  直到后来,天师道盛行,才有人在名字中加入一个“之”字,表明自己的宗教信仰。

  比如,王羲之,祖冲之,陈庆之。

  西晋位面。

  苍翠的竹林间,有一青年长发披散,轻袍缓带,以一种散漫的姿态枕在他的琴上。

  “多事之秋啊”,嵇康深邃的明眸凝视着天幕,轻轻叹息。

  “这些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刘伶抱着酒坛子吨吨吨,“来,喝酒!”

  今天,是竹林七贤的聚会。

  阮咸坐在对面弹琵琶,向秀在吹笛,山涛在低头整理衣衫,王戎在……

  在抱着钱箱数钱。

  “王阿戎,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阮籍懒洋洋地翻了个大白眼:“见到了讨厌的家伙,晦气晦气。”

  又一次惨遭嫌弃的小弟王戎:“……”

  每天都觉得自己活得像竹林七贤的团欺!

  阮籍:自信点,把像去掉,你就是。

  王戎忍气吞声道:“天幕一出,世间必将大乱,诸君可有什么打算?”

  嵇康淡笑一声,语意清凉:“这世间又何时太平过?”

  王戎一怔:“叔夜的意思是......”

  嵇康寂然仰望着天幕。

  看着那一句“十万军民齐投海,崖山之后无衣冠”,心中忽然有一些东西涌了出来。

  他这个人,过刚易折,皎皎易污。

  当年司马昭让他出仕,他不愿为当权者所用,所以一言不发,冷笑而去,引得司马昭勃然大怒。

  后来,就隐居在这竹林中。

  竹林七贤,绝非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谪仙。

  而是喋血乱世中,为了明哲保身,不得已而为之的风流疏狂。

  可是,有些东西,是不论学着明哲保身多久,都沉积在骨子里,永远无法消去的。

  他为何而弹琴,为何打铁铸剑,又为何,不愿留在红尘间?

  只因,年少的热血,高歌,道义,与坚守。

  热血难熄,高歌难断,道义难绝,坚守难灭。

  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想为无力的弱者拔剑一战。

  他消沉半生,归来依旧是当年萧疏轩举、朗如日月的少年。

  嵇康收回了目光,忽而微微一笑:“你知道么,《广陵散》原名《聂政刺韩曲》,本是聂政杀韩国宰相的曲子。”

  一曲终了,聂政抽出琴中剑,见血封喉。

  举世无人哉,剑出而不悔!

  青年抱琴而起,衣衫袅袅,消失在了竹林深处。

  王戎一脸懵逼:“他说啥?”

  就不能好好说话吗,非要当谜语人?

  阮籍却已经明白了好友的意思,霍然起身:“王阿戎,速速备车,我们陪他入京去见司马昭。”

  “啊”,王戎惊呆了,“为什么又是我?”

  阮籍翻了个大白眼,没好气道:“因为你最有钱!还不快去!”

  王戎:“……”

  行叭,他就是被欺负的命。

  ……

  大唐贞观位面。

  这个年代,将星云集,阵容实在是太华丽了。

  没有几个灭国的战绩,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名将。

  程咬金,秦琼,尉迟敬德,李靖,薛仁贵等人,正围坐在一起讨论崖山海战。

  程咬金拍案而起:“什么崖山海战?呵呵,先问过俺老陈的三板斧!”

  秦琼双手叉腰:“放马过来吧,我戎马一生,威震天下,谁敢与我一战!”

  尉迟敬德哼了一声:“想当年我勇冠三军,夺槊三条的时候,何等痛快,今日岂能畏惧不前!”

  李靖微微一笑:“臣横扫突厥,用兵如神,未尝一败,倒是挺想尝试一下这个【崖山海战】新挑战的,毕竟一直高坐神坛也很寂寞啊。”

  薛仁贵:“……”

  救命,你们到底是怎么想出这么多骚话的?

  这时候的他,尚未做出日后那些惊世战绩,还是个白衣小透明。

  他长得十分俊秀白皙,斯斯文文,甚至有几分柔软,此刻抿起唇微笑,更像是一个书生士子,而不是征战沙场的名将。

  众将看着这个小后生,目光中纷纷流露出鼓励之色。

  薛仁贵沉默了好半天,终于憋出来一句:“试试就逝世?”

  众将:“……”

  不愧是你,小薛,人狠话不多。

  唐太宗走过来,看着自己的爱将们,满怀欣慰:“朕得将才如此,今日大事必成!”

  他安静地等了三秒。

  一,二……

  到第三秒的时候,魏征果然站出来给他泼冷水:“臣并不这么认为。”

  李二:“魏卿有什么想补充的?”

  “陛下请看这天幕”,魏征指着一行字,“【十万军民齐投海】,十万人马,放在任何时候都是一股极为强大的战力,最后却一齐投海了。”

  他看着全场:

  “这证明什么?证明他们从将领到士卒,全都已经心如死灰,自认为完全没有任何胜算!”

  “但凡有一点希望存在,十万大军必然会选择其他方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怎么会全都去投海呢!”

  李二神色顿时严肃了起来。

  是啊,十万人!

  李靖凭借一万人,就轻易扫平了东突厥。

  何况是十万人!

  他们即将要对战的,究竟是怎样一股可怕的强大力量啊,居然让十万人全都放弃挣扎,自寻死路!

  难道是天兵不成?

  众人也面面相觑,陷入了沉默。

  ……

  大宋,太/祖位面。

  宋太/祖赵匡胤望着天幕上的【大宋最后光辉】字样,目瞪口呆。

  “什么?我大宋亡了?”

  在短暂的沉寂后,他勃然大怒,抄起了手边的盘龙棍:“小兔崽子,看看你干的好事!”

  太/祖次子赵德昭本来正坐在一边,观看天幕降世,看得津津有味。

  没想到,忽然天降横祸。

  大宋要亡了!

  这时候的他可不知道,在未来,会发生一场烛影斧声。

  他爹太/祖暴崩,即位之人却根本不是他,是宋太宗赵光义。

  而他,则在二十九岁的时候被逼自尽。

  赵德昭现在下意识觉得,天幕上这个什么小皇帝赵昺,必然是他的子孙后代。

  事实上,这么说倒也没错。

  因为赵光义这一脉的后人中,宋高宗赵构无子,后来帝位兜兜转转,确实又回到了赵德昭这一脉手中。

  “我尼玛……”

  赵德昭一瞬间毛骨悚然,跳起来,赶紧往外跑:“父皇,消消气,我的子孙他们也是你的子孙啊,这可不能怪我,责任真不在我身上!”

  “站住!”

  宋太/祖在后面怒斥,“朕保证不打死你!”

  赵德昭溜得飞快,把多年间在军中锻炼出来的身体素质全用上了。

  没办法。

  要是被他爹逮到,他真的会皮开肉绽的。

  宋太/祖赵匡胤,绝对是历代开国之君中,最能打的一个。

  这种能打,跟唐太宗那种率领千军万马厮杀的天策上将,还不太一样。

  他是单纯的个人武力值高。

  棍、斧、锤、拳,四项全能。

  一条棍棒打下四百座军州,太/祖长拳三十六势,天下难觅敌手。

  可能也就是因为宋太/祖太能打了,把老赵家的武力值全都用光了,才导致后世的大宋,出了那么多怂萌怂萌的软骨头皇帝。

  此刻,太/祖把赵德昭狠狠修理了一顿。

  赵德昭委屈地争辩道:“父皇,那是我的子孙,又不是我自己,都隔了不知道多少代了,这能怪我么……”

  赵匡胤眼一瞪:“闭嘴!”

  赵德昭不争气地一哆嗦。

  出乎他的预料,他爹这次倒没急着再动手。

  只是仰头看着天幕,若有所思道:

  “老天给了这一次机会,挽救大宋灭亡。若情况合适,德昭,朕当带你同去崖山。”

  赵德昭:!!!

  拳头硬了,他一定要把那个不肖子孙拎出来暴打一顿!!!

  ……

  相比起时代靠前的各个位面。

  宋朝之后的那些朝代位面,占据了大量的信息优势。

  毕竟,对他们来说,【崖山海战】是早已经发生过的事。

  皇帝们纷纷召集文武大臣,拿出《宋史》等资料,仔细研究崖山战况,务必要将每一个细节都抠得清清楚楚。

  这里边,信息优势最大的,还得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别人都是看史书,难免有偏差。

  而朱元璋,却直接找来了一个亲历者!

  此刻,在应天府大殿内,一名白发苍苍的老翁被搀扶着带了上来。

  这个人已经活了超过一百岁了。

  后人用一句诗来形容他:“我闻洪武初,尚遗徳佑民。”

  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

  德佑,是崖山海战之前的二年所使用的年号。

  也就是说,这名老翁从宋朝的末年起,活过了崖山海战,活过了元朝的九十年,一直活到朱元璋开国建立明朝。

  真. 见证了历史。

  徐达、常遇春、蓝玉:“......”

  厉害了我的陛下,厉害了锦衣卫,这都能找到!

  但一旁的文官宋濂,却觉得这完全没毛病。

  找到一个见证者怎么了。

  就连咱家陛下自己,也能算半个见证者啊。

  朱元璋的外公陈公,正是一名当年从崖山海战幸存的老兵。

  外公曾在宋军主帅张世杰麾下效力,战败后,随众人一起跳海自尽,却不幸被元军打捞起来俘虏了。

  后来,总算找到一个机会逃走。

  先是一路游啊游,回到老家扬州,然后,因为女儿出嫁,又跟着去了安徽凤阳。

  他平日特喜欢对自家孩子唠唠叨叨,讲述崖山旧事。

  等到明朝开国,宋濂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写了《大明追崇杨王神道碑铭》一文,专门来讲述这位外公的传奇经历。

  杨王,就是外公的封号。

  可想而知,朱元璋从小在这位外公的耳濡目染下,对崖山海战感触很深,十分地同仇敌忾。

  崖山一战,宋亡。

  神州从此不复汉人衣冠。

  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开大明汉家天。

  这是一种荡气回肠的精神传承。

  洪武朝的君臣们,因为自身的经历,对暴元格外厌恶,也是最有动力去奋战【崖山海战】副本的一群人。

  徐达:“臣愿为上位分忧,扫灭暴元,匡扶社稷!”

  常遇春:“臣只需自己一人率军,定可打得元贼哭爹喊娘,溃不成军!”

  蓝玉:“臣一定将元将张弘范抓回来,扒皮楦草示众!”

  见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燕王朱棣听着心痒痒的,也跃跃欲试。

  他站起身,大声说:“儿臣也想请战!”

  徐达:嘿,抢活的这就来了?

  老丈人徐达对小朱棣投去了死亡视线。

  小朱棣一抖,硬着头皮道:“儿臣今日能为宋朝守好崖山,以后定然也能守好大明的北平国门!”

  朱元璋闻言,倒觉得很有道理。

  他对朱棣期望甚高,希望他未来能够成为一名贤王,好好辅佐太子朱标,守好北方边境。

  将【崖山海战】副本当成练兵场地,未尝不可。

  ……

  天幕再度变化:

  【崖山海战副本背景】

  【大宋,继大唐之后,再度终结乱世,形成一统,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大宋文人多风骨,武人多俊杰】

  【而官家,多奇行种】

  【代表者,有驴车漂移大神、大金战神、粉饰太平封禅主、花鸟天子、求饶天子、投降天子、青楼皇帝等】

  宋太/祖赵匡胤:“……”

  这么多不肖子孙?

  德昭,爹给你个选项,你自裁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