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不群道:“杨大人,这两名刺客的武功不低,而且练的是一门邪功,进境极快,现在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人,甚至远在他们之上的人。为大人安全着想,我觉得还是无声无息的处死他们两个比较好,好像刺杀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那他背后的人一时想不明白,就不会轻易再动手。”
和杨大人谈论武功的高低,他心中未必能有衡量的标准,会盲目判断。但说他们练的是“邪功”,杨大人可能就会更加谨慎,甚至会和“吃小孩、喝人血”中怪力乱神的东西联系到一起,更容易接受岳不群的建议。 果然,一听说“邪功”两个字,杨大人立刻就变得凝重了。而且他也明白,就算铁证如山能把这两个人治罪,他们背后的人也会毫发无损。 想扳倒他们背后的人,靠一次刺杀封疆大吏是不可能的。听着刺杀“总督”挺严重,那也要看落到谁身上,宫里那位抹平这件事轻而易举。想扳倒他,只能从皇帝身上下手。 杨大人同意了岳不群建议,道:“就听先生的,那这两个人怎么处理?”
下大狱他在行,毁尸灭迹可不行。 岳不群走到二人跟前,伸手指在二人心前轻轻一点,二人顿时瞪大了眼睛,没了气息。 岳不群又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掸了一点白色粉末滴在他们的伤口,就听“呲呲”作响,在杨大人和牟总兵惊愕的目光中,两具尸体没多一会就变成两滩黄水。毁尸灭迹,没见过这么彻底的。 二人看岳不群的目光中增添了一丝敬畏,这么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书生,竟然有这么狠毒的手段。 杨大人突然不想再和岳不群交往了,无论他多有才华。 武功多高尚在其次,他能摄人心神,还有歹毒的毒药,这绝不是正经人该有的。 牟总兵也有些不敢与岳不群对视了,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形容这个人,自己对他还是了解太少,以前也太轻视了。 岳不群回头看着二人,从他们的表情中能看出他们的恐惧。 岳不群不以为意,以杨大人的身份还没有资格赏识自己,保持适度的敬畏是很有必要的。 每一个刚刚认识岳不群的人无不为他的学识、谈吐折服,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不遇到事,这种感觉就会一直持续,可是一旦遇到大事,岳不群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神鬼难测的手段就会让人胆寒。 和杨大人的这次会面开头很美好,结局也符合岳不群的心意。 岳不群略显手段也有让这两个官老爷正视自己的用意,算这两个刺客倒霉。 不过离去时,岳不群还是和牟总兵道:“这种刺杀其实防不胜防,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杨大人的人身安全事关西北的安危,总兵大人还是多加小心吧。”
牟总兵皱眉问道:“杨大人是文人,确实难以防备,先生说该怎么办?”
岳不群道:“总兵大人不妨调动一些锦衣卫的高手来保护杨大人。”
牟总兵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会儿道:“不妥。”
岳不群一愣,道:“大人曾是锦衣卫指挥使,千军是大人一手提拔,千军也一直感念大人的恩情,不会不出力的。”
提起莫千军,牟总兵早就觉得这两个人的关系绝不是莫千军说的那么简单。 牟总兵当初看在《九阴真经》的份上提拔莫千军,莫千军也没有让他失望,最后成功接下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 再看许家父子,岳不群在官场上早有布局,就刘正风也不会是个意外。 但现在牟总兵和岳不群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他也没有心情再去追问这些事。 牟总兵道:“不是千军的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锦衣卫是直接对皇上负责的,我已经不是指挥使了,不方便再调动锦衣卫的人。再者宫里那位数次想害杨大人,锦衣卫就是先锋。我现在找到锦衣卫不只千军为难,也怕他们不出力。”
岳不群有些意外,问道:“锦衣卫既然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怎么还会听宫里那位的指示?”
牟总兵道:“宫里那位就是代替皇上监管锦衣卫。”
岳不群恍然大悟,不由得摇头苦笑:“还真是时代的印记。”
岳不群道:“那大人手下没有可用之人吗?”
牟总兵道:“都是行伍出身的军人,唯一和江湖能扯上关系的就是刘正风了,他能有什么办法吗?”
岳不群想了想,道:“大人和刘将军参详一下吧,刘将军在江湖上交友广阔,人缘极好,让他想想办法。我也可以派过来几个华山派的好手,保护杨大人的安全。只要能在第一时间阻止杨大人被刺杀就足够了,也不需要把刺客都抓住或者都杀了。”
牟总兵点头,背后之人已经很清楚了,抓活的也没什么意义。 岳不群再一次来到了京城。这次进京一是要看看东方不败恢复的怎么样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查明刺杀杨大人的两个太监刺客为什么会“辟邪剑法”。 岳不群见到莫千军就问道:“你对西厂了解多少?”
莫千军一愣,道:“师父怎么想起问西厂了?”
岳不群道:“我遇到过两个太监刺客,武功不算多高,但用的武功出自《葵花宝典》,我想知道他们的武功是怎么来的?”
“啊?”
莫千军大吃一惊,《葵花宝典》他知道,把东方不败练得怪模怪样的武功,威力惊人。 莫千军道:“没听说过西厂还有这样的武功高手啊!”
岳不群皱眉道:“你从来没听说过西厂有武功高手吗?”
莫千军摇头道:“没有。西厂只是因为更接近皇上,权力大过东厂和锦衣卫,因为弄权曾被裁撤,最近皇上又重新启用了西厂。西厂的骨干大部分出自锦衣卫,没听说过师父形容的那种人物。”
岳不群道:“调查一下西厂,不弄明白他们‘辟邪剑法’的来历,我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