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从1987开始 > 第40章 我有废品

第40章 我有废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两人出了收购站。易飞把三轮车停在路边树荫下。现在时间还早,吃午饭之前,还能翻一个收购站。不知道姑姑下一站是哪个。赵丽丽爬上三轮车。她拍拍那些旧书,“这些书放些年头也值钱吧?”

这个很好猜。所有东西放够了年头都值钱。几千年前的一坨屎放到现在,也价值连城。易飞点点头,“放个二三十年,估计每本能值千儿八百。”

再过些年有个旧书网,上面有卖这类书籍的。标价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主要看稀有程度和品相。赵丽丽开心了。“这几十本呢,按你的说法不是能值几万块钱。”

易飞无奈地说:“我说的是放二三十年后。”

二三十年后的几万块钱,有个屁用。帝都的房子都买不到一平米。现在忙活小半天,就为了三十年后的几万块钱。有点不太值。三十年后,谁还在乎几万块钱。主要是为了装。赵丽丽随口问道:“易飞,你说我那些邮票放二三十年后,能值多少钱。”

易飞没多想,随口说:“一枚大红价值上千万,那套龙票能值五千万,剩下那几套,每套也都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关键是不容易买到。”

就说那枚大红,就那么几张。在谁手里,大家也知道,没人卖。赵丽丽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的。”

易飞愣住了。对啊!我怎么知道的。还是三十年后的事。合着赵丽丽在这等着自己呢。易飞面不改色,“我猜的。”

就这么说。任赵丽丽想破脑袋,也想不出重生这茬。赵丽丽笑笑,并不追根究底,“走,我们去下一家,然后找地方吃饭。就算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能给你找些破书也不错。”

他猜的?那他真会猜。赵丽丽不太在意。她博览群书,稀奇古怪的事知道多了。你能想到,曾侯乙编钟可以演奏古今中外任何乐曲。你能想到,越王勾践剑埋藏地下2000多年没有锈蚀,今天仍然无法完美复制。你能想到,汉代就有游标卡尺。易飞能猜到,不稀奇。这倒好,以后再遇到一些拿不准的东西,就让他猜猜。——————易飞骑上三轮。赵丽丽坐到车上面放的凳子上。她就这点好,可以坐皇冠,也可以坐三轮。还可以穿着高跟鞋步行几公里。两人正准备离开,一辆小车停在路旁。一个高大、壮实的四十多岁男人从车上下来,径直向他们走来。走到离他们一米多的位置站住。“是丽丽吧?”

易飞看看那男人,再看看赵丽丽。她捂得连眼睛都藏在墨镜后,这都能认出来?易飞也是服了。要是赵丽丽打扮成这样走在大街上,他都认不出。赵丽丽摘下墨镜,“原来是汪厂长啊。”

她小声对易飞说:“市电缆厂厂长汪家强。”

易飞点点头。无所谓,反正他不认识。临东市电缆厂倒是知道,就在旁边不远。汪家强笑道:“我老远看着像你,你们这是干什么呢?怎么打扮成这样。”

赵家小公主有名的爱穿奇妆异服。那衣服、鞋新潮得临东都买不到。不过,她有一个经常往返于港城、甚至国外的小哥。有些新潮衣服不稀奇。那也没必要把自己包这么严吧。模仿西部来的美女?她如果不穿成这样,汪家强还认不出她。他不会想到,赵丽丽会坐在一个三轮车上。赵丽丽笑道:“我们俩收废品,味太大,所以把自己包起来。”

她说得很自然。没觉得收废品有什么丢人的。她这话对别人的打击却很大。汪家强:“收……,你们收什么废品?”

别奇怪,赵家小公主和别人不一样,干什么都不奇怪。和别人一样,十四岁能考上大学吗?汪家迅速镇定下来,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收废品,很正常。赵丽丽嘿嘿笑道:“什么都收。”

汪家强说道:“丽丽,我们电缆厂有不少废品,都堆在仓库里,放着也占地,干脆卖给你算了。”

赵丽丽不想收。她只是随口说说。她只想看看汪家强奇怪、吃惊的样子。她和易飞还得去下一家收购站找宝贝呢。找到一枚好邮票,能把电缆厂买下来。易飞可是说了,一枚大一片红就值一千多万。谁想要他们的废品。——————赵丽丽觉得和易飞能做的事情多了,总不能真收废品。她委婉地说:“汪厂长,你一个大厂里的废品肯定不少,你看看我俩就这么个三轮车,能拉多少?再说我们小本生意,没本钱。”

汪家强看看易飞骑的三轮车。这玩意还能这样改?不过,再怎么改,拉废品也拉不了多少。至于本钱。不存在。赵家小公主收废品不需要本钱。她做什么生意都不需要本钱。汪家强说道:“没关系,我们厂有车,帮你们送到收购站,要啥本钱,收购站给了钱,你再给我们厂。”

赵丽丽有点不满。自己和他不是很熟。他去家里找过父亲两次,算是认识。怎么非得把废品卖给自己?自己和易飞就是收废品的命?刚收了一百多吨牛皮纸,就有人要把废品强塞给自己。赵丽丽问道:“汪厂长,你那有多少废品啊?”

先问问再说。汪家强说道:“不太多,大约有一二十吨吧,都是废铜线头、废铝线头什么的。”

易飞想骂人。这还不算多?他也不太清楚废铜、废铝具体多少钱一斤。但是。他知道。这些金属不允许私人向收购站出售。得两个单位间才能交易。背后怎么交易,那就不得而知了。价格绝对便宜不了。赵丽丽转了转大眼珠。她是教化学的,显然也知道铜的价格。赵丽丽问道:“汪厂长,这样合适吗?”

她明白了汪家强的意思。年初的时候。电缆厂原材料紧缺。汪家强通过她父亲找到她叔叔,才解决了问题。要不然,电缆厂就得停产。赵强运是临东人,关心临东的经济发展。临东的企业几乎都通过赵强直找赵强运办过事。汪家强说道:“有什么不合适的,都是废品,又没有个数量,你买我卖,公平交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