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性格原因,能让杨骏真正引以为知己的,必须是要他能触摸到他灵魂的人。是以如今在杨骏心目中,对杜晚枫要更亲近一些。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田莲莲。在他和莲莲最迷茫的那段时期,杜晚枫和他两个姐姐给过他们不少帮助,还帮着他认识到了自己的感情。莲莲很感谢他们,他也是。杨骏真心不希望这么好的一家人,会再次卷入朝廷风雨中。可他能做的实在太有限了,真正需要时,能帮上杜家和杜晚枫的,恐怕也就是张明净了。而这也是杨骏对好友好的方式。不需要别人知晓,他默默就做了。杜晚枫看了眼杨骏,将好友的一番心意记在了心里。而万九洲在说到烁州南道上那位割肉喂子的母亲,还有沿途死去的那些流民百姓,已不复之前的神采飞扬。雅阁内的气氛也变得压抑了起来。“对了杜兄,听说圣人昨日将你召进宫,所为何事?”
万九洲问他。“欸!”
杜晚枫长叹了一口气,“想必你们多多少少也猜到了一些。”
“那杜兄你是如何回应的?”
杨骏忙问。脸上满是关切。以杜兄的机智,应该知道这件事牵连甚广,不会将这个烫手山芋揽到身上。但那位毕竟是圣人啊,他要真下定了决心将差事交给某人,谁又能推得掉?“我说我为官资历尚浅,担不得这样的重任。圣人虽然有些不高兴,说了我两句,却也没再提及此事了。”
众人听罢,便放下心来。就连张明净,紧绷的面色也缓和了些。其实这件差事,圣人要是交给张明净,那无论前方道路有多难行,他也会硬着头皮去闯一闯。可杜晚枫不一样。深知这里面有多危险的张明净,哪怕一腔正义,渴望能扫除积弊,为这个国家的百姓做点事,也不愿看着好朋友被架到火上去烤。“其实也就是杜兄身份特殊,像这样的差事圣人本来是不可能会考虑我们这些小年轻的。”
能担负起这样重任的,不仅要位高权重,还要有着雷厉风行的手段、坚韧不拔的意志。但凡那人有一点点动摇,所为之事必然进行不下去。要知道,对手是股多庞大的势力啊。“万兄说得对,所以我想着圣人可能自己都还没考虑好,也只是顺势才想起我。我即便答应下来,圣人最终也未必会让我去做这件事。”
他去?他一个三品吏部侍郎,手上一没大权,二没人支持,在官场尚且稚嫩,凭什么去做这件事?这不过是圣人想当然的决定罢了。当然,承安帝也没说一定要杜晚枫去,单独召他入宫,也只是想试探试探杜晚枫在此事上的态度。如果杜晚枫真的是个赌徒,那这件事也未必不是他的机会。一个他走上权力的顶端的机会。虽然树敌了一大批,时刻处在生死杀伐的压力之下。但也可以借机掌握权势,丰满自己的羽翼。可是最危险也最快的一种方式,杜晚枫要是只有自己一个人,那他就干了!然而不是。他还有整个杜家需要支撑,还承托着无数人的期待,他们将身家性命都交给了他,由不得杜晚枫孤注一掷去做这样的豪赌。所以杜晚枫早就决定了,他不会走他父亲的老路。他也没想着以杜探花郎的身份去位极人臣,他决定安然隐匿于地下,去秘密织就大网——他昨日在承安帝面前那番话,就做好了今后都不被他重用的准备。一个吏部侍郎就已经足够了。以后明面上他只求无过无失,再立一点小功劳,让人无可指摘便足矣。也是这一次的事情让杜晚枫下定了决心。因为太出风头了,总会给自己惹上这样那样的麻烦。也许是这些年圣人交给他的差事他都完成得太好了,有超乎他预期的表现。也或许是杜寒秋儿子这个身份,时隔多年仍然被多方瞩目,杜晚枫这次差点就走入了坑里。这也让他感受到朝堂比他想象的还要凶险,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小心谨慎。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前面就有危险在等着你。“咱们大闽王朝,怎么就找不出一个海晏、追鸧那样大无畏,将苍生福祉担负在肩、流芳千古的清官呢!以至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竟然无人站出来!”
万九洲饮下了一口酒,脸上带着点悲怆。海晏,追鸧,那都是前朝著名清官。前朝中期,庆隆帝设坛西苑,一心修道。不上朝,不问事,百姓民不聊生。时任海元知县的海晏,带着口棺材就去了都城。在奏疏上罗列了皇帝十九条罪状,痛陈他身为一国之君,却不理朝政,不问苍生问鬼神。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黎民百姓。最后更是胆大包天说圣人如果实在不想当这一国之君,还不如早早退位做一个逍遥的太上皇。这番言论让庆隆帝大怒,说要斩了他的脑袋。这时候底下人告诉他,海晏早知道这份奏疏一呈上,他断然再无生路。所以早就备了一口薄棺,俨然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盛怒中的庆隆帝,得知此事后渐渐冷静下来。一方面被海晏气得不轻,另一方面也有些动容。因为真的有这样豁出性命不要,也要将他这个皇帝给骂醒的官员。若就这么将之杀了,海晏成了天下百姓心目中的英雄,而他呢?难道让天下人骂他是昏君吗?庆隆帝思考良久,最后做了个谁都没想到的决定。他不但没处斩海晏,反而还重用了他。他倒要看看,这位扬言要为苍生谋福祉的海晏,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当然,放出这种豪言、还将圣人都给得罪个干净的海晏,要是有哪里做得不尽人意,那等待着他的可就是君王雷霆之怒了。然而海晏还真做到了。终他一生,为了百姓殚精竭虑。为官期间,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打击横行一方鱼肉百姓的豪强豪绅,严惩贪官恶吏。在面对权贵和富绅侵占田地时,也坚决不被他们所诱,让他们退田还民。他成为了名垂青史的清官代表。而追鸧在前朝末期也效仿海晏,意图救国。但那时前朝气数已尽,已经改变不了大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