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人间悲喜剧 > 第三章管家01

第三章管家0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于洋回到家里,有一种失落感。于洋和岳桦的一出好戏,终于知道了周天成是幕后真凶。由于周天成现在实力强大,无可奈何。只好暂时把吴强,关押在岳桦家里的地窖当中。一切拜托了岳桦,于洋这才略感安慰。于洋回来之后,脑子里昏昏沉沉。刚进大门,正好遇上管家。于洋看见之时,管家正行色匆匆,看见于洋吃了一惊,结结巴巴,说道;"你怎么这么晚,少爷天晚了。不要让大家伙担心。对于管家的殷勤备至,于洋忽然有些不适感。以前管家,虽然也和自己打招呼。不过没有那么热情,于洋似乎觉得不妥,可又说不出来。于洋应付着管家,没有停留,径直回到房间。于洋刚刚坐定,管家如影随形,端了一碗热汤,说道;"天气冷了,少爷喝口热汤。于洋大感意外,怎么管家如此关心自己。就听管家说道;老爷心情不好,少爷你是家里的主心骨,保重身体。于洋有些感激,冲着管家说道;"谢谢你福伯,今儿个晚了,你也早些歇着。"管家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少爷你也早点休息。我走了不要太晚了"。说完恭恭敬敬,转过身子,细心地带好门,迈着细碎的脚步离开。于洋没有心思喝汤,鼻子里闻到熟悉的味道。听着管家远去的脚步声,于洋脑子里,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下人们当中,最有可能接近二姐的人,管家也是其中之一。那么管家会不会,牵连其中。在于洋心中,管家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兢兢业业,从未有过,过分之事。于洋很快就否决了,自己这个大胆的想法。于洋一声叹息,重新躺下来。内心里一个声音,似乎在不断提醒于洋,管家今天的行为的确古怪。于洋心里翻江倒海,坐卧不宁。一夜无眠,于洋次日起床,跟着管家忙前忙后。于洋为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是父亲于长顺,身体不适,自己必须及早熟悉家里的事物,以便早日接手生意。管家一脸,皮笑肉不笑,有些紧张,说道;"好吧少爷只要你不嫌辛苦,我无所谓。于洋看的出来,管家有些言不由衷。显然是口不对心,另有打算。管家的这个细微变化,没有逃过于洋的眼睛。于洋心里更加确定了,心理的猜疑。管家有问题,一定有所隐瞒。管家懒洋洋的一挥手,说道;走吧少爷,咱们这就去铺子看看。于洋佯装笑脸,跟在管家身后。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出了家门。大街之上,早起的人们,早就忙碌着。两个人走了十几分钟,沿路之上,管家的熟人不少,不停的打招呼。于洋跟在后面,也不说话。管家颇为局促,有点难堪。好不容易,来到了梁家牌楼的铺子。这梁家牌楼,自打康熙年间,就和盐店街成了西京城的金融街。只有于家的秀古斋,一家古玩铺子。和南院门的古玩集散地,遥相呼应。由于一家独秀,于家的生意,似乎还要比集散地好一些。在这一行里的人,也都佩服于长顺,眼光独到,别出心裁。于长顺开始准备之时,所有人都不看好这里,认为是于长顺,头脑发热,往火坑里扔钱。谁知道短短三年,于长顺就由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做的风生水起。让人们刮目相看,这也印证了当初萧芸的眼光。原来萧芸初识于长顺,于长顺还是一个学徒。在人家铺子里帮闲,由于聪明好学,在铺子里,深受欢迎。当时的东家,就是友石斋大老板薛振平。薛振平当时也看好这个学徒,曾经说过;"这个孩子有出息,一定可以出人头地。当有一番作为。因为喜欢,也就格外用心,所以几乎是毫无保留。于长顺短短几年,跟着老板,没少学习,对于日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后来学满出徒,萧芸一眼就看中了于长顺。尽管当时萧芸家里,极力反对。认为于长顺,没有事业,害怕女儿受苦。不过萧芸一心喜欢,执意非于长顺不嫁,寻死腻活,最后父亲无奈,只好答应了这门亲事。萧芸赏识于长顺,知道于长顺心高。于是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拿了出来,交给于长顺。于长顺感激不尽,几年努力,不负所望,居然也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萧芸惊喜之余,也有了谈资。这才衣锦还香,父母这才佩服女儿,眼光独到,懂得识人之道。果然不可以,以貌取人,深深后悔当日的态度。萧芸娘家,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个女婿。随着时间逐渐逝去,于长顺逐渐富甲一方。于长顺做事大胆,心细不拘泥于形势,别出心裁。颇具经商的头脑,几年下来,客户遍及全国。这也让哪些不看好于长顺的人,大跌眼镜。不服气归不服气,可是成绩有目共睹,众人也就接受了现实。于长顺也从一个无名小卒,挤身古玩界。显赫一时,传为佳话。也就是这个时候,管家福伯,跟随了于长顺。因为管家福伯忠厚老实,深的于长顺信赖。也就插手生意的事情。后来于长顺,进入半退休,让自己的宝贝女儿于嫣然接手。本来管家福伯,还可以雁过拔毛,动一点小小的手脚。因为自己的儿子不成器,嗜赌如命,败光了积蓄。福伯为了偿还债务,难免手脚不干净。要是于长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计较。于长顺明白人到中年生活不易,也就任其弄一些小钱。反正自己也不缺那几个钱,只要不过分,也就算了。福伯感激涕零,自己也明白,这么做终有一天,会让于长顺发现。没有办法,为了儿子,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一错再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于嫣然接手之初,大举改革,扫除利弊。进行了大范围的变革,让福伯举步维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