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贞观:我乃最强寒门枭士 > 第354章 锋芒太盛

第354章 锋芒太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几天,李明轩放下了身边所有的事情,只是陪在婉央身边。自从前线回来,从婉央的倾诉中,李明轩也明白了过来。如此的佳人,他又怎么敢辜负,所以这段的时间,李明轩每天都陪在婉央身边。两人游历在长安城,有时在繁华的城市,有时在周围的村里。像极了那书中描写的游侠眷侣,让人们看着就是一阵羡慕。李明轩与婉央郡主相对而坐。他们在谈论最近长安针对大唐皇家学院的事件。婉央眉头微蹙,她以温和而深沉的语气对李明轩说:“明轩,你正值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却似乎锋芒太盛了。”

李明轩微微一愣,他并不曾料到婉央会这样劝诫他。他低头沉思片刻,然后抬头看向婉央,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婉央,我明白你的意思,”李明轩说:“但我不能退缩。皇家学院是我大唐的骄傲,也是我李家的荣耀。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它被陷害而无动于衷。”

婉央郡主轻轻地摇了摇头,她知道李明轩是个固执的人,他的决定很难改变。但她还是想要尽力劝阻他。“明轩,你的勇气我很欣赏。但有时候,锋芒太盛并不是好事。你应该学会韬光养晦,不要让所有人都成为你的敌人。”

李明轩听后默然不语。他明白婉央的担忧,但他也有自己的坚持。他深深地看了婉央一眼,然后微微一笑。“婉央,谢谢你。但我有我的坚持。”

他说得平静而坚定。婉央看着他,心中虽然担忧,却也明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微笑着点了点头。“好吧,明轩,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用心。”

她说:“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

李明轩听后心中一暖,他看着婉央,眼中满是感激之色。他微微点头,然后两人继续聊起了其他的话题。婉央刚刚告诫完李明轩之后,皇宫之内,李世民收到了弹劾李明轩的奏折。奏折上的内容简单而直接,指责李明轩身为大唐皇家学院负责人,在管教学生方面疏忽大意,导致学生惨死。此外,还对李明轩的能力和各方面表现提出了质疑。李世民看着奏折,眉头紧锁。他深知李明轩的能力,年轻有为,但这次的事件却让他感到非常棘手。“陛下,您看这该如何处置?”

身边的太监轻声问道。李世民沉吟片刻,然后缓缓地说:“此事不能轻易处置。先将奏折压下来,待朕好好想想。”

太监点头应道:“是,陛下。”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的另一边,李明轩和婉央郡主还在谈论着之前的话题。李明轩虽然心中有些不安,但他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他不会因为别人的弹劾而放弃自己的坚持。婉央看着他,心中有些担忧。但她也知道,李明轩已经做出了决定,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他的想法。她只能默默地支持他,希望他能顺利度过这个难关。两人聊了一会儿,便各自离去。婉央郡主回到自己的府邸,而李明轩则前往大唐皇家学院,继续他的工作。长孙无忌的府邸中,长孙无忌与李泰相对而坐,聊着一些轻松的话题。突然,有人无意中提起了大唐皇家学院的事情。身为皇子的李泰自然也有皇家的内部消息,而如今太子李承乾的表现备受关注。长孙无忌深知世家之中仍有人鼓动李泰去争夺太子之位。为了试探李泰的意向,他作为舅舅便直接询问他,对于李明轩负责的大唐皇家学院出了乱子,他有何看法。李泰听后,沉吟片刻,然后说道:“舅舅,这件事我早有耳闻。虽然我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但我知道这背后肯定还有其他线索。”

长孙无忌听后,心中暗自赞叹李泰的聪明和敏锐。他接着问:“那么,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泰分析道:“那些弹劾李明轩的人,无非是因为他现在在长安富甲一方,又地位攀升,所以心生嫉妒。他们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李泰的看法。他接着问:“那么,你对此事有何打算呢?”

李泰坦诚地回答:“舅舅,我现在不想参合到这件事情中。我的目标是让我的长安书院超过大唐皇家学院。”

长孙无忌听后,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李泰是一个有远见和决断力的皇子。他相信李泰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大唐的杰出人才。长孙无忌当即示意长孙冲为李泰敬酒。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儿子,也是李泰的好友。他站起身来,端起酒杯,向李泰敬酒,同时说道:“殿下,您的远大志向实在令人敬佩。我相信您将来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大唐的杰出人才。”

李泰听了长孙冲的话,也感到十分高兴。他站起身来,接过长孙冲手中的酒杯,向长孙无忌和长孙冲表示感谢,并承诺一定会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一刻,长孙无忌心中狂喜。他知道自己的家族和李泰的关系将更加紧密,而李泰的未来也必将是大有可为的。自从收了清朗的五万两银票后,长安县尉便派人去调查抢劫官银案的始末。通过深入调查,他发现这背后的事情远比想象的要复杂,这让长安县尉心中顿时大感惊讶的同时,也感到一阵后怕。他意识到,这个案子可能涉及到一些高层官员的贪污受贿问题,甚至可能涉及到一些危险的阴谋。因此,他当即决定采取行动,以免自己被卷入其中。于是,长安县尉立即派人去抓捕了清朗。同时,他还让人将五万两银票送到了县令府上,以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公正。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置身于这个案子之外,避免被牵连其中。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随着调查的深入,长安县尉发现这个案子牵涉到的人和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开始感到自己的处境越来越危险,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