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明:燕王长孙,开局教朱棣起兵 > 第163章 朱棣的灵光一现

第163章 朱棣的灵光一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段,张玉就愕然抬起头:“王爷,这真是长孙自己写的?”

另外两人虽然没问,但同样抬起头来,面上满是惊愕。朱棣没说话,转头望向一旁的马三宝。“长孙殿下写时还查阅了许多书籍史料,边看书边写成的。”

“没人帮他?”

朱棣继续问道。马三宝摇摇头:“没有。”

张玉三人不知该说什么,低下头继续看。读着读着,他们就知道朱棣为何这么满意了。通篇下来,最引人注目的并非引用的经典,也不是什么工正的对仗……而是文中蕴含的恳切感情,是其干真真正正地抓住了朝廷的痛点。一如朝廷在诏书中抓住他们的痛点。无论如何朝廷都是宗藩,占据大义,以下犯上都是不对,所以朝廷将燕军称为作乱。而这封奏疏则对痛点驳斥一番,表明他们并非如朝廷诏书中所说的那般,是“称兵构乱”、是“谋逆”。而是被奸臣迫害,性命受威胁,太祖高皇帝的嗣续受威胁,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匡正君主过失,清除朝中的奸臣。朝廷的痛点就在于,他们确确实实违背了太祖高皇帝在世时的意愿,一连削除了五位藩王。奏疏中反复提及此点,不管齐泰、黄子澄是“欲秉操纵之权,潜有动摇之志”、“而予夺生杀,尽归其手,异日吞噬,有如反掌”,还是真为了朝廷发展,他们都没法辩驳。公开来说,就连朱允炆都只能捏着鼻子认可奏书中的说法。他也不能承认就是太祖高皇帝分封藩王不对,不能说我就是看这帮叔叔不顺眼,怕他们威胁我的皇位,想收回他们的权力。这就是成功拿住了朝廷的痛点,使他们无法反驳、只能避重就轻的地方。而且奏书并非只有恳切的情感,还写的非常有条理、有规划,说理环环相扣,清晰明了,又没有那种咄咄相逼的味道,全程都将自己放在弱势地位。只能说,极为契合燕军当下的情况。“长孙当真才华超众。”

朱能忍不住感慨道:“就算王爷亲自来写,恐怕也好不出太多吧?”

朱棣面上一滞,随即笑出声来。朱能这种一个马屁拍两个人的本事还是没落下。方才他说一字不用改,意思就是他也看不出什么毛病。若是让他自己写,大概也就如此,或者说还写不出这般恰如其分的奏疏。但从朱能嘴里出来后,就直接变成了另一种味道。张玉也感叹一声,现在他才想明白。原来朱棣嘴角的刚才不仅为了这封奏疏,还是为了写这封奏疏的人。“我家么子张軏与长孙年纪相当,但两者比起来……”丘福则在一旁默不作声,只是瞪大眼睛盯着桌上的奏书,翻来覆去的看。仅仅片刻后,张玉便从感慨中回过神来:“王爷,此等奏疏当给众将校们一观,让他们告诉下面的士卒。”

“嗯。”

朱棣点点头:“我也早有此意。”

他转身望向一直站在后方,扯着脖子往这边看的朱高燧:“你把这封奏疏抄录一边,好好学一学。”

“好,爹,我这就抄。”

朱高燧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这就去拿笔。“先不用急。”

朱棣又摆摆手:“方才看完奏书,我突然又来了灵感,想着了对付卜万的办法。”

张玉三人眼睛一亮,当即聚精会神起来……李浚是燕山右护卫千户,前几日燕王领兵来时,便派他领兵至关口,佯装攻城,意图勾引卜万、刘真等人出城迎战。但无论他们在城下如何“搔首弄姿”,城头上的大宁军就像个不解风情的汉子,始终无动于衷。一连数次,皆是如此。好不容易有了次立功表现的机会,却没能完成王爷的命令,让李浚既郁闷,又暗气自己不中用。甚至半夜睡觉时都会突然惊醒,梦到自己怎么叫骂,对方就是不出城,气得他咬牙切齿。后来的几日,李浚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他化悲愤为力量,让手下增加在喜峰口附近梭巡的频率,就是为了试图找到大宁的破绽。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天他有了收获。巡逻在外的游骑抓到了两个大宁的士卒。“审了吗?那两人是什么身份?”

得到消息的李浚一边疾步往外走,一边发问。“连个小旗不是。”

手下无奈道:“就是俩大头兵。”

李浚脚步一顿,脸上闪过一抹失望,但随后还是快步走出去。现在他能看到的机会不多,好不容易抓到一次,就算癞蛤蟆也得给他攥出尿来!为了避免两个俘虏串供,他们分别被关在相对的两座营帐中,由专人看管。“你叫什么,先说说吧!”

李浚大马金刀地坐到了板凳上,凶神恶煞地盯着面前被五花大绑的中年男子。那人满身灰土,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开口就要说话。砰~李浚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别想着撒谎!也别想隐瞒!”

“要不然没你好果子吃!”

张集哆嗦了一下:“大人,我……我还什么都没说呢……”“你不说?”

李浚眉毛一竖,大手一挥:“用刑!”

“且慢!我说!我什么都说……”审问了半天,李浚皱着眉头从营帐中走出来。这就是个普通的小卒,没什么特殊的,亦不知道大宁的机密。几乎可以说完全没价值。但李浚仍不死心。“那个叫刘大的在对面?”

“是,大人。”

“走!”

李浚一咬牙:“再去审审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