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从昏君到千古一帝 > 第九十四章 重病还需猛药医

第九十四章 重病还需猛药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是自然。”

见苏怀良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武烨将之前在和霍辛交谈时所写满了文字的那两张纸其中一张拿了出来。径直递到苏怀良的面前,开口道:“苏相,这是朕拟定一些可以接替朝中大臣的人员名单,你给朕掌掌眼,看看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

???‘你连接替之人都想好了,那还告诉我说没有良策?亏我这着急忙慌的,合着皇帝不急太监急?’殊不知武烨也是连夜从冠军将军罗文超嘴里套出了一些合适接替空缺官职的人选。苏怀良难免在心中有些吐槽武烨为什么不早说。但他也不想想,是谁之前压根就没有给武烨开口的机会。除此之外,苏怀良还有些好奇,好奇这张名单上都有谁。毕竟此次武烨所杀的上百名朝中大臣,普遍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其中更不乏像六部尚书这种位居极品的肱股之臣。除了需要一定的经验,自身肯定也要有一定的资历方能服众。不然就是强行将其抬到了那个位置,也难保下面的官吏不会阳奉阴违,倒行逆施。所以这一时半会的,武烨究竟是上哪找来了这么多接替之人?实在是按捺不住了内心的疑问,苏怀良双手十分恭敬的将名单接了过来。只是在看清楚名单上那一个个让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时,他瞬间就变了脸色。原因是,这些名字是所以让他感觉到熟悉,完全是因为他平日没少从其他官员口中听说过这些人。而又感觉到陌生,则是因为这名单上的大部分人,他连见都没见过一面。试问他连都没见过,这些人又哪来前往朝中任职的经验和资历?‘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性说,陛下拿错名单了?’瞧见武烨面前的书案上还有着一张写满了文字的纸张,苏怀良难免觉得武烨会不会有可能说是拿错了。又仔细的将手中名单看了一遍。接着他就从名单上这些人的名字,发现了一个共通之处。那便是这名单上的所有人除了还在天牢中没放出来的兵部尚书左淮安以外。十个里面最少有八个,全都是一些年轻人。其中官最大的,也无非是自己之前见过那名叫做李郃的护道军都尉。就这,他还被提名了担任兵部右侍郎一职!要知道,兵部右侍郎那可是正三品官员。除了会充当兵部尚书的左膀右臂外,本身权利也大的吓人。又岂是区区一个都尉能够胜任的?所以这也令苏怀良不禁想要问问,武烨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会启用一些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让他们来担任朝中大臣。先不说他们能否令属下之人信服,有没有这个能力。若是传了出去,那还不得被各路诸侯笑掉大牙?更不要说就连那些番邦蛮夷之地的小国,怕是也会嘲笑大夏无人可用了。“怎么,苏丞相可是有什么疑问或是不解?要不你说出来,咱们君臣二人探讨探讨?”

瞧见苏怀良的脸色有些不对,武烨大抵也猜到了对方是怎么想的。但在武烨的眼里,现在的大夏内部早已千疮百孔。毕竟随着周锐一死,各方诸侯都在虎视眈眈。那些本来对皇位没什么想法的人,难保不会趁机升起窥伺之心。要么说武烨无论如何也杀一批人向天下人立威呢!可不就是杀给那些宵小之徒看的。在加上连年战乱,国库空虚,以及外敌环伺。武烨更是觉得,重病还需猛药医,倒不如换一批年轻人上来。一方面,年轻人没有了中年人在官场厮混多年的勾心斗角。正是敢拼敢闯的年龄,更有责任心和进取心。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尚未固化,敢于尝试。可塑性要远比一些思想陈旧的老头子强的多,也能为官场注入一些新鲜血液。当然了,也不是说这份名单上所有人都可堪大用。毕竟就算是冠军将军罗文超,肯定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但官场上不还有苏怀良等一众老臣和自己把握着具体方向呢吗?唯一令武烨有些担心的,就是苏怀良能不能答应此事。能做到抛开固有的一些观念,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如果他要答应,那什么都还好说。要是不答应…武烨倒也做好了其它的准备来说服苏怀良,不然总不能拿这么一个有功之臣杀鸡儆猴吧?反观苏怀良,还真让武烨给猜准了。他除了担心这些年轻人入朝为官会不会遭到天下人的耻笑外。更加担心这些年轻人的到来,会不会形成一个新的派系,和自己对着干。毕竟双方的年龄悬殊,实在是太大了。加上周锐刚死,自己好不容易才刚刚松了一口气。琢磨着能不能借此机会,坐上文官之首。结果武烨就弄了这么一出,竟是将空缺官职全都交给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犹豫再三,还是不禁开口道:“陛下,被授职施政者,理应选老成可用之人。而这名单上面的,以前似乎从未有过在朝中担任要职的经验。突然让他们位居如此高位,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况且他们也太年轻了,就拿这个神威营的小都尉杨锋来说。微臣要是没有记错的话他今年也才不过十八岁,比微臣的孙子都大不到哪里去。又何德何能,担任兵部左侍郎一职?”

“哎,苏丞相此言差矣,自古英雄出少年。眼下又正值多事之秋,理当抛开年龄的束缚,唯才是举。况且在朕眼里,朝堂上只要有苏丞相你这根定海神针在,还怕还有人敢滥用职权不成?”

“这…”被武烨这个当皇帝的言语间拍了个马屁,苏怀良爽是爽了。但理智告诉他,这件事说什么都不能答应,所以他也是不禁开口又道:“陛下,不是臣不答应,而是臣怕兵部下面的人不答应啊!就拿兵部治下,掌理戎器、武学、皂隶之事的武库司来说。那都快成了兵部官员养老的地方,往往三名官员加在一起,都凑不出一口牙来。现在突然来了一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压在他们头上,还是兵部左侍郎。他们能服气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