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唐帝师:我教李世民成千古一帝 > 第036章.心眼贼多的读书人

第036章.心眼贼多的读书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关宁带着刘文安两个人出了关府。迎面闹市的街头上,聚集了很多人。这些人似乎有组织有预谋。听到锣声,就齐刷刷的涌上街头,聚集在一起!无数人驻足围观。关宁凑近了看。这才发现。聚集的人都穿着儒衫,文质彬彬,胳膊、手里,或拿或夹着书籍、文卷。书生气盖过了市井生活气息!读书人!从他们的气质,关宁一眼就认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饱学儒子。只是这些人聚集起来干什么?想要造反!读书人最早称之为士子,又叫士人。士人曾经席卷天下。战国时期,有人用这句话形容读书人的影响力。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这群人一旦聚集起来……要么要干大事,要么不干人事。刘文安问道:“少公子,这么多读书人聚集起来,不会想要发生暴动、图谋不轨吧?”

家人们,求求你动动脑子!“唐国公大军还在城中,这个时候发生暴动,那不是把脑袋伸过去让唐国公砍嘛!”

应该不是反对唐国公的人,那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读书最大的好处,是明理!这群士子也不例外。他们见到自己的人差不多到齐,就让出道路中间位置,来到一旁的胡同。“打探清楚了吗?”

有人问道。有人回答:“打探清楚了,唐国公后日离开晋阳,带领大军猛扑长安而去!”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有人内心亢奋。关宁凝眉。听你们说话,心里好像没憋着什么好想法。不会真要发生暴乱?关宁继续听着几个人的对话。“唐国公大军出征,全城的百姓,怕是都会去看热闹、送行。”

“我等读书人,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本来想借着大隋的科举制,考取功名,扬名立万!”

“可现在,群雄并起,诸侯割据,朝廷已经没心思也没精力去举办科举。”

“我等只能自己寻求机会!”

听到这,关宁隐隐有些同情读书人。苦学多年,却出头无门。只能四处寻找名扬天下的机会。读书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利益。出名也好,出名是变现的资本。有了名声,就能换取更大的利益!他们想在唐国公出城之时,弄出点特别的东西,让晋阳乃至天下的百姓记住?“唐国公出兵,代表天意,顺应民心!”

“我等必要以文墨送行唐国公。”

“到时候晋阳城所有的读书人,都会写诗送别。”

“这场出征,其实也是一场论诗会,更是我们出人头地唯一的机会。”

果然!关宁没猜错。晋阳的读书人。想要借助唐国公轰轰烈烈的起兵扶摇直上,攀登云霄。可这个时间点,明显不妥。这群人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大军既然出征,就会分秒必争,战场上,往往一秒就能决定胜负。”

“我们吟诗送行,寥寥几首还可以。”

“这么多读书人,上百首诗,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间。”

“是啊,唐国公会不会发怒?”

众人陷入沉思。很快,有人打破沉默。“自然是会发怒的,可是,我想唐国公应该也不会责罚我们。”

读书人开始揣度李渊的心思。大军出征,最忌讳的就是见血。所以李渊无论如何都不会杀人,大概率选择忍气吞声。只是这样,会影响士气。但。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只要能让自己扬名,唐国公能不能取胜,他们根本不在乎。“说的对!说的对呀!”

众人都赞同。更何况唐国公治理晋阳,以慈爱闻名。他们都是唐国公治下的百姓,李渊是不会下杀手的。“诸位,时间耽误不得。”

“咱们这就回去,好好打磨诗词,一定要在出征当日拿出像样的作品。”

“成败在此一举!”

分别之际,众人互相弯腰作揖,行礼告别。只不过这个动作,在关宁眼里,显得格外可笑。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就是当下读书人的品性?关宁苦笑。也许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有原因的。“这群读书人,心眼可真坏……呸!”

刘文安恶狠狠的咒骂。自己虽然没读过几年书,舞文弄墨不行。但是论做人。这群人连他的万分之一都不如。“刘管家看不惯这些读书人?”

关宁轻声问道。刘文安猛烈的点头。“何止是看不惯?小人甚至想要提刀将他们全部给宰了,省的为祸人间。”

“不至于……哪来的深仇大恨?”

刘文安脸上露出一丝的阴狠。“少公子,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行军打仗,除了战法兵器,士气尤为重要。”

“一支军队一旦丧失了士气,就仿佛没有了军魂一样,仿若行尸走肉。”

“这样的军队到了战场上,只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可这些读书人。”

“为了自己的声名,竟要阻碍大军出发,必会使大军士气低沉。”

“如此下去,未来的战场上,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丧命!”

关宁没想到。刘文安竟然能分析的如此透彻。足以看出,他是懂兵的。“刘管家,你说的没错,但是我想读书人肯定也会想到这一点,但他们不会退步。”

刘文安眼睛一瞪,说道:“少公子,小的想把这件事告诉家主,让家主用唐国公府的兵力镇压读书人。”

关宁皱起眉头。看来刘文安对于对付读书人,没什么经验。“读书人之所以是读书人,是因为出口成章,能将所有事跃然纸上。”

“在外人看来,诵诗送行,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些许诗词,的确可以提升士气。”

“但是没完没了的一首接着一首,谁听了都会烦。”

“如果我哥代表唐国公府动兵,就是授人以柄。”

“到时候,天下士人对唐国公口诛笔伐,有理也变成了没理。”

刘文安彻底怔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没有办法对付这些读书人嘛?”

刘文安狠狠拍大腿。关宁说到:“有!”

“什么办法?”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