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周圣皇 > 第一百五十三章:举贤不避亲

第一百五十三章:举贤不避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翌日,朝堂上。经过军机处几日象征性的研讨,科举制度已经正式得到了通过。谢必安上前来,将奏章提交上来。吴公公将其带给叶辰,让他过目。看完奏章,叶辰点点头,颇为满意。“很好,诸位爱卿,日前关于科举制度的建议,已经在军机处得到了确认,现在这是科举制度的正式公文。”

为了让文武百官都能够看到这些,吴公公命人去抄录了上百份,都发到了所有人的手里。章邯脸都要气绿了,没想到这条建议竟然会得到通过。原本他是信心满满的,毕竟军机处一共就五个人,其中三个都是他的人。可现在看来,随着卢凤的叛变,让损失惨重。此前还只是建议,在军机处走了一遭,再到叶辰的手里,只要盖上玉玺,就正式成为朝廷的公文。“来吧,诸位爱卿,都来讨论一下要如何举报这一场考试。”

叶辰放下奏章,面对文武百官,胸有成竹地说道。其实这哪里还需要文武百官来讨论,公文上都已经说得很清楚,只是差一个举行考试的日子而已。叶辰这样做,无非就是想告知章邯,别以为你权倾朝野,但我有我的策略。只要你敢反对,便是和朝廷作对。在这样的情况下,章邯虽然生气,但也是无能为力。他也只好妥协,做出让步,选了个日子。“陛下,臣以为,这一场科举考试非常重要,臣建议在年尾到时候开始,那时候大周的百姓都已经秋收,都有时间来考试。”

老东西,你是想拖延时间吧。叶辰可不给他这么长的时间,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而是直接看向谢必安。“谢爱卿,你以为如何?”

“陛下,大周现在正是用人之际,皇城司首辅沈寻已经下狱,群龙无首,对我京城的秩序很是影响。臣建议当以最快的速度来。”

叶辰微微一笑,这才是他想要的答案。“哦,谢爱卿,那你说说什么日子最合适啊?”

“现在已经是二月初,发下公文到达我大周的所有地方,需要半月有余,加上考生们从各个地方赶过来,亦需要半月有余。臣认为当以三月初最合适。”

文武百官都不敢说话,想听听丞相章邯到底是个什么意见。“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大殿上,所有人开始小声地议论起来,就是没有人上前来回话。“丞相,你是百官之首,你来说说谢爱卿的建议如何?”

叶辰心里美滋滋的,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看你章邯还有什么话要说的。“臣以为这时间太紧了,不妥,没有能给考生们准备的时间,臣以为……”“丞相,朕可以给考生们时间,但谁给朕的大周时间?不仅仅是皇城司一个首辅空缺,还有很多地方上的职位都是空出来的。若不能及时地选出人才来填补,试问丞相,这个问题你当如何?”

这话问得章邯哑口无言的,他倒是想推荐身边的人去上任,可现在科举制度已经出来了,再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而且他也不愿意背负一个违背圣上旨意的锅,让自己的仕途上有什么污点。虽然已经剑拔弩张了,但至少现在在朝堂上,他还是大周的臣子,是大周的百官之首,就需要遵守叶辰的规矩。“臣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自然是以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

“那就是了,行了,就这样吧,朕认为定在三月中旬为妙,给考生们半月有余的准备。不过皇城司首辅空缺,却不能一直让京城一直处于这种状态。”

“在首辅出来之前,倒是可以选出一个暂代的人选,诸位有什么更好的人才倒是可以推荐一下。”

“陛下,微臣以为章若琳是最好的人选,他此前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经验,领导皇城司,给京城带来安全是最佳的人选了。”

“陛下,臣复议,臣认为章若琳的确非常适合。”

“臣复议……”叶辰心中早就算到了这一点,因此并没有感到意外。“丞相,你以为如何?”

章邯心中好一阵痛恨,他都是想让自己的二儿子来坐上皇城司代首辅的位置,那可是四品官衔,不管怎么样,对自己的计划都是非常有用的。然而他连章若琳是不是在临安府,会不会有什么危险都是一无所知的。要不是从黑斗篷男人的口中知道大概临安府已经沦陷,他还一直对那边的局势抱着幻想。不仅仅是西裂谷的那几万人马,就是王舜、杜海坤和洪武等人都失去了联络。这一个多月来,他都一直处在担惊受怕的环境中。生怕自己一步错,步步错,让叶辰抓住了把柄什么的。不过昨晚黑斗篷男人已经来过了,说是楚平王叶璇已经到了京城。今晚过去,肯定能见到楚平王,且看他这边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拯救临安府的残局。此时,在朝堂上,他是最为尴尬的一个。虽然下面的人都已经推荐了章若琳,但他自己却不知道要不要同意。若是同意,可去哪里寻找儿子来上任?到时候不上任,岂不是又是一个欺君之罪的罪名落到他的头上?三思之后,他上前来,铿锵有力地说道:“陛下,臣认为不妥,犬子虽然有一些能力,但却不足以胜任首辅的位置。”

文武百官都一片哗然,尤其是丞相党的那些人,更是十分不理解。“哦?丞相何必如此,举贤不避亲,若是章若琳有这方面的能力,自然不用避嫌。”

“陛下,臣暂时没有更好的人选。”

章邯没有正面回答叶辰的话,直接就结束了自己该有的权力。他虽然可以借此机会来推荐人才,将来也可以为其所用,但也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等科举考试过了,就会有人来替补了。如此一来,并不能给我带来任何好处,因此才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谢爱卿,不知你是否有更好的人选?”

谢必安上前,拱手作揖,郑重其事地说道:“臣倒是有一个很好的人选,就是不知道他是否肯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