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水木人生 > 第三章 芒鞋轻胜马

第三章 芒鞋轻胜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话说回来,其实晚点到没啥,反正房子就在那,已经收拾停当了,去了就住,无所谓。一路上大家也是这么想的。可没想到的是,还有最后一段三十公里山路,竟发现多了一座铁闸横路,还上了锁。铁闸上还用反光漆写了严禁通行四个大字。

大锋愣了好一会儿,才说好像是以前听说过,因为这段山路太险,以前山民没搬走之前,大白天牛车都经常出事,所以后来夜间就不让车辆通行了,具体几点关门几点开,还得再问问。

看着关闭上锁的铁架子,大家无语,小耳更是有点无奈。他们第一次来,是住在县城,早上出发上的山,晚上天没黑就下山了,第二天再上来,所以并不曾得知有此规矩。

小耳坐在车上发着呆,小赵却埋怨起小耳来。女友先是小声附和,又随即劝阻,让小赵看大家啥意见;大锋还在睡,老杜却推门下车吸烟去了。

小洮皱起眉头说道:“小赵,你睡了一路了,再睡会儿。”

又推大锋说道:“大锋,你好歹是本地人,咋办?倒说句话。”

大锋其实并没睡熟,一推就醒了,然后苦笑起来说:“小洮姐,本地人这个称呼我可不敢当。”

其实大锋说的没错,他从出生到现在30年,随父母换了不下五个城市生活了,因为父母都在铁建系统工作,更换住所不是稀罕事。B市是八年前从A市搬来的,其实这八年,两年在Y市大学,六年又回A市工作,对于B市的了解还不如A市,夸张点说,一不留神连回家的路都得走错。

大锋接着说道:“要是回县城找住处,我马上找兄弟订酒店。不过这毕竟是小县城,定不定的到不一定。现在已经半夜十点了。咱们即便现在就掉头往回走,八十公里山路,晚上开,上来的时候大家都见识了,半夜一点能到县城。还有小赵,你除了埋怨小耳还会干啥?一路上就知道睡觉,说点有用的吧。”

小赵此时却把嘴闭的紧紧的,不发一言。

小耳说:“只要大家同意,我立马掉头回县城,八十公里不在话下,没问题。”

小赵大叫:“不回县城又能怎样?难道打着手电爬上去吗?”

一时间大家陷入沉默。车外抽烟的老杜突然打开车门,说了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

他们开车往回绕了一下,根据老杜的大体定位,真的找到了一个登山小路口,把车停在附近一个开阔草丛里,因为后面挂着一个小拖车,倒了半天才调整好,老杜又在拖车上面铺上了防水帆布。

沿着那条人行小路,凭着老杜超强的方向感,用了两个多小时,爬到了山顶。小路在手电光下痕迹依稀可见,走走停停,没想到竟然成功了。他们从大宅側院的小门进入了側院。这条小路是上次来的时候老杜发现的,并根据方向推断出他应该与上山的公路相连。毕竟百年前的人上山,主要靠的一定是双腿而不是汽车。早前发现的能走车的路,必是后来修出来的。老杜肯定的推断,他们爬上来的这条小路,才是大宅最初的正路。只是半夜登生山,回想起来有些后怕。

因为轻装上来的,只带了快餐食品和轻装衣物,桶装水和发电设备没能带上来。好在有蜡烛,也带了不少的随身饮用水,熬一晚上没问题。于是他们就收拾起来,打算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开闸后,安排两个体力好的人下山把车开上来。

这大宅主建筑一共两层,外带前后院和一个側院,他们上山的小路,就在側院西北角,北墙上开的一个后门。而侧院整个西墙濒临百米高的悬崖修建。后门往里,临近主院的一侧,是一溜偏房。上次他们来时,没打扫这溜偏房,感觉用不着。偏房再往南一个小门就进入了正院的西南角。正院分前院后院,中间是主建筑,却不在主院东西的正中,西边与側院相连。整个正院南北得有五十米,东西略窄,前院比后院略大;主建筑东西长约三十米,南北宽有十四五米,一层的中间是大厅,厅北墙是楼梯和几个落地窗,西北角有个铁质的小门;厅南墙正中是房子正门,两边都是落地窗。门窗都是向屋里开,地面都铺着用天然大理石打磨出来的地砖,颜色虽不统一,却带着一种天然的美感。这种地砖现在是见不到了,很有解放前的建筑特点;二层大厅两边前后都是房间,应该是当时主人住的,有大约大大小小共十间,一层客厅左边是几间房间,朝阳面估计是书房,因为有少量的散落残缺的书架和零星破损的书籍。看得出书架做工年代比较久远,像是解放前的东西,书籍却都是近几十年的常见书。背阴面应是管家或值夜人的休息室,还有一间应是客房,右边是餐厅和不知干啥用的几间小房间。所有的房间都没有厕所,应是主楼最初没设计厕所,住的人也只用马桶;

因为主楼当时卫生情况尚可,主人遗留的东西也不多。所以为了大家住的舒心,一二层所有房间的卫生,甚至连楼顶天台的卫生都打扫了出来。至于少量的遗留物,为不让大家有不爽感,一样没留都清理了出来。大锋要直接扔掉,小耳却不同意,不管有没有用,毕竟非我们之物,还是留着为好。小赵却撇嘴,说真的没啥可留的,散落的书架,虽年代是解放前的,但残缺不堪,关键用料都是杨木板柳木架,不然也不会坏成这样,没有一点价值,可惜了这大宅了。书籍也都是近几十年的书且都是大路货,卖废纸都嫌呕了。但是小耳坚持莫以自己喜好处置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于是就都堆进了离着側院入口最近的那件偏房里。

然后大家各自选择房间。二楼四间朝阳的房间,小赵和女友抢着选了最靠里连着的两间,大锋要住最外面靠楼梯的那间;老杜却选择了一楼的大书房,要为大家守门;小洮要把二楼向阳间留给小耳,小耳却坚持选了一楼的背阴管家房,小洮也随即选了旁边的客房,开玩笑说三对三刚刚好。老杜摇头晃脑连称:“三对三,说的好。”

一副老学究做派。小耳出来,老杜便对小耳笑道:“楼下我做楼长,文老弟有何指教?”

大家听了莫名其妙,知道老杜经常间歇性发点文人疯,都不去理他。小耳却行至客厅,才学着老杜的口气搭话道:“是极是极,吾等只是客,借住而已,倏忽而来,倏忽而去,你最年长,自是主客。”

老杜大笑称好。

每个人的卧室都买了必需品,无非是简易床具和铺盖;一楼大厅做客厅,放了两排简易沙发和茶几;右侧被当做厨房和餐厅,放着买来的气罐和灶具,还有锅碗瓢盆桌椅等等;至于厕所,第一次来时就在前院和側院之间的墙边搭了一个木板房,紧靠主楼,用几根木头合着一个长板凳搭了一个架子,下面放了一个大桶。毕竟半夜跑到側院去上厕所,想想就不想去。偏偏第一次上来,临走时憋着上厕所的大锋就用了刚竣工的厕所,感觉还不错。只是出来时急着上车走人,匆忙间还把自己的防风帽刮破了,索性就找根铁丝把帽子固定在了横梁上,说是给所有上厕所的人放风站岗。这次上来,大锋还没进屋就去了厕所,顺便摘走了自己的帽子,说不吉利老做噩梦。

其实上次来,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光等这次来疯玩了。大锋买了几百米电线,把一二楼各卧室房间甚至院里的厕所都扯好了电灯,就等这次带来发电机,就能享受明亮世界了。明亮的灯光,也是驱走野外老宅恐怖的有效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