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让你代课,你教学生手搓核聚变? > 第15章 发现了几个好苗子!

第15章 发现了几个好苗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房间内。洗漱完毕后。李时宴随意的在宿舍里找了一个面包吃了起来。他一边吃着面包,一边看着他提前准备好的PPT。这是他今天讲课的内容,他得好好看看有没有哪些方面还可以再修改一下。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李时宴看着距离自己上课只剩下几分钟了。他便将电脑放进了电脑包,走出宿舍,去往教室。教室里。由于昨天李时宴上课时的直播录屏,在网络上发酵。李时宴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不少人知道他今天要上课。所以特地赶过来看热闹的。当然,更多的是看笑话的。他们想看看那个在网上想要借用可控核聚变走红的李时宴,究竟是个什么人物!整个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对比起昨天零零散散十几个人而言,今天的教室显得有些格外拥挤。不单单是其他系的学生,甚至都有别的学校的学生都慕名而来。琳琳今天也如约而至来到课堂。昨天她直播李时宴上课,给她的账号涨了不少的粉丝。虽然说其中有很多黑粉和那些看热闹的粉丝。但是这对于她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收获。她尝到了甜头,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李时宴。很快。李时宴便带着电脑走进了教室。他扫视了一眼人满为患的教室,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要这些人不干扰课堂的秩序,他也不会多说什么。李时宴来了之后,琳琳就拿起了手机,将直播打开。她的直播一被开启,就有不少网友们收到了开播通知,涌入到了直播间。“开播了?今天又要研究核聚变?狗头jpg.”“都被刘教授给锤成什么样了,还好意思上课啊。”

“你们快别说了,不要影响人家帮助咱们华夏突破核聚变技术jpg.”“哈哈哈哈,当乐子看挺好,刘建宇教授出来实锤之后,我看这个李时宴就像是在看小丑一样。”

“好好的年轻人,不走正道,非要走这种歪门邪道,真是不理解。”

“.....”直播间里,网友们不断发送弹幕冷嘲热讽着讲台上的李时宴。讲台上。李时宴将自己的电脑连接上教室里的多媒体,投影到身后的黑板上。“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核聚变的衍生。”

“核聚变公式:E=MC²,核聚变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

“核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一定条件下,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

“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比如说氦。”

“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

他一边说着,他身后的黑板上不断的闪过他所讲的内容的ppt图片。那些孙以明的学生们听着李时宴口中所说的这些生涩难懂的理论,开始奋笔疾书的记着笔记。而那些前来看热闹的同学们,则是满脸的无所谓。虽然他们听不懂李时宴在说什么。但是他们认为这就是李时宴用来做人设的一种手段罢了。用这种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继续维持自己的人设,而后在网上割韭菜。要不是刘教授出来实锤了李时宴,他们还真就被给唬住了。不过,现在他们已经见识到了李时宴的“真面目”。在听到李时宴所说的这些理论,便开始哄笑起来。反正,李时宴又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需要顾忌。再说了,李时宴不就是一个想要靠着核聚变在网络上走红的一个“骗子”吗?有什么好给面子的?只有一小部分同学,在认真的听着李时宴讲课。他们一开始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听的课。只不过,他们渐渐的被李时宴所说的东西给吸引进去。对李时宴所说的核聚变,产生了不小的兴趣。直播间里的观众们在听到李时宴所讲的这些理论知识后,不断的发送着弹幕。“呦呦呦,还讲起了公式来了?”

“不懂就问,学了这个公式,我也可以手搓核聚变吗?狗头jpg.”“就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人,都被领域内的大佬实锤了,还来上课误人子弟!”

“你们说,有没有可能,这个李时宴不是一个骗子,只是陷入到了一种幻想当中,幻想自己手搓出核聚变来了。狗头jpg.”“这个李时宴也不是没有贡献,至少他说的内容很催眠,建议大家可以保存下来失眠的时候用!”

“哈哈哈哈,楼上的兄弟这个办法很绝,确实听着犯困。”

“新型的amsr是吧?”

“......”他们发送的弹幕大多都是冷嘲热讽,夹枪带棒。基本上没有人把李时宴所说的话记在心里,只是当做了一场不收门票的马戏团表演。看着大部分人心不在焉,甚至在下面一阵哄笑打闹,拿着手机拍照录视频。李时宴也丝毫不在意。他代课一是受到了孙以明的嘱托。二是想要借着代课的机会,完成系统的任务,制造出火箭。他前几节课所讲的内容,目的很简单,就是筛人。筛选出对这方面有兴趣且认真的学生。这些被他筛选出来的人,在之后很有可能就是同他一同探索太空的“战友”!所以这个时候,越多人来上他的课,他就越开心。即使大部人都是来看热闹,取笑他,他也不在意。只要能够找到少部分志同道合的人就足够了。科研这一条路是枯燥且艰辛的一条路。如果没有相同的志向,是不可能一起做出能够改变人类科技的好项目的。就在这个教室里,经过这两天的上课情况,李时宴就看到了几个好苗子。这几个人在其他人睡觉聊天的时候,从头至尾都在专心的认真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