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在街道上绕了好几圈,安然回到薛神医的宅院,卸下易容,换回了女子的妆容。薛秀在一旁看着,看的出神。姜宁看了眼铜镜里的自己,没有不妥之处后,才转过身,她每次卸下易容的时候,薛秀都在一旁好奇的看着。“想学易容术吗?可以让霜月教你,只是不知道易容术好不好学。”
薛秀摇摇头,“不,我只是觉得很神奇……贴上薄薄的脸皮之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易容术真厉害!”
姜宁微微一笑,“我也觉得神奇。”
“小姐做的变声丸也很厉害,完全听不出原来的声音了呢。”
姜宁一顿,喝了口茶,清清嗓子,声音才恢复到原本的样子,“算不得什么,我用的是薛爷爷的医药方子,稍微改一改,就做出来了变声丸,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薛秀听了之后,垂下了眼,有些纠结的捏皱衣角。果然医术看天分呢,姜小姐能随意改药方,她却原本的药方都没有学明白。薛秀沉默了一会儿,把心思压下去,抬起了脸道:“姜小姐,我在外面听到了许多关于楚大人的传言……”姜宁听了,眸子沉了沉。她也听说了许多事,锦衣卫在进行彻查,只不过还没有进展,果然对太子动刀并不容易。“楚大人没事吧?会不会惹上麻烦?”
薛秀担忧问道,脸上也是满满的担心。姜宁拍拍薛秀的肩膀,“不会有事的。”
只要查出来许家商船上的货物,就会有转机了。“我先回去了,有事的话就来侯府找我。”
“好。”
薛秀点点头,目送姜宁离开。姜宁乘马车回侯府。薛秀在门口望了许久,直到看不见马车才收回目光,才关上大门。……深夜。姜宁没有睡,熄了油灯之后,躺到床上,一直睁着眼盯床帐。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发出轻微的响声。姜宁起身,低声道:“霜月?”
门推开,霜月走了进来,“小姐,许家商船上的货物查出来了……”姜宁听了霜月的禀报,总算能够确定消息的真假,她起身,披上外衣,写了一封信,让霜月立刻送去楚云离那边。等做完了事情,她才安心睡下。已经有好几天没有睡过好觉了,姜宁睡得很沉,她相信楚云离接下来会知道该怎么做的,她不用担心。翌日。皇宫,早朝。一些官员们脸色不善,对着楚云离指指点点。楚云离站得笔直,目不斜视,权当没听见四周的言论,他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寒气,让人不敢靠近。那些官员们也只是在暗中说说,绝不敢当着楚云离的面开口。皇帝开口,让众人禀报事情。有个官员站出来开口:“皇上,臣要进言,锦衣卫这段日子查案未免太过横行霸道了,京城有许多不满。”
“是啊,就算是锦衣卫也得按照规矩办事,直接把商铺扣下搜查,这种办事方式也太蛮横了!”
皇帝听到后皱了皱眉。这些日子许多奏折上都写了锦衣卫的事情。皇帝压了下去,没有表明态度,官员们忍不住直接在早朝上进言,怨声载道。皇帝看了眼楚云离,站在下方的楚云离依旧脸色平静。太子静静站着,瞥了一眼默不作声的楚云离,心情大好,如此一来,锦衣卫就无法继续查案子了。查了几日,都没能查出来什么。就算是父皇信任楚云离,也不会再让他继续胡闹。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锦衣卫可有查出什么?锦衣卫查案,让许多人心生不满,如果不是什么重要的案子,就按照规矩进行。”
皇帝最终顶不住压力,让楚云离退一步。如果继续让他横行下去,会引得更多朝中大臣们不满。这个时候楚云离向前走了两步,道:“皇上,臣在查的案子很重要,已经有了一些进展。”
“说说。”
皇帝蹙眉,示意楚云离说下去,如果真是重要的案子,那么就能堵住朝中大臣的口了。楚云离开口:“臣在查许氏商铺。”
“臣怀疑许氏商铺跟倭寇有勾结,抢掠海上的货船。”
倭寇的话一出所有人惊讶,就连皇帝也是脸色一变,变得凝重起来,勾结倭寇可是重罪,更别说是大商户跟倭寇勾结了。另一旁太子脸色大变,袖子下死死攥紧拳头,紧盯着楚云离,忍不住开口:“楚大人,你有证据吗?勾结倭寇这种事可不能乱说!”
许氏商铺是他手底下的铺子,怎么可能勾结倭寇。楚云离真是疯了,想要给他诬赖罪名。楚云离看了眼太子,淡淡道:“当然,勾结倭寇这种事,我怎会随意说出来呢,自然是有证据。”
随后朝着皇帝道:“臣在许氏商铺的商船上,发现了前段日子被倭寇抢走的一批货,臣怀疑许氏商铺跟倭寇有勾结,抢了货之后,偷偷运到别的地方卖。”
太子听了脸色变了又变。什么?从许氏商铺的船上发现了倭寇抢掠的货?不可能……怎么可能有那种东西!假的,绝对是假的!楚云离想要诬陷许氏商铺,才捏造出来的这些!太子刚想要开口反驳。楚云离道:“锦衣卫已经扣下了许氏商铺的商船,只要调查一番,便能知晓。”
皇帝脸色沉黑,勾结倭寇是重罪,真没想到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做出这种事来,皇帝冷喝:“彻查此事!”
“是。”
楚云离应了一声。太子脸色发白,怔怔的说不出话来,他不信许氏商铺会做出这种事来。但是锦衣卫却偏偏查出来了……如果这些都是真的……袖子下,太子的手捏紧,不禁发颤。楚云离看了太子一眼,太子浑身感到冰冷,如临大敌。这下子朝中大臣谁都不敢有怨言,锦衣卫查出了这么重大的案子,谁还敢说话?方才激烈进言的大臣们都悄悄退了回去,低下了头。退早朝后,太子急匆匆出宫,要去找许宏盛质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楚云离则是回了宅院,唤来小黑,给姜宁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