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仙侠VS武侠这就是仙武宇宙 > 第六章:东方有才情

第六章:东方有才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时只听江别情道:“下一个出场门派,便是武林四族之一,东方世家”。

宋南洲闻言一振,对林少箴道:“此前曾与你说过,这东方世家文脉鼎盛,族中才人辈出,如东方景和,乃当世之之文学巨匠,如东方玉华、东方昭益、东方尚杰,俱乃当朝之大学士,更有东方启明,乃当今一朝之宰辅,位极尊荣。”

顿了一顿,宋南洲又道:“今日出场者,必是那武林四美之东方亚菱,她乃当世第一才女,有她出场,这下一场比试,必有一番精彩”。

此刻人群走出一少女,正是那东方亚菱,众人只见她白衣似雪,俏丽如花,端庄贤美,静逸出尘。那林少箴见她绝顶之姿,也不由心中倾慕,心道:“这东方亚菱气质高雅,竟与那上官清荷颇为相似,上官清荷神艳照人,却能让人不生邪念。而这东方亚菱你只看她一眼,便会觉得宁静平和,内心澄净。这二女都有傲世之美,却能神光内敛,让人澄明于心,此莫非便是佛家所说,‘心若清净,便是佛性’,她二人内心必是清明如水,澄净如玉,纯洁宁静之极,才能让围观诸人同其心,共其情,也能生出平和安宁之感”。

那江别情与东方家的东方玉华、东方尚杰都是故交,与东方亚菱也有数面之缘,此时便笑道:“东方侄女,数年不见,你可是生得愈发美丽了,你父东方玉华乃当朝学士,名重天下,又有你这位才高貌美之女,当真是福泽深厚了”。东方亚菱闻言,也淡淡一笑道:“江伯父取笑了,我识短才薄,怎可当得起如此美誉”。两人寒暄几句后,东方亚菱向那四处比试场地扫视一圈,依然选了那碧竹幽篁。

此刻东方亚菱在场中立定,围观诸人,全都屏息静气,翘首期待。林少箴向宋南洲道:“师父,我知这东方亚菱才华满天,亦知她从未习练过武功,先前数场比试,上场者无不是武艺高强之人,而这东方亚菱手无缚鸡之力,纤纤弱质之身,如何能够与之相敌?”

那宋南洲也捻须思忖道:“今日试题乃人景合一,自不拘泥那武学招式,万般技法,皆可一试。且自古有大才情者,必有非凡之举,你且不用担心,静心观看便是”。他虽如此言语,其实内心也无法揣度,毕竟东方亚菱一介女子,全无武艺,而前番上场如上官清荷、慕容天香、司徒云筝等,都是惊才绝艳,武技通神之人,这东方亚菱要想胜过她们,殊实不易。

东方亚菱此刻在林中轻缓漫步,见竹影婆娑,竹叶飘香,她神情淡然,忽然轻吟道:“翠竹半掩青苔径,碧风又起绿萍池。风过竹篱清彻骨,月影窗前暗生泥。”

她此言一出,众人立感被带入一幽深静谧之境,月影倾泻于窗,竹篱凛寒彻骨,顿生静夜独坐之感。东方亚菱轻迈一步,续又吟道:“白露初降气渐凉,秋风送爽满山香。一轴书经题碧落,半窗茶水见绿扬。”

众人立时又被带入一秋气渐凉之境,似已独坐窗前,品茶弄文,遥看远山葱翠,碧绿竹影,顿生出惬意恬静之感。

那宋南洲叹道:“未想这东方亚菱别具一格,以诗映景,以情入画,当真才识高绝”。他久历江湖,见过无数世事,但如今日这般咏志传情之比试,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那林少箴也是惊道:“传闻曹植七步成诗,已是惊羡世人,而这东方亚菱竟然一步一诗,如此惊天神技,若非亲见,又如何能信?”

而此刻东方亚菱仍是从容淡定,举步成诗。“三径曲桥红叶落,一池秋水碧波生。花前竹影婀娜舞,月下清风逐梦行。”

画风一转,似又进入那竹影花间,只见秋池凝碧,清风随行,顿又生出飞花漫舞,自在欢欣之感。”

她复又清吟:“寒色透窗人影静,疏篱古道见青楼。清风一夜吹残雪,明月千年照古丘。”

众人立时又仿佛带入冬夜竹景,待听得“明月千年照古丘”一句,顿生出无限凄清孤冷之感。

此刻场边的慕容天香与司徒云筝已坐在一处,她二人向来交好,此时聚在一起,亦颇为亲热。那慕容天香见东方亚菱场上之举,也不禁向司徒云筝叹道:“观这东方姑娘毫无武功,在场上也无甚动作,但只见她轻轻几步,聊聊数语,却能让这在场数千人如痴如醉,若身临其境,实是让人钦佩”。

那司徒云筝道:“无论武技剑招,歌舞奏乐,俱是形式,内心之意,才是根本,那东方姑娘场上虽无什么动作,但你看她那几句吟唱,用意之深,用情之至,已到人我两忘,万物归心之境。正是她有如此之意志精神,才能片刻间吟出如此佳句,带人入情入景,宛如亲临”。

此刻东方亚菱更不停顿,继又吟道:“竹影摇曳月当空,幽香轻袭静夜中。清秋冷意如丝染,素练月华似水浓。”

顿时平添宁静、素雅、清冷之感。复又听到一首:“一轮婵娟照碧野,千竿梦寐尽银踪。千古秋声何处起,万年月色此间同。”

那宋南洲听到此处,也不禁赞道:“好个‘千古秋声何处起,万年月色此间同’,其气象之宏大,意境之深远,实不相信是一女子所作。这东方亚菱一介少女,但听其言语,却仿似阅尽古今,历尽沧海。有如此深彻见识,实乃当世奇才。”

东方亚菱此刻又踏出两步,吟出两词,言语中竟有利剑锋矢,气势磅礴之意。“吾有红颜斗穹苍,硬竹峰前起风狂。草木皆惊龙蛇气,竹林乱舞寒夜光。”

“高山之巅见其韵,深谷之中觅其颜。独步人间逍遥境,翠竹临风傲立天”。她念到此处,便即停住,不再吟唱,但其诗中那翠竹临风傲天,独立挺拔之意,却已深楔入这在场众人之心,久久难以忘怀。

那宋南洲叹道:“诗人以物传情,歌以咏志,这东方亚菱最后一句,既是竹之精神,亦是己之精神,她一介女子,却能坚韧至此,清傲至此,让我等须眉男儿,如何不觉汗颜。”

此时一旁众位裁判也俱是叹服,那清霞散人道:“施主此番作为,不但完美融入竹林景色,且又加入春花、秋池、白露、冬夜等诸多元素,让这竹林更添声色,融于景而胜于景,可说是超越本轮试题之意了。”

那少林慧明禅师言道:“女施主今日所作,看似是对竹林之歌咏,实则是对个人内心之彻悟,正是因为施主能对人类本心,宇宙精神有所彻悟,才能真正体验到这竹林之心,翠竹之情,作出‘翠竹临风傲立天,万年月色此间同’这样的佳句。施主这样的彻悟之心,与佛有缘,不正乃是我禅门‘见性成佛’之道”。

说到此处,众裁判齐齐打分,竟然又是“五甲”之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