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差点改写了春秋 > 第4章

第4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褒珦一行走到距镐京城约50里时,按道理,这时候周王便应该派使者前来郊迎,可是这天,褒珦没有等到郊迎的仪仗队。

在专门为诸侯等待朝见而设置的馆舍内,褒珦逗留三天后,才看到有信使上门,通知朝见的日期。无邪倒是无所谓,趁机把镐京城逛了个遍。

镐京的建筑体例和汉广城差不多,准确地说,应该是汉广城与镐京差不多。其实每个诸侯国的国都都是仿制镐京而建造的,只是各种规格要小很多罢了。

褒无邪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各诸侯国设置在镐京城东部的商肆。长达数里路的特产展示,简直像一个博览会。比如齐国的丝织品,各种彩绫、缯、缎、帛,像旗帜一样挂在高高的屋檐之下;巴国的茶叶,各种黑茶、红茶、绿茶、花茶,陈列在橱柜里,琳琅满目,甚至还有沏茶的现场表演,热闹非凡;还有宋国的美酒、鲁国的书房用品……

到正式朝见那天,褒珦把衣服、帽子、玉饰穿戴整齐。然后对褒无邪说:

“咱们周文王当年制作《周礼》,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规矩。比如诸侯朝见天子,你看我今天,穿什么衣服,带什么帽子,配什么玉饰,都有讲究的。”

“孩儿记下了。可是是不是太麻烦了?”

无邪有些疑惑的问。

“这不叫麻烦,叫礼仪。天子的威仪和诸侯的谦卑,就体现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

褒珦郑重其事地说。

褒珦叫褒无邪和随从们在管舍里等候,就随着使者离开了。

大殿之上。周王姬宫湦高倨宝座,下面百官分立两旁。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此六卿分列上位。褒珦挨着司徒郑伯姬友站着。

姬宫湦如今已经年近五十,但是他无恤国政,贪婪暴戾,沉溺美色,怠慢诸侯。将政事委任给叔父姬友打理,自己随着一班以虢石父为首的阿谀小人游猎玩乐。就算民怨沸腾,也充耳不闻。

褒珦在先王周宣王当政的时候,在朝为卿大夫,所以对姬宫湦的所作所为,作为前朝老臣,早已经痛心疾首。

“爱卿此次专门入朝,有何要事?”

姬宫湦对于先王老臣,尽量显得客气。

“老臣此来,郊迎之礼废弃,上朝酬答之礼仪也尽废,先文王如果地下有知,可作何感想?”

褒珦近日受尽姬宫湦怠慢,心里颇为不乐,不吐不快。

“哈哈,爱卿不必如此,那些繁文缛节,何足挂齿?”

姬宫湦以为有什么大事,见褒珦说如此,倒是放下心来。

“礼虽小节,其系重大。如果诸侯之礼不具,天子之礼不尊,成何体统?”

褒珦听说近年来诸侯朝聘之礼节渐渐废了,有些诸侯甚至多年不上朝,于是心生忧虑,才有如此一说。

“另外,老臣沿途所见,由于旱情持续,民生凋敝;再加上三川共震,死伤无数,此诚体恤民情,灾后重建之秋也,大王却不务民生,专务美女,是失天下人民心啊!”

褒珦越说越激动,言辞有些激烈起来。

姬宫湦脸色越来越暗,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岐山崩塌,三川枯竭之事,许多貌忠心奸的乱臣借题发挥,让人不胜其烦。前两天才把一个口出妄言的大夫免了官,这不识时务的老儿,又来扫兴!

“山震河枯,本就是自然现象,与我何干?”

姬宫湦反问。

“三川发源于岐山,岐山乃我周发迹之地,岐山崩坍,此非小故。昔日伊洛竭而夏亡,河水竭而商亡,大王不可不慎啊!”

褒珦痛心疾首,以至于大声疾呼起来。齐姜临别时候的叮嘱早被褒珦忘记得干干净净。“知夫莫若妇”,看来齐姜的担忧确实没错。

姬宫湦早已经忍无可忍,暴跳如雷,大声呵斥:

“大胆逆贼,竟然敢咒我江山社稷——,拉下去,立即斩首!”

但见殿下武士,蜂拥而至,就要把褒珦押下斩首。此时站在褒珦身边的司徒郑伯姬友,连忙站出来,朗声向姬宫湦道:

“大王手下留情!褒伯贵为诸侯国君。先王曾寄予重任,不可滥杀啊!”

“褒珦倚老卖老,目无君上。且妖言惑众,诅我江山,罪不可赦!”

姬宫湦仍然怒不可遏。

“褒伯虽然言语忤逆,但是一片忠诚,如鲁莽杀之,岂不寒了众诸侯的心?望大王三思!”

姬友说。

姬宫湦听了叔父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这时候,朝堂之上,许多与褒珦有交情的老臣也纷纷站出来,为褒珦说情。

“看在叔父和众位爱卿的面子上,就饶了这老贼不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把他打入天牢,永不释放!”

姬宫湦怒气冲冲地命令。

褒珦被带了下去。

姬宫湦余怒未消,又下令虎贲军首领慕容羽带领一干人,去馆舍把褒珦带来的财物洗劫一空,这些东西本是褒国的特产,本来是准备在郊迎的时候献给周王的,但是因为姬宫湦的怠慢,没有为君的礼数,褒珦生了气,就把它们留了下来。

而褒珦带来的留守在馆舍内的侍从,还没等回过神来,就被来势汹汹的慕容羽卸下了武装,一顿毒打,最后被遣散回国了事。

而褒无邪,因为王子的身份特殊,竟不得与褒珦的随从一起回国,也和褒珦一同被关进了大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