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自然会有第二个。有些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有的人则是算了一笔账,这一小包药五十文看似很贵,可吃的时间不长,一场风寒下来两百文足够。若是喝汤药的话,三五日的汤药三百文是跑不掉的。就这样,当天回春堂就卖出去了三四十包。又一天过去了,回春堂的这种专治风寒的中成药就成了回春堂里的香饽饽,那些买回去吃了的人,吃完一天,身上果然感觉轻松了不少,虽然还是有些头疼咳嗽,可人已经不难受了。有这样的效果,身边的人自然也是看得到的。一问一打听便问到了回春堂,问到了中成药。宋晨听着这些消息,心里也没有多少波澜,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她做这些中成药全都是加了泉水进去的,它可以将药效最大化地提炼出来,效果自然是更为显著了。更不用说它服用的便利性,半杯温水就能喝下去,不苦不臭,受欢迎是正常的。她相信不光是重云镇的回春堂,其他地方的回春堂也是一样的。她的猜想从崔掌柜下的单子和送来的药材上就完全得到了印证,以前是五日送一次药材过来。现在变成了两日送一次药材。崔掌柜还把其他掌柜的愿望带给了她,现在所有回春堂的掌柜都在迫切地希望除了有专治风寒的中成药之外,还能作出治其他病症的中成药。病人天天都在问。不过宋晨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打算,光是一个治风寒的中成药都已经让作坊里的工人忙不过来了。她必须要等到这第一批工人完全掌握自己负责的这一环节,并且能够带新人的时候她才会考虑去做其他的配方。为了赶货,宋河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作坊,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回来吃午饭了,前几天都是宋晨他们三个人吃饭,今天多了外公外婆。两老从王村过来了。这一次,两人过来,宋晨明显就感觉到了两人的不同,以前感觉两人心中满是负担,这一次却觉得他们好像异常的轻松。吃完饭,外公把宋晨和她父母都叫到了客厅。郑重的从自己身上拿出一个布袋子,放在了面前的桌上。宋晨看了看两老,又看了看桌子上的那个袋子,没说话。“爹,这是什么东西,还从来没见过您这个样子呢。”
宋王氏看着王奎土的样子,心里满是疑惑。王奎土知道现在宋家是女儿在管账,把刚放下去的布袋子往她面前推了推。“我把王村的地卖了,这些银子你收着,你弟弟成日在你这次白吃白喝也不是个事,做学问更是要花不少银子,我知道这些不够,往后我挣了钱都给你们送过来。”
宋王氏刚伸过去的手猛地一下弹开,“爹,您说什么!!!您把地给卖了?”
比起宋王氏的震惊,王奎土显得十分的平静,“嗯,卖了,价格还不错,四亩地卖了二十多两呢。”
这良田一般都是五两到八两一亩,卖他们地的人一亩给了七两。“我听说是有人要买一块连成一片的地,正好我们家地两边的人家都要卖,那两家都是七两银子一亩,买主也就给了我七亩,我原本想着能卖到五两银子一亩就不错了。”
毕竟他卖得有些急。宋晨就知道,外公卖地,就是为了给他们银子。对这两位说什么都不想给女儿添麻烦的老人,宋晨是又疼又气。“那外公把地卖了,往后怎么挣钱呢?”
宋晨幽幽的开口。宋王氏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一个两个的都让她省心。却没想到王奎土笑眯眯地看着宋晨,“之前听你爹说你要买山,这买了山要找人开荒,要找人看着,你雇我吧,你别看我年纪大了,干活儿我可是一等一的,在王村我敢说第一绝对没人敢说第二。”
“还有你外婆,她不光是家务做得好,地里的事情也做得不错的,以后你们家的家务你外婆全包了,她不用给工钱,管饭就行。”
对他这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宋晨只能捏着眉心无语望青天。“娘,您把银子收下来吧,我先回屋了。”
宋晨觉得心里闷闷的,有点不舒服。王奎土笑着说,“对,收下,收下。”
宋王氏只能把银子收了下来,爹娘愿意在她这里住下来是好事,可那几亩地,真是可惜了。一眨眼,到了宋晨给第一批招收的工人发工钱的时间。宋晨索性就把这一天定成了放假的时间,大家领完工钱就可以回家。一开始宋王氏是不同意一早就发工钱的,觉得不吉利,大清早的应该是进钱而不是出钱。但在宋晨这里,没有什么早上不发工钱的忌讳,早上发完工钱她就可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村里人都知道这个忌讳,之前宋河通知他们早上来领工钱的时候一个个还愣了好一会儿,最后想着来看看再说吧,就看到作坊外面早就已经支好了桌子。今天,宋晨还把王剩微也叫过来帮忙了,等到二十个人都来齐了,王剩微按照花名册上的人叫上前。上前领工钱的村民首先需要在花名册上按下一个自己的手印,然后走到宋王氏那边领钱。按照之前说好的,一天十五文,休息的一天也照常算工钱,宋王氏一个个地给他们数了四百五十文过去。差不多半吊钱,拎在手上,感觉十分地有分量。这一个月干活儿,其实大家心里还是比较忐忑的,说不担心是假的,万一干了一个月的活儿,拿不到工钱,那不是白搭吗?今天真真实实地把银子攥在了手里,心里才算踏实。踏实之外,就是狂喜。在村里一个月就能赚到这么多的银子,这是一个月啊!这往后还有那么多个月,那他们能赚多少个这么多的银子啊!想想过去的那么多年,他们都从来没有一次性地有这么多的银子拿到手上,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下来,就留下了点吃的。却还吃不饱。这样一算,一年下来光是一个人在这个作坊里就能赚个五两银子,再加上家里的几亩地,往后总算是不用挨饿了。希望,宋家这个作坊,能够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