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不可退出 > 第36章 内外困兽

第36章 内外困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邵阳接过F站的王座后,在平台商业化的路上迈出了很多步,脚步既多又碎,脚下倒腾不过来的时候也会乱方寸,一不留神也跌过各种小坑。相对集中式的广告配发和贴片,平台充分鼓励主播自行完成品牌投放的对接,并有算法和内容指导,完成了平台的商业化升级。这些趋势调动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商积极性,他们希望在站内找到新流量。也恰恰是新的流量和优质内容,成就了一批新兴品牌。以上这个甲乙互惠的有机生态,就是F站的“品牌计划”。  “品牌计划”实施不久,效果如百花齐放,大批优秀的主播,迅速伴随生态生成长起来,并活跃在各个频道。其中最大规模的“生活”频道,甚至出现了拆分,连续拓展为了“美食”“美妆”“知识”等细分频道。优质内容的涌动,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进入,“F站=年轻人”的概念已经盖上印章。  野蛮生长后,正规军逐渐成型,“机构化”是内容生态和主播体系的又一个变化。更多的主播从单打独斗转型为MCN公司,站内顺势推出了mcn机构平台。以此为基础,F站建立了后台数据库、内容分析等服务项目,大大降低了个人与平台的不兼容,和个人无经验乱签mcn撕逼的概率。这是F站内容生态的另一个大动作,即“主播计划”。  然而机构和平台之间,内容和商业之间,天然的矛盾性难以避免,摩擦和磨合是日常,mcn和平台的合作红线始终微妙而脆弱。一方面MCN得到了更大的政策扶持,“采购”了更多单体主播来壮大自己的主播矩阵,一方面平台对主播的不可控性转为了对mcn的不可控性。逐鹿场上,风沙走石,能不能“按住”最重要的大主播和mcn,就变得棘手重要。这点和娱乐圈的经纪业务,颇有类似之处。比如,F站在初期挖M站游戏大主播的行为,必将在其站内的其他频道上演。无论是主动挖人的还是被动利诱,人就像水一样,流得进来,更流得出去。  即便F站已站在同类平台的顶端,看上去竞争对手的实力不过麻麻,却也偶尔冒出敢死队,期待分走一杯羹。其中,N站(New Station)的起势是最突然且猛烈的。  N站——New Station,不同于早期前辈M站的窄众和传统,也不同于强将F站的多元化生态,更像是两者之间的后花园,以论坛为主,欢迎任意其他瓶体的注册用户直接双站迁号,更野的是没有像F站那样对商业化犹抱琵琶,而是上来就飘窗和浮动广告,贴片和官方首页硬广更是不在话下。短期内,N站快速增长,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很特别的气氛,有不少内容都衍生于F站内,然后高流量地以“内容讨论”和“内容再创作”进入N站继续发酵。短期内的急速增长,让N站直接伸向了F站的“主播计划”名单,其中排名前二十的MCN公司都收到了“现金邀请”,非常直白的二选一,“咣”就砸在了桌面上。  其中知识专区增长最快的账号及其mcn公司叫“麦奇内奇”(magic nature),这是一个以自然人文知识科普起家的公司,在主号成为知识圈的新秀后,前后签下了九个站内号。九颗棋子通过差异化的内容定位,成功打造了F站第一“科学内容”品牌矩阵。F站对麦奇内奇的流量扶持也很给力,希望将麦奇内奇打造为F站标杆,把知识区构建成为和其他娱乐属性专区完全不同的频道,这将是F站在属性创新上的隐藏武器。  如此你有情我有义的契合,仿佛能够合作长远。  让所有人猝不及防,麦奇内奇忽然发布“重磅视频”,内容以公司历程为主,讲述了自己是怎样从一个简单的个人账号,成长为一家公司,又如何“感悟”到了成长,起承转“变”。前面说了什么根本不重要,结论就是如上种种,所以决定迁号。迁号的目的地没有直给,但所有人都明白,“新家”指的就是N站,同时,F站的内容将就此停止更新!  F站看到了麦奇内奇的退站视频,当即炸苗。自己亲生亲喂长大的娃,就这么在自己头上点了火,还吐了口水,费尽心思原来照亮的是他逃跑的路,任谁也忍不了。于是就在麦奇内奇发布告别视频的当天,F站内迅速出了公告,一并晒出长期合同,要求对方立刻道歉并撤销视频。  麦奇内奇早就预料到了F站的反应,就算对方威胁会起诉会冻结账号,也要死杠到底。  双方掰扯了几天,也没能扯明白,一时间成为了站内舆论的中心,大家都纷纷围观这场撕在明面上的混战。甚至N站都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开辟了麦奇内奇和F站的撕逼直播贴,又借机给自己引了一波流量。  论引流技术和勇气,N站乃众平台之王。因为他的背后,都是投资人的助力,舍得用大价钱砸品牌、砸流量毫无技术含量,直接且有效。一两次三五次地砸下去,总有一两朵水花被砸中,麦奇内奇就是第一个被挖的墙角。墙角的态度也很强硬,走是走定了。  F站被动的用自有资金和外部资本博弈,决绝且残酷。更气愤于麦奇内奇一走了之,带起了强大的负面效应,更多mcn及账号蠢蠢欲动,目的地当然也是N站。  F站的融资曾经一波三折,即便已经成为了相当知名的网站,但在投资人眼中仍然是个做不大的窄众平台,是一个内容为主终局、未来势必回归到采买版权进行内卷内争的选手。各大基金都来此交流,走马灯似的转了一圈,喜欢是真喜欢,平台是好平台,但真正出手的非常之少。这也就是为什么罗立迄今接受的三轮融资全部都是战略投资。他内心的顾虑和对财务投资者的排斥更甚于对方,他笃定财务投资人不懂他。邵阳的加入也并没有就此改变很多,两个人的态度倒是出奇一致。好处就是F站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氛围和内核,两位大佬也搭班顺畅让站内良性地快速发展了下去。坏处就是给了竞争对手喘息的机会。毕竟人人立场不同,你不要的我拿来,再合适不过。  N站迅速拿了几轮在F站碰灰的财务机构的融资,转头拿钱复制内容采买流量,这里的流量当然是各大主播和mcn公司,只要是F站给出的条件,N站直接翻五倍,完全不议价,把“投资”当“消费”一样撒钱。财务投资人当然高兴N站的杀伐决断,这就是融资最好的出处,他们自命清高不肯承认自己错过了F站的早期和无法进入的未来,复制一个样本或者改投一个替代品并破圈做成大众平台,仿佛并不是什么难事。  几轮混战后,麦奇内奇再次发表公告,声称自己履行了和F站的合约,并没有违约情形,且F站说的给自己的资源支持也并没有达到预期。  最初吃瓜群众的粉丝们一边倒的骂麦奇内奇忘恩负义,见钱眼开,丢失了F站主播应有的初心和感恩。F站反手贴出了脱敏合同和运营指标,粉丝更是倒在了平台一方。  麦奇内奇也毫不手软,索性公开了个底儿掉,直接祭上了合同原件,显示此前完成的一年签约已经到期,现在的新合同正在签署的过程中,麦奇内奇已经签约盖章,正在等待F站的回传。在法律上严格来讲,这算是发出要约,并不是完整的合约达成,并没有按照合同所述已经发生合作关系。并且把F站个过去一年的流量和广告商务贴出来,说明初期的流量扶持确实是真实的,然而后期的高增长完全是靠自主内容的原创和矩阵传播的优势,并非F站所言持续性的投入。且在商业化方面,麦奇内奇倒打一耙,说真正忘记初心的是F站,总是在谈初心的时候谈利益,现在该谈利益了又再谈回初心,还是不是在舆论的风口对用户做倾向性引导,让暴徒泄愤伪装为“正道的光”。  至此用户彻底懵掉,不知该听谁家言。F站一气之下直接封号,再不允许麦奇内奇控号。  麦奇内奇的事情一旦开始,很多大号如多米诺骨牌般瘫倒,无论什么分区,时不时就蹦出一个主播号与原公司撕破脸,也有不少公司在F站和N站之间摇摆。  除了MCN的叛逃,更令人寒心的是原始用户的离开。  F站对品牌商和主播及mcn公司,开展优化管理,一切探索都围绕商业本质挖掘,包括版权采买,包括尝试对高级用户开放会员收费,同时降低打赏类直播的占比。内容和盈利向来是不可兼容的事物,他们不是对立的,但就是不可兼容的。凡是提到上面两点,总能分成两派,用“初心”和“商业”将其区分,甚至罗立被最初的原始用户诟病,说他已经从一个带着他们逐梦的英雄彻底沦为了衣冠楚楚的商人。更有甚至开启了反战联盟,直接在N站建立账号,并带领用户脱离F站。  罗立提到邵阳的战术是多层级框架,一个生态有一个生态的规则,用户也需要换血,也许大家都还残留在荒地上聚首的激情时刻,但幻想是有时间延后性的,现在的荒地已成为宇宙,即便还保留了初始的自留地,但你不能说整个宇宙不符合初心,因为那时候你不知道什么是初心。他当然也是有血有泪的,看着曾经的人离开,会难过会不忿,但他的免疫系统启动,就又会知道“更新”是必然的,道别为了迎接新的生机。他不确定这套无情无义但符合逻辑的理论,是否有财务投资人听得进去。  对于vc这种财务投资人来讲,成功的创业者对商业的理解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较高,是数次商业实践的积累,另一类是首次创业经验不高,但认知速度极快。罗立属于后者,他把对于F站的服务提供、产品结构和价格以及内容的价值交换都想得非常透彻。这其中的产品和服务,有沟通工具的建立,支付工具和规则,还有视频和互动游戏内容的区分,甚至还有用以用户发泄的空间,都在他的思维节点之内。在提供品牌商投放和渠道的同时,用户还可以反过来进行知道,通过点击、收藏、点赞等行为,来双向优化画像和数据库。高度中心化、双向需求优化、用户范围增大且结构快速迭代,这一系列的动态行为是用户进行了越来越清晰的分组,也通过类似内容产生了相似的口味,反而加固了社区和平台的稳定性。未来三年内,优质的内容生态将自动衍生出电商试水场景,这是另一种预期。  此时的N站,没有如投资人预期的建立在F站上而超越F站,相反被F站洗出的用户还残留着上一个世代的顽固基因,自我增长用户的画像也重合度极高,虽然对于商业化投放来讲精度很强,但群体排外性也格外大。当一类内容或一类文化增长到天花板后,原有反对多元化需求的群体,就会反之召唤多元化,以满足不可遏止的自我需求。  金紫呈说这是vc眼中典型的“quick up,quick down”(快速成长,快速陨落),没有自己的基因,也就没有自己的护城河,防守即可,没有任何进攻的必要性。  她眼中的罗立可能和元老用户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有情怀的人,懂的雕刻自己产品的人,是独一无二的创立者。他和用户之间,属于需求契合但认知不匹配,就一定造成矛盾,在商业目的下展现情怀就是这个矛盾点的体现。M站只讲情怀,N站只讲商业,两个需求与认知无比匹配的先驱都已经在路上付出了代价,只有在矛盾中前行的F站神采奕奕。  金紫呈说一切离开的人不必挽留,他们已经不是未来的同行者,F站有自己的路要走,需要优质内容和多元化用户,需要商业化,需要自制,此刻的浴血撕逼,都将在时间面前不值一提,F站终将在步步荆棘中,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于是罗立接下了她的话茬儿,说我认同你说的每一个字,所以F站将迎来财务投资人的时代,我没有打脸,只是成长了。  金紫呈瞬间明白了,罗立需要她做的事情。  没错,罗立直言不讳地讲,F站再融资,希望紫呈和早期的全部个人投资者,全部退出,无论股份性质如何,无论阶段是否合适。于情感层面,他很感激带着初心的孤注一掷;于商业层面,他也给了退出股东很好的回报。但很遗憾,各位不再作为F站的股东了,我知道,这两者对大家来讲,都一样重要。  金紫呈所持有的股份是普通股,不拥有任何优先权利,并且经过数次洗礼已经被稀释到超级无敌渺小了,如果这是机构持有的股份,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对于个人,是绝对她理想的胜利。这些当然都重要,她从没否认。  罗立说他不确认下次融资的时间,X Capital的合伙人也找过他,当然还有丘原资本(Q Fund)和其他大基金,朋友圈里的机构基本都找过他,这些由邵阳来搞,他准备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免疫系统,在所有人都上赶着去顺应规则的时候,他希望F站能够因为他而抵御任何可能改变规则的力量,坚守本能。  这个可能和弘树之于诺亚方舟是一样的吧,罗立意味深长地笑。  他问金紫呈这算是喜讯还是噩耗。  金紫呈说当然是喜讯,没有一个投资人会拒绝退出时机,“退出”——意味着最大的肯定。虽然还没确定时间和方案,但她会一切以F站的立场为先。她相信罗立,都听从安排,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而且无论她退出时的情况如何,都会将自己一半的份额转给罗立,杯水车薪,算是对我们初心的祭奠。  罗立忽然感到自己内心系统再坚实,也无法抵御情感的攻击。他在心里,暗暗地做了一个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