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不可退出 > 第53章 高光时刻

第53章 高光时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孟周马上要迎来自己人生中的大日子。

  运途虽不顺遂却终于上市,他还参与了运途首只基金的建立。可能这些在一个已经非常成功的人大佬面前,算不上什么成绩,随便数数辉煌的历史都会有各种成功案例。但赵孟周很满足,或者说超出预期的满足,他觉得这是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这一刻他和运途的命运相融。

  进入到会场后,到处都是熟人熟脸,运途集团合并前后的各机构投资人都有代表入场,人数众多。顺途和运连两家公司的高管,承销商代表和一些业务伙伴。

  赵孟周内心狂喜但强烈压制住自己表情和身体的不自然,他不想让别人看出来自己是第一次参加自己投出项目的上市敲钟。

  “孟周啊!”

不远处的陈光向他走来。

  两个还未说话直接来了个大大的拥抱,一切尽在不言中。

  随后陈光立刻被其他人“劫”走,成为了现场的光亮中心,无数双手向他涌过来,就像一个个插口一样不停地对接着。

  随后赵孟周又遇到了X的投资代表,Andy和他过来打了几个招呼。两个人随口聊了些惯常的事务,波澜不惊就像都还在X一样。

  运途基金成立后,X成为了LP股东之一,其委派代表就是Andy,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赵孟周和Andy仍然会成为赛道的竟合搭档,仿佛和以前一样从未改变。他问了问Andy现在X的架构和新同事情况,虽然没有离开很久,但又洗掉了一批人,也又上升了一批人,论换血能力X从未输过。Andy也有了自己新扶持的小朋友,这些上升的新人已经在某些细分赛道有了自己的投资逻辑和过会话语权,综合能力更强,跨赛道勇气更猛,和赵孟周那一拨相比毫不逊色。Andy评价这些人,有能力的不少,当然在X谁没能力呢,看看以后怎么样吧,随后问赵孟周,是不是新基金比在X的时候更容易拿到项目了?赵孟周说和X没区别,X的品牌更有影响力,运途的好处就是产业的紧密性更强。

  “为什么陈光会选择YUN作为上市公司简称,而不是YTG(Yun Tu Group)呢?”

Andy小声嘀咕了一句。

  “因为陈光只对运连有真感情。”

  Andy笑了一下,不经意地说,“我都打算看看植发项目了,最近掉的有点厉害。”

  赵孟周看了下Andy,深感现在和他相处,比之前自在多了。

  很快启动仪式马上开始,运途集团董事长陈光被邀上台致辞。

  他没有其他上市公司创始人那样的无比激动,也没有像见惯大场面人物那样的匆匆懈怠,而是如他自己预期一般的,这件正确的事情就在正确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人猜想陈光会说些什么呢,大概只有感谢吧,或者会述说一路走来的不易,再或者以胜利者姿态毫无顾忌地炫耀,无非种种。

  陈光的心情的确非常激动,他也已经在无数场合说过了无数的话,但可能只有这一次会被人长久记住:

  “感谢大家来参加运途集团的上市仪式,我愿意把他称为所有运途人的小小结业式。从最开始这个赛道荒芜一人的时候,运途就踏上了没有人知道的征程。后面的波折、竞争、转型、合并,想来都是大家耳熟能像的故事了,就像很多人能想到的其他众多故事一样,只是运途会稍显复杂。在此,我非常想做出两个感谢,一是感谢运连,这个扎根在我生命当中的名字,他永不会消失。二是我想感谢顺途的第一位创始人张一成,张总是行业内最资深的前辈,是和我们一起迎着风沙开疆拓土的企业家,感谢他打下了顺途的基础。未来运途集团会向智能化、数据化转型,不仅用技术手段重塑中国冷链的效率优化,更希望这个品牌为社会带来善意和温暖。这对我个人来讲,只不过是人生中最平凡的一天,但对运途来讲,是新篇章的第一天。感谢大家!”

  场下掌声,心中各有感怀,然后在不经意间,所有人期待的那一刻——开始了,同时也完成了。

  在仪式后的创始人合影上,先是运途团队的合影,随后是运连团队的合影。再后面,是各家投资人的合影。

  赵孟周和Andy一起作为X的合影,临下台前,赵孟周忽然被陈光一把揪住:“孟周你等一下!”

  赵孟周回过身,陈光说:“咱们兄弟俩单独合一张!”

  于是赵孟周站在陈光的旁边。

  “原来我还想着,等上市后和Eric表示下,孟周在项目中的重要作用。现在更好了,你直接过来了,我昨天发给了Eric邮件,感谢X一直的支持,运途基金也会好好做的。”

陈光小声说。

  合影过后,陈光便被媒体拉去采访了。

  赵孟周准备撤场的时候,遇到了刘肖田,他代表丘原资本(Q Fund)作为运途集团的投资人过来。原本刘肖田一直对丘原没能成为运途基金的LP颇有微词,首期募集已经超额并不能说服他。得知刘肖田除了原有的科技和数字化赛道外,还在看消费领域,赵孟周还挺奇怪。

  刘肖田表示消费是未来三到五年的重点,中国一定会出现一批新的消费品企业,他非常看好,丘原今年的重点就是押注消费。

  “冷链和运输算是到头了,运途已经成了巨头,新团队很难再上。”

刘肖田说。

  “那还真未必,刚陈光都说了智能化和数字化是运途的2.0,电动运输车辆和数字化园区系统都非常值得看。说是连带产业上下游,其实范围很广,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新能源、无人驾驶,等等等等。这个咱们之前还讨论过。”

  “不是我找后账啊,虽然开始丘原也不没有冲在最前面那么积极,二期一定要让我们的份额进,最好给一些LP优先权。”

  “所以首期不积极思想有问题啊。我打算首期重做投后,绝不走X的风格。”

  “此话怎讲?”

  “X的LP份额太多了,属于根本挤不进去,不存在投后这么一说。运途未来的LP类别基本成型了,产业基金、双币、和一些关联性公司,这些机构对于参与的基金的互动性有特别高的需求,信息的互动,增值性的互动,能够压缩投资期、取得火爆项目的份额。”

赵孟周解释。

  “你的意思是说,比如X,就按照每天出资协议那样分配,可能也就最多GP团队内部把超级项目的份额都分掉了,有很多根本进不去或者跨组没资源,更不要提对外的份额赠送。”

  “没错,运途会把这些份额拿出一点让利给LP,作为他们的信息和项目通道,那么我们和LP的关系就会非常紧密。GP团队的构成上也不会和X一样,太累了,分级内卷的极致就是X,要做小合伙人制,看年龄和组织能力,有资源、有对产业的认知、走过完整的投资周期。”

  “哎这不是我吗?”

刘肖田大笑。

  “你舍得扔下丘原也可以呀。对了最近你看消费,有什么很亮眼的消费项目吗?”

  “轻享我在看,哎对了这不是你们家金紫呈投的吗?你说你真是的,我这么挖她都诚意不够么?还是便宜了X,你们还真是对老东家坚贞不屈呢!”

  “嗨,都是她自己的选择,我左右不了什么。”

  “行吧,下周我回Beijing单约她一下,顺便给方方拉点生意哈。几点开市啊?”

  “快了。”

  “听说李遇在X挺风生水起的,他自己投了美拼,还一年主导了两轮融资,金紫呈还帮他塞了把运途的份额?我约了好几次都没约上他。你怎么看?”

  “不熟,和金紫呈不同组,但美拼新一轮的估值太吓人了。”

  “听说了个八卦,美拼新一轮的投资机构信息彼此隔离,太nb了,为了抢份额各路基金已经不再乎了,签了协议才知道谁和自己同轮进入的。你说这么大的超级项目,大家不尽调、不议价、不谈条件,把较真的劲头都用到了芝麻粒儿大小的早期项目上。”

  “行业如此,花小钱吃小亏,花大钱吃大亏。”

  “可我怎么听说Mike和李遇也在你基金认领份额了?金紫呈同学会不会过于能干了?”

  “他们没给多少,我拿的手直出汗。”

  “待会会破发么?”

刘肖田问。

  “不好说,承销商说能护盘,我感觉完全没戏。”

  “跌了怎么办?”

  “只要以后数据好,没人记得破发当天。”

赵孟周笑。

  “呵呵,真的,只要你独角兽的项目够强,谁会记得曾经亏掉了多少项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