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九)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 现代人对《周易》的称法1.现代辞书及学者对《周易》称法上的混乱现象在当今有不少称《周易》或《易经》的出版读本,却在内容上较为混乱。无论是用《周易》或《易经》名称的书籍,所注释的内容不外是今本《周易》和“十翼”。有些虽然名称相同,可注释的内容则不相同。如用《周易》名称,其内容有注释今本《周易》加“十翼”,也有只是注释的是今本《周易》和“十翼”里的一部分内容。也有以《易经》名称的注译本,却以《周易》为名称的注译本的内容混乱现象差不多。如有一些称《易经》的注译本,所注译的内容即所谓的六十四卦爻辞(今本《周易》),也有标着《易经探秘》的书名,而所探秘的只是《周易》的内容。当然也有“八卦”算命的东西,却也打着《周易》或《易经》的名称。如标着《周易与预测学》或《易经八卦》,可书中既没有《周易》内容,也没有“十翼”内容,所说的只是纳甲筮术算命的东西。还有什么《易学应用》书名,同样讲的是八卦纳甲算命的东西。当今算命者,却把《周易》、《易经》、“易学”的名称,都标榜在算命上了。总之,当今在出版界,所出版的《周易》或《易经》的读本,其注译的内容很不统一,这就造成读者分辨不清,谁是谁非。连《周易》与《易经》包括的内容是啥,就混乱不清,如何对其性质说清楚呢?那么,当今辞书或学术上又是如何对《周易》、《易经》、《易》这些概念作出解释呢?我们先看一看现代辞书里是如何解释《周易》的。《辞源》对《周易》这一条目的解释是:“《周易》也叫《易经》,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易有,变易、简易。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为《经》。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辞,下系辞,文言,说卦,序,杂卦,称十翼为传。主要是通过象征天、地、风、水、火、山、泽自然现象的八卦式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为产生万物的本源。西汉《经》、《传》别行,后来才合二为一,现在通行的有唐孔颖达《周易正义》(注疏本),李鼎祚《周易集解》”。这是《辞源》对《周易》所作出的解释,我们知道《辞源》是我国现代一部重要的汉语工具辞书,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式大型工具书。《辞源》给《周易》所下的定义是“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这可是揭示《周易》一书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不过这里不是讨论《周易》一书性质的问题,而是看现代工具书对《周易》的称谓和包括了哪些内容的解释。《辞源》解释说“《周易》也叫《易经》”,也就是说《周易》与《易经》是个同一概念。说《周易》也叫《易经》,就是说《周易》还有另一个称法叫《易经》。那么,是否与其说的“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相矛盾呢?既然《易经》也叫《周易》,那么,就是说《易经》里也就包括了《经》与《传》两部分内容,这岂不成了《经》里有《经》,有《传》。既然称《易经》,岂不是《经》里包《经》,这不是说法上的矛盾吗?再说既然称《易经》了,那么,《经》里还有不是“经”的“传”呢?若进一步来问《易经》里何为《经》?何为《传》?又如何回答呢?岂不会再回拐回去说,《易经》里的《周易》或《周易》卦爻辞为“经”,《易经》里的“十翼”为“传”。若这样回答,那么,岂不与《辞源》里说的“《周易》又叫《易经》”自相矛盾吗?可《辞源》里真就是这种解释说“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为《经》”。难道这“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一直就是这种称谓吗?这不是今本《周易》里的内容吗?人们常说《周易》六十四卦,这是个最常识的东西,可编写《辞源》里的此条目者,却在断章取义。《周易》不等于《易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易经》确实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但不能说包括了《经》与《传》,而应说是包括了《周易》与“十翼”。因为《周易》与“十翼”在西汉都上升为“经”的地位,故《周易》与“十翼”都是《易经》的内容。所以不能把《周易》说成也叫《易经》,否则就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周易》原创内容,就是六十四篇政治文章。就是今本《周易》,虽然史巫把六十四篇文章篡改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的形式内容,也是不包括“十翼”内容的,因为“十翼”是不同时期对《周易》作出的各种解释。故《辞源》对《周易》的称谓和包括的内容,作出的解释是错误的。《辞源》里的这种解释,是受唐宋出现的错误称法的影响,特别是受朱熹的错误说法的影响所致,把“十翼”内容包括到《周易》称谓里,以《周易》为名,分《经》,分《传》。把《周易》内容分“经”分“传”,也就让人错误认为“卦爻辞”为“经”,而“十翼”不是“经”,也就会错误产生出个“周易经传”的称谓来。那么,要问《周易》里谁是“经”,就会像《辞源》里的说法,即把本身是今本《周易》卦爻辞内容,来作为“经”的内容。实际“卦爻辞”称法等同于今本《周易》的称法,这岂不出现了《周易》里包括了《周易》这种无意义的说法么?所以现在一些学术上,把今本《周易》一书,单看成“经”,称为《易经》,还有称“周易经传”的,这都是受辞书里的错误解释的影响所致。《辞源》对《周易》的解释,虽是错误的,但其说法又不能说没有渊源,自唐一降却有这种称法,以《周易》之名,而把所谓的卦爻辞分“经上”、“经下”和“十翼”一并进行阐释。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说“《周易》又叫《易经》,是我们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因为这不是整个《周易》的历史真相。单从占筮方法上说,《辞源》里的解释说“主要是通过象征天、地、风、水、火、山、泽自然现象的八卦式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这说法似乎没有错,确实有《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通过“繇式《周易》文本一书”进行占筮时,既用“八卦卦象”,又结合《周易》里的文辞作“繇辞”来联想、附会所问人事的吉凶。这只是史巫把《周易》一书篡改成“八卦式”筮书,本不是原创《周易》一书的结构形式。即使今本《周易》里也没有“八卦”的说法,也没有教人如何的算卦。《左传》里虽记载有“以《周易》筮之”的筮例,但并不是像《辞源》里所说的“主要是通过象征天、地、风、水、火、山、泽自然现象的八卦式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左传》里的筮例,是通过“八卦”取象不假,但又结合《周易》里的文辞作“繇辞”,以假托“神启”(即鬼神的兆示)的方式来联想、附会所问人事的吉凶,整个“八卦式”占筮是巫术的一种形式而已。《左传》里虽反映了史巫以“八卦式”来卜筮人事吉凶,也只能说是一个时期里的占筮形式,本身《周易》原初并不是占筮之书,是史巫不断篡改成卜筮之书。《辞源》里并没有解释清楚《周易》是被篡改成“八卦式”筮书,并且所说的“主要是通过象征天、地、风、水、火、山、泽自然现象的八卦式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这是个极易误导人的说法,这是其一;其二:历史进入西汉时期,已不再是以八卦取象(即“通过象征天、地、风、水、火、山、泽自然现象的八卦式”),也不再把《周易》里的文辞当卦爻辞来‘推测’人事吉凶了,而是汉京房在“八卦式”的卜筮基础上架构出了“八卦(或称“八宫”)纳甲五行生克出六亲”的筮法模式,淘汰了《左传》一书记载的“八卦取象”以及结合《周易》里的文辞当繇辞的卜筮方法。所以说《辞源》里就连占筮方法,也解释的错误,何况“八卦式”占筮方法,并不是《周易》里的东西,而是从“六十四画符号”演变出的东西。那么,又如何理解《辞源》里对《周易》这一条目解释所说的“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为产生万物的本源”呢?《周易》一书里既无阴阳二字,更不探讨万物的生成。《周易》是一部政治哲学,所讨论的是治国安邦的政治道理。既然如此,而《辞源》里为何说《周易》“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为产生万物的本源”呢?因为《辞源》在解释《周易》是把《周易》说成又叫《易经》,其内容包括了《易传》。若如此来看,《辞源》里的说法,又不能说不对,《周易》里虽无阴阳学说,可《易传》里的某些文章里却有阴阳说法。如《系辞传》里有“太极”、“八卦”、“阴阳”之说,而现代的“易学”者又一致的认为《易传》才是哲学,而《周易》是卜筮之书(学者们在说“《周易》是卜筮之书”时的《周易》显然又不包括了《易传》,与《辞源》里的解释显然又是不同的)。故而现代里的一些易学者就从《易传》里出现的“阴阳”之说,阐释出类同西方哲学上的“本体论”(或“宇宙论”)来,并认为“阴阳”是产生世界的本源学说。因《辞源》解释《周易》是把《易传》也归为《周易》的内容,故《辞源》在解释《周易》时的说法,能说是没有根据呢?如《辞源》里所说的《周易》“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也许是把认为是哲学的《传》,与占卜的《经》混合于一起而作出的这种“悖论”来。但没有过硬的“易学”知识,很难理解《辞源》里所对《周易》的解释,所以现代“易学”上的混乱现象,也就可想而知了。别看《辞源》里对《周易》解释的几段话,是牵扯着“易学”上的东西。如《辞源》里又说“汉儒言易,多取象占,至三国魏王弼始以义理说《易》”。这说法是关于“易学”(当然“易学”应分两个历史阶段,即西汉之前的“易学”,是针对《周易》的学术,而西汉以后的“易学”,应是针对《易经》,即今本《周易》加《易传》的学术)发展史内容。事实上,《易传》里的《象》、《彖》、《文言》的作者才是始以义理来说《周易》,到两汉确实“言易多取象占”,汉朝“易学”所讲的确属“易占”,即占验‘易’学。实是灾异星占讲过了头,到魏时,是反感象占灾异学说来讲“易”,王弼又开始继承西汉之前儒家义理释《易》(即《周易》)的传统,所以也不能认为是王弼“始以义理《易》”。不是王弼“始”,而是王弼恢复与继承西汉前义理解释《周易》的传统。总之,《辞源》对《周易》所做出的解释,既是矛盾的,也是不符合历史真相的,严格的讲这种解释是错误的。不过若反观《周易》文化史,《辞源》里的这种解释,正是代表了传统中的《周易》文化现象。那是一种混乱的,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义理”与“筮术”交织在一起的“易学”文化现象。所以,所编撰《辞源》里的《周易》条目者,也就不可能把《周易》解释清楚。至目前对《周易》说法上的混乱,是个普片现象,《辞源》对《周易》解释上的错误百出,也就不足为怪了。《辞源》里没有《易经》这一条目,而有《易》与《易传》的解释,且看《辞源》对《易》与《易传》的解释。“《易》:古卜筮之书,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合称三《易》。见《周礼·春官·大卜》。今仅存《周易》,即《易经》”。这是《辞源》对《易》作出的解释,我们知道《易》称,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里,《左传》里的《易》称,是对《周易》一书的简称。西汉中期以前的《易》称,是《周易》一书的简称,而自西汉中期以后出现的《易》称已不再是《周易》的简称,即这时期的《易》称,已不单单是《周易》的别称,《易》称也包括了《易传》的内容。“三易”之说,唯出现于《周礼》中,而《周礼》是西汉人编篡成书,把《周易》归为《连山》、《归藏》认为是卜筮之书,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错误认为。故《辞源》所对《易》这一概念的解释,也是错误的。《辞源》对《易传》的解释说“《易传》:《周易》的组成部分,包括《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等,《史记》称《易大传》,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占筮用《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我们看到的这种解释上的矛盾性,既然说《易传》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占筮用《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那么,所认为的《易传》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就不能成立。比如,今天出现的众多对今本《周易》一书作出的各种解释,岂能说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吗?(以上《辞源》所对《周易》、《易》、《易传》的解释,是摘自于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版《辞源》里的解释)我们已知《辞源》对《周易》、《易》所作的解释,而今还有一部大型辞书,即《辞海》,我们且看《辞海》里又是如何对《周易》、《易》、《易经》的解释。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对《周易》一词是这样的解释:“《周易》亦称《易经》,又简称《易》。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易”有变易(穷究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相传系周人所作(一说“周”有周密,周遍,周流之义),故名。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旧传伏羲画卦,文王作辞,说法不一。其萌芽期可能早在殷周之际,《传》包含解释卦辞,爻辞的七中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旧传孔子作。据近人研究大抵系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周易》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旧有郑玄注,已失传,今通行本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等”。《辞海》对《周易》条目的解释与《辞源》里的解释基本相同,《辞海》对《周易》的解释时,认为《周易》又亦称《易经》,又简称《易》。那么,《周易》、《易经》、《易》这三个名称就是一个同一概念了。我们已知先秦时期《周易》曾以《易》来称谓,但从无以《易经》来替代《周易》的称法。而后封建时期里《易传》内容同样以《易》称。如此按《辞海》里的“《周易》又亦称《易经》,又简称《易》”说法,岂不是《易传》也就叫《周易》,又亦称《易经》,又简称《易》了吗?    这岂不在称法上乱了套吗?总之,《辞海》与《辞源》对《周易》的解释既是错误的,又是十分有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