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胡雪岩与孙子兵法 > 04 说一句,就要算一句

04 说一句,就要算一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胡雪岩经商兵法胡雪岩一明白王有龄的意图,立即就表示反对。他对王有龄正色说道:“主意倒是好主意,不过我们做不得。江湖上做事,说一句算一句,答应人家的事,不能反悔,不然叫人家看不起,以后就吃不开了。”

可以看出,胡雪岩确实是一个“说一句算一句”的诚信君子。《孙子兵法》在谈到诚与伪的时候,认为诚伪之道要因对手而异。在胡雪岩看来,把牙齿能否当黄金是一个商人是否守诚信讲虚伪的一个标准。让几个诚信的人坐在一起谈生意,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商家求发展,首先依赖“诚信”二字。胡雪岩认为:做生意,说一句算一句,答应人家的事,不能反悔,不然叫人家看不起,以后就吃不开了。胡雪岩帮助王有龄解决解运漕米难题的时候,经过胡雪岩的一番努力,终于与松江漕帮达成协议,先由松江漕帮在上海的通裕米行垫付十几万担大米,解浙江海运局漕米解运难以按时完成之困,待下一步浙江漕米解运到上海,再以等量大米归还松江漕帮。王有龄一上任就遇到的令他头疼、且关系到他的未来前途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很不错的解决。不过,这个时候,王有龄又提出了另一个方案,他与胡雪岩商量,想将松江漕帮那批大米改垫付为直接收购,即让信和先借出一笔款子,买下松江漕帮的大米在上海交兑,完成漕米交兑任务,而浙江现有来不及运到上海的那批漕米,自己囤积起来。王有龄改变主意,是因为在胡雪岩与漕帮首领进行接洽的时候,王有龄从松江官方打听到一些有关局势变化的消息。一个重大的消息,是洪秀全已经开国称王,自立国号为太平天国。洪秀全改江宁(今南京)为“天京”,定尊号为“天王”,置百官,定朝仪,发禁令,并由“天官丞相”林凤祥、“地官丞相”李开芳率领一路兵马出征,夺取镇江从瓜洲北渡,攻陷淮扬,已成北取幽燕之势。与此相应,朝廷也不示弱,派出两位钦差大臣,一位带兵前出江宁,在江宁城东孝陵卫扎营,形成围城之势。另一位钦差大臣就是曾任直隶总督的琦善。琦善率领直隶、陕西、黑龙江的马步各军,由河南南下,迎头阻击林凤祥、李开芳。目前这两支兵马基本站稳了脚跟。时局的这一变化,意味着朝廷与太平军之间,将有一场决定胜败的大战,而且,在王有龄看来,局势会向有利于朝廷方面的方向发展,关键只看朝廷的练兵和粮饷办得如何。朝廷与太平军之间战事在即,又意味着做粮食生意将大有可为,因为不管哪一朝、哪一代,只要一动刀兵,粮食一定涨价。这个时候,做粮食生意,只要囤积得好,能够不受大的损失,无不大发其财。听到这个消息,胡雪岩感到的是一阵欣慰,因为在他看来,和漕帮议定的由他们垫付漕米,到时以等量大米归还的协约,真的是帮了他们的忙了。而王有龄想到的,却是与其让别人赚,不如让自己赚。他要改变原来商定的办法,就是要将那批将来议定还给漕帮的大米囤积起来,等战事一开,自己卖出赚钱。他甚至想到就借漕帮的通裕米行来囤积这批粮食。只是胡雪岩一明白王有龄的意图,立即就表示反对。他对王有龄正色说道:“主意倒是好主意,不过我们做不得。江湖上做事,说一句算一句,答应人家的事,不能反悔,不然叫人家看不起,以后就吃不开了。”

可以看出,胡雪岩确实是一个“说一句算一句”的诚信君子。江湖上做事,说一句算一句,它的确切含义,也就是答应了的事情,达成了的协议,只要不是万不得已,就必须遵守、履行,不能随意反悔,特别是不能如王有龄所想的那样,情况于自己不利的时候,求着别人帮忙,而到了情况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却又想着按对自己有利的方法办。从一般商人的眼光看,也许王有龄的打算也并不为过,一来商人图利,有得钱赚就尽可去赚,只要不违法,也无可厚非。商人自有商人的价值标准。二来漕帮此时本来就急于脱货求现,以解燃眉之急,改垫付为收购,也许还正合他们的心愿,也算不得是不守信用。但是,这里事实上还有一个自扪良心的问题。一切只是为了自己打算,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不想想别人,本身就不是诚信君子所为,本身就是不讲信义也没有信用。这样的人,自然也就叫人看不起了,也自然不会有人和你合作了。言而有信,胡雪岩言出必行,用句俗话说,就是“牙齿当黄金”。的确,做生意必须讲诚信,没有诚信,根本就做不了大生意。让我们看一看下面这个例子:不少成功人士在谈及自己的成功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奥秘,只不过因为“诚信”而已。“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但究其根源,也是“投其所好”,投了世人对诚信的爱好。塑胶大王王永庆祖籍是福建省安溪县。王永庆的曾祖父早年离乡背井,飘洋过海到台湾寻找生路,后来便定居在台湾省嘉义县的新店镇直潭里。王家几代都以种茶为生,只能勉强糊口。1917年1月8日,王永庆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贫苦的茶农家中。小永庆9岁那年,他的父亲不幸卧病在床,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到了母亲的肩上。懂事的王永庆看到母亲日夜不停地操劳,就主动地帮着挑水、养鸡、养鹅、放牛……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尽量多做。他勉强读到小学毕业,就因家庭贫困而告别了学校。王永庆的祖父希望孙子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对王永庆说:“种茶这一行,看来是难以为生的,就是饿不死,也吃不饱。你是读过书的人,希望你不要再困在这里,还是出门闯天下吧!”

15岁的王永庆,听了祖父的话,决心走出山区,挣到钱,帮助母亲养活一家人。他一个人赤手空拳地来到台湾南部的嘉义县县城,在一家米店里当上了小工。聪明伶俐的王永庆,除了完成自己送米的本职工作以外,处处留心老板经营米店的手段,学习做生意的本领。第二年,他觉得自己有把握做好米店的生意了,就请求父亲帮他筹了些钱做本钱,自己在嘉义开了家小小的米店。米店新开,营业上就碰到了困难。原来,城里的居民都习惯到熟识的米店买米,而那些米店也总是想方设法拴住这些老主顾。王永庆的米店一天到晚冷冷清清,没有人上门。16岁的王永庆只好一家家地走访附近的居民,好不容易才说动一些住户同意试用他的米。为了打开销路,王永庆努力为他的新顾客做好服务工作。他主动送米上门,还注意收集人家用米的情况:家里有几口人,每天大约要吃多少米……估计哪家买的米快要吃完了,他就主动把米送到那户人家。他还免费为顾客提供服务,如淘出陈米、清洗米缸等。他的米店开门早,关门晚,比其它米店每天要多营业4个小时以上,随时买随时送。王永庆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几年下来,他的米店的营业额大大超过了同行店家,越来越兴旺。后来,他又买了设备办起一家碾米厂,自己买进稻子碾米出售,这样不但利润高,而且米的质量也更有保证。抗战胜利后,台湾的经济也开始复苏,建筑业起步最快。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便抓住时机,抢先转向经营木材,结果大发了一笔。这个一无所有的农民的儿子,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后来,经营木材业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王永庆看到这一点,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准备另选一个行业大干一场。他选择了塑胶业。其实,王永庆作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冲动。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还渡海到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大优势。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但立刻就遇到了销售问题。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只销出了1~5,明显地供大于求。按照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一来,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害怕得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要求退出。精明过人的王永庆,决心背水一战,毅然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王永庆有自己的算盘。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行情,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是暂时的,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第二年,他又投资创办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投放市场。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决策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年产1200吨,发展到现在100万吨,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当台湾企业界竞相涌入木材行业时,王永庆果断地转向了塑胶行业。可是,当他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之后,却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去关注他当初借以发家致富的木材行业。王永庆看到,由于台湾木材销路好,商家大量砍伐,可是他们要的只是树干部分,有大量树枝丫杈,都被白白地抛弃而浪费了。王永庆想,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如果利用这些废弃的树枝丫制造人造纤维来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有广阔前景!经过考察论证,1964年,王永庆开始创办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两年半以后,台南新化八卦山下矗立起了一座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它使大量过去被抛弃的木材废料变成了纺织纤维,既节省了外汇,又降低了成本,为台湾纤维工业发展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台塑、南亚、台化三大企业,使王永庆在当时台湾50家大厂商中名列第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王永庆的产业已发展成一个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包括16家大企业公司,拥有员工4万多人,股东10万人,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650万新台币!王永庆在企业界声誉日隆,连一贯以经营业绩傲视世界的日本企业家,也对王永庆衷心钦佩。把他与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的创始人相比,称他为台湾的“经营之神”。在生活上,身为亿万富翁的王永庆,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有人说,王永庆可能是世界上最节俭的亿万富翁了!他公司的一位职员,花了1000美元为王永庆的办公室更换新地毯,结果惹得王永庆将他狠狠批评了一顿!他对于吃的原则是“简便”,最爱吃的是家常的卤肉饭;他对于穿的原则是“整洁”,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据说用了近30年!但是,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王永庆从不吝啬。他曾一次就捐助2.5亿美元巨款给一家医院。1988年,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报道,在全世界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富豪中,王永庆以40亿美元居第16位。正是因为王永庆迎合了世人对“诚信”的爱好,王永庆才声誉日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