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胡雪岩与孙子兵法 > 70 靠不住的人不用

70 靠不住的人不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胡雪岩经商兵法对于胡雪岩来说,经商须知“一行生意宜一种人”。人有不足不要紧,关键在于他对所托之事是否有根本性影响,这个“根本性”,也就是是否靠得住。这是识人、用人的一个关键所在。《孙子兵法》在用间篇中说:“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这里讲的是一种亲密关系。对于胡雪岩来说,经商须知“一行生意宜一种人”。人有不足不要紧,关键在于他对所托之事是否有根本性影响,这个“根本性”,也就是是否靠得住。这是识人、用人的一个关键所在。胡雪岩在他的胡庆余堂药店开办之初,对于药店的总管人选,就颇费了一番踌躇。关于胡雪岩要开药店,江浙一带至今还流传一种所谓“一怒创堂”的说法,说的是有一次胡雪岩家人生病,请来杭州城里最有名的医生,望、闻、问、切,开出药方之后,就让伙计到当时杭州城里最大的药店叶种德堂去抓药。不料药抓回来之后,却发现其中有几味已经发霉变质。胡雪岩当然又打发人去与药店理论,但药店不仅不给退换,反而讥嘲说:“本店只有这种货。要好药就请你们胡大先生自己开药店好了。”

去理论的人回来将这些话告诉胡雪岩之后,胡雪岩非常愤怒:“真正可恶之至!药店本以活命救人为本,实为仁术,岂能拿人命当儿戏?我胡雪岩就办一个济世救人的药店让他们看看!”

有了这一“怒”,于是也就有了胡庆余堂的创建。这个传说的真伪自然无法考证,但胡雪岩办药店并不是为了赚钱,起码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主要是出自一种救命活人的目的,却是可以肯定的。他创建胡庆余堂时,已经拥有土地一万亩,白银3000万两,丝行、钱庄也蒸蒸日上,典当也已开出近20家,的确不靠这一个前途未卜的药店赚钱。而他的药店开办起来之后,他定下了向无力付钱的人免费送药的不变的规矩;他在药店二进面向坐堂经理挂出“戒欺”匾,而将“是乃仁术”的大字牌匾挂在一进大门向里的内墙之上,用以警醒药店上下雇员“药店关乎性命,尤为万不可欺”。这些都能让我们看出他的良苦用心。正因为药店“是乃仁术”,关乎性命,所以胡雪岩在选择药店总管时就更加慎重,一定要靠得住。据说胡庆余堂建起,挂出“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的招牌之后,胡雪岩广泛征选药店总管,也有人毛遂自荐。许多衣冠楚楚、一脸精明的人前来应征,他们中有不少人就药店开办之后如何扩大经营,如何提高利润等等,谈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生意经”,甚至有人保证药店开业两年之内就为胡雪岩收回几十万的投资,而且还拿出了相当不错的方案。但对这些人,胡雪岩都一笑婉拒。一天,有人偶然向胡雪岩提起江苏松江余天成药号的总管兼股东余修初很有魅力,一心要在药店一行干出一番事业,只可惜他没有自己的经济实力。胡雪岩听说之后亲至松江求教。这余修初对胡雪岩也谈到了办药店要成大气候,就要办大药业,必须不惜资本,建立自己的药厂、药号、药行、药市,形成一条龙。但余修初的一条龙,并不是要形成药业垄断,然后去图大利,而是强调药业“是乃仁术”,不可斤斤计较利润多寡,建成一条龙的药业体系,可以有效保证自己售出的药品的质量。余修初的一番话自然与胡雪岩的心思不谋而合,胡雪岩当即庄重拜请余修初出任胡庆余堂总管,总理其事,而且相互约定,药店以救人活命为本,以店养店,不以赚钱为务的宗旨。就这样,在杭州有很大名气的余修初,做了胡庆余堂的第一任总管。药店关乎性命,自然尤不可欺,而药店用人,也必须符合这诚实不欺的要求,哪怕他在如何赚钱上欠缺一点,这诚实不欺却是不可少的。胡雪岩看人总往好处看,就连刘不才、“小和尚”这样的人也大胆使用,但药店总管却如此慎重,可见是真正懂得人、事相宜的道理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