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胡雪岩经商性格绝学 > (一)细算性格:以发现问题为第一

(一)细算性格:以发现问题为第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凭智慧与做人做生意智慧型的人,总有这样一种性格,不是靠蛮力做人办事,而是靠智力做人办事,所以总能达到“巧妙”的境界。胡雪岩经商讲究“智”。他所谓智即权变,也就是观察市场,通权时变。这是一个商人的基本要求。而胡雪岩的商业智慧,还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一是把智运用到义上,以攻人心为上,以此把握商情;第二是把智化解为“眼光”,以此评判生意。胡雪岩的智慧的首要特点就是化智入义,把自己在人情关系上的基本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体人情,通人性。他对人情的体察到了十分细微的地步。比如他因资助王有龄而丢了饭碗,自己落魄了,他绝不去找老关系的麻烦,宁可屈就去吃门板饭。一旦发达了,他又精挑细选礼品,把老同事们服侍得服服帖帖。个个觉得,胡雪岩这人有难了不会找熟人麻烦,有福了会和大家一起享。这个智慧就是人情的智慧。胡雪岩知道人心厌恶啰唆,有人给你找麻烦总是件不快的事;反过来,人本性中又总爱占小便宜,你能满足他这一小小本性,他就会喜不自胜。这个入微体贴的关于人性的知识运用起来了,做出来的行为就入了义。比如和淞江漕帮的尤老五谈“民折官办”的事情时,揣知尤老五卖米有难色,不是不卖,而是卖了不甘心,自有隐衷。胡雪岩就捕捉到了这一心理,并且拿话挑明了,告诉尤老五,有什么难处,胡雪岩自然会帮,否则还不如不买这批粮食。难处积在心里头,被人讲明了,并且帮你落实了解决办法,这就是为人筹计的举动,显见出是朋友了。因此,关于人性的体察,又化作了与义有关的举动。这种智,算不算商业智慧?应该算,而且应该是上乘。因为这种智慧是边拆边用,边用边结,最后上升为义,又为以后的商业往来打开了路子。新的机会,由于受这种义智的鼓励,是越滚越多,越扩越大。等于每一次都为未知的下次增加了取胜的机会。它和单纯的商业市场估计大为不同。我们拿绿营兵罗尚德存银12000两的例子来做比较。按一般的市场规则做的话,只需点明银两,立折为凭即可。或者按现代银行储蓄来做,发现此人行踪可疑,身份与银两出入太大,先把来人稳住了,找到警察来盘问清楚再说。胡雪岩却是人未打交道,义名已经在外。罗尚德是听了自己的表亲杨书办讲述胡雪岩的侠义之举后作出判断的:姓胡的这人靠得住。这个判断正是胡雪岩关于人性智慧运用后化智入义的结果。一次是资助王有龄,人皆尽知。第二次是阜康开业,先开二十个大洋的户头折,托杨书办一一送到官场内室手里。有了胡雪岩的一贯表现,罗尚德就有信心上门存银了。存银却不要折,也不要息,显见是别有隐曲。换一个人不见得会处理。胡雪岩却借故要和他摆一碗。这一摆就有了时间缓冲。胡雪岩又算对了,酒酣饭饱,罗尚德把自己的故事全倒给了胡雪岩听。罗尚德年轻时嗜赌,结果亲家老丈召他入堂,告诉他,如果他愿意退婚,原借债不算,另外奉送他1500两银子。罗受此刺激,撕了婚约,投军攒钱,用尽了各种手段,发誓要把这笔欠款还清。胡雪岩的商业头脑又活动开了,向罗尚德表示,罗的这笔钱,以3年为期,3年后来提,15000两足银。利息给的是高了点儿。不过,首先,又是一个化智入义的机会。有了自己的这一表示,成例放在那里,经罗尚德回去那么一宣传,恐怕短期内的存款,单是罗尚德这一号当兵的,累加起来也会不下10万。其次,利息高低,全看你对存款如何运用。头寸足了,生意大了,区区利息,实不算什么。胡雪岩的商业智慧,实在是以智养智了。还有一点,胡雪岩不但用他对人情的通透了解结义,化智入义,而且善于攻心,化智为利,化智为势。比如对抚台黄宗汉的贪吃贪索,那是毫无“义”字可言的。但是胡雪岩照塞不误。先是从上海往他老家汇去了20000两,后是从杭州往北京帮他汇到户部10000两。前一笔化为黄宗汉对王有龄的提拔,从海运局转为署理湖州府;后一笔化为对嵇鹤龄的补缺,允许由嵇代王有龄在海运局的原差使。两个差使各管一摊官银,只要自己人在,不愁官银不从阜康过,阜康的头寸手面实力更不在话下。嵇鹤龄曾戏称宁可拿钱塞狗洞,也不肯白出孝敬费;王有龄也对抚台大人的暗示置若罔闻,落得抚台大人把脸一沉,端茶送客。胡雪岩只是听,听出门道了,就适逢其时地派人把事情办了。这就是胡雪岩攻人心的智慧,即便它是人性的负面,表现出来是恶劣的,也要顺着对它的了解去做。不仅如此,胡雪岩还具有化智为“眼光”的高超本领。在上述罗尚德存银一例中便可看出胡雪岩的眼光来。通俗地说,化智入义均是眼光。就是说,胡雪岩人在做眼前的生意,思想却是放在将来。所以他不做一锤子买卖(好像准备趁着谁还没醒悟过来,大捞一把,赶快洗手似的)。胡雪岩的眼光还有另外一种:“做生意怎么样的精明,十三档算盘,盘进盘出,丝毫不漏,这算不得什么!顶要紧的是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得远。做大生意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

这是从大处显示商业智慧。眼光看得大,看得远,手头做起事来就放得开,摆得匀。比如官票初次发行,信用不可知,小眼光的只看到这一点,大眼光的则看到官府平逆,民心所向,所以这信用得靠同行维持,官府信用好了,做钱业生意的也跟着占便宜。胡雪岩的商业智慧,有这两点与众不同,也就注定了胡雪岩走上与官府合作、受朋友拥戴的道路。尤其是化智入义这一点,把侠义之心渗入到商业活动中,把握了人性中极为复杂的方面,使得胡雪岩有了“东南大侠”的尊誉。现在的人,之所以为胡雪岩所激动,正是因为胡雪岩迎合了人们的浪漫性格。假定一个商人工于算计,斤斤计较,按现代资本主义眼光看,符合商人的一般标准,但其智慧是冷苛型的,作出的事也必平庸无奇、无情无义,总没有胡雪岩的义智型来得光艳照人。先收编,再征服做生意必须要有好帮手,不能单打独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胡雪岩来说,他有一句名言,叫“先收编,再征服”,意为要学会找人为自己谋天下。因此,胡雪岩的善算性格,在这一点就表现得特别明显。胡雪岩在湖州做生意,与洪帮势力的诚心接纳,是其经营生涯中极为精彩的一笔,因为他这是用心智笼络对手的。这一年,王有龄补了湖州知府的实缺,要去湖州府上任。启程那天,胡雪岩和一帮朋友,定了5艘大官船,满载礼物馈品、地方土仪、陪唱戏子,在船上开桌子摆酒,张张扬扬、风风光光,给王有龄送行。船行至湖州境内,两岸的桑林引起了胡雪岩浓厚的兴趣。凭借职业的敏感性,他仔细观看河边,见桑林连绵,无边无际,有如绿色海洋,宽阔浩瀚。如此广大的桑林地带,该养活多少做丝的农家!胡雪岩怦然心动,叫过船家询问。船家告之说,湖州自古为丝米之乡,农家终年三件事:栽桑,养蚕,种稻。湖州丝质量上乘,远销海内,连上海外国洋行的丝厂,也要到湖州采购生丝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胡雪岩暗暗叫好,他早就有心要做生丝生意,苦于无从下手,没想到应在湖州地面。做生意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胡雪岩盘算,眼下正当产丝季节,可谓天时,湖州为产丝地方,正合地利,最后一个也是顶顶重要的条件,王有龄赴任湖州,自大一方,令行禁止,谁敢不从?可做丝生意的强大靠山。想到就做。当夜,胡雪岩同王有龄在舱里促膝长谈,提出自己的设想。王有龄不懂经营生意,但会用人,他相信胡雪岩具有经济天赋,只要放手去干,必会大发利市。自然言听计从,支持他在湖州开办丝行。当王有龄在湖州府衙大堂坐定时,胡雪岩的丝行也在湖州城开张了。他原以为凭借知府大人的权势,湖州百姓自会源源不断地将生丝送到丝行来。但开张几月,门可罗雀,眼见同业丝行生意兴隆,自己却无丝可收。胡雪岩猜测其中必定有蹊跷,派了一个贴心伙计四处打听,到底是谁从中作祟?没过几日,小伙计满载而归,把打探所得告诉胡雪岩。湖州的丝行,统归顺生堂调遣。顺生堂虽是民间会社,来历却非同一般。明朝崇祯四年,燕人洪盛英中进士,官拜翰林,他为人精明练达,慷慨好义,豪侠之士纷纷慕名而来,投拜在他门下,时人称他“小孟尝”。后来清军入主中原,洪盛英联合明朝遗民进行反清活动。后战败阵亡。其徒众撤至台湾,在郑成功指挥下,创立“运论堂”,此为江湖“洪门”最早的秘密会社。雍正九年,清兵火烧少林寺,洪门子孙四散逃跑。翰林学士陈近南力谏朝廷停止摧残少林寺,未能如愿。陈近南回湖北故乡,收罗洪门弟兄,以“洪”字为结盟之姓,创“三合会”组织,各地纷纷响应,借洪门为招牌,创立“天地会”、“哥老会”、“义兴党”等洪门团体,从此,“洪帮”在江湖上形成浩大声势。湖州“顺生堂”是“洪帮”在湖州的一个分支,以“洪门”为正宗,信奉五字真言:明大复兴一。本来,洪帮与清朝对峙,屡遭朝廷围剿取缔,处于地下状态。但洪帮人多势众,深受百姓拥戴,清兵剿而不灭,越剿越多,反有燎原之势。同时,从洪帮分出的青帮也与洪帮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朝廷对洪帮的态度也只有渐渐改变,改剿为抚,收买笼络为上。湖州顺生堂打出“安清顺民”旗号,保境安民,排解纠纷,官府对它并不反感,时时还要借重它安抚民心,防止变乱。顺生堂在湖州的主要财源,乃是垄断生丝收购。湖州盛产生丝,每到收丝季节,顺生堂派出人员,保护商道安全,维护丝行秩序。丝行同业按一定比例缴纳保护费,大家相安无事,各不侵犯。胡雪岩贸然开设丝行,触犯了顺生堂的利益。顺生堂慑于知府权势,并不公开同他作对,暗地里传令养蚕人家,不得卖丝与胡雪岩。顺生堂的命令,在湖州百姓心目中有如圣旨,违抗不得。若有违反,便是违犯了洪门家法,轻则棍打、挂铁牌,重则活埋、凌迟、三刀六洞。胡雪岩了解到上述情况,暗暗责备自己粗心大意,竟忘了江湖弟兄们的存在。有道是到了乡门,先拜土地,顺生堂便是湖州的土地神,没有它的首肯,胡雪岩一个子儿也休想拿走。胡雪岩备下厚礼,去顺生堂见堂主尹大麻子。尹大麻子在洪门是有一席之地的。他的祖父是洪门盟主朱洪竹的关门弟子,惠及子孙,尹大麻子便做了湖州洪门的首领。尹大麻子好勇斗狠,武艺不凡,性情暴烈倔强。一次,顺生堂弟子因械斗犯案,官府缉拿凶手,尹大麻子挺身而出,力保弟子无罪。知府冷笑道:“你若能将身上的肉剜下作保,可不予追究。”

尹大麻子一听,手持牛耳尖刀,大堂之上,众目睽睽,他用刀尖从两颊剜起,一共剜下十五块蚕豆大肉块,鲜血淋漓,恰恰符合被押的15个弟子之数。知府大惊失色,只得放了洪门弟子,赐酒为尹大麻子嘉勉。从此,尹大麻子脸上布满15个疤痕,名副其实成了“麻子”。如此侠义剽悍,只可做友,不可成仇。胡雪岩告诫自己。顺生堂远在湖州郊外,一处僻静园林。四周古柏森森,白鹤飞翔,树木葱茏处挑出飞檐翘角,原是道观改造而成。胡雪岩一行来到顺生堂门前时,尹大麻子早已在门外等候。他身材魁梧,满脸黑肉,那15块疤痕星罗棋布,触目可见。胡雪岩猜想他便是堂主,满脸堆笑,上前拱手为礼,寒暄道:“久闻堂主大名,前来打扰。”

哪知尹大麻子冷若冰霜,无动于衷,逼视他良久,忽然开口道:“客从何山来?”

“锦华山。”

“山上有什么堂?”

“仁义堂。”

“堂后有何水?”

“四海水。”

“水边有何香?”

“万福香。”

见胡雪岩对答如流,山名、堂名、水名、香名,丝毫不差。尹大麻子略一停顿,又道:“三子结拜?”

“义重桃园。”

“天下大乱?”

“英雄志立。”

“嗯,”尹大麻子神色缓解,对方懂得顺生堂的内外口号,说明来意为善,他又问:“来客知书达礼,听说会做诗?”

胡雪岩答道:“诗不会做,却会吟,锦华山上一把香,五祖名儿到处扬;天下英雄齐结义,三山五岳定家邦。”

听到此,尹大麻子绽开笑容,拍拍胡雪岩的肩膀道:“失敬,失敬,堂规如此,不得不防,不要放在心上。”

原来,洪门为了防止官兵偷袭,制定了见面的许多暗号,局外人浑然不知。来客若是对答有误,必怀异心,那么兵刃相见,一场恶斗不可避免。胡雪岩庆幸预先请教了洪门弟子,才顺利通过盘查。顺生堂的香堂上,正中设天帝位,上悬“忠义堂”匾额,置三层供桌:上层设羊角哀、左伯桃二人位,中层设梁山宋江位,下层设始祖、五宗、前五祖、中五祖、后五祖、五义、男女军师和先圣贤哲等位,各用红纸、黄纸书写。与青帮香堂不同的是,洪帮讲究一个“义”字,并特别突出。义薄云天,做生意亦要讲义,看来洪门与我有缘。胡雪岩边看边想。香堂上的用物,都非摆设,有很深的含义。如香炉寓有“反清复明”之意;烛台、七星剑则有“满覆明兴”之意。尺和镜用来衡量门下弟子的行为。这一切外来人很难理解。堂上张挂红灯,其中外层3盏、中层8盏,内层21盏,正合“洪”字拆开为“三、八、二十一”的笔画。尹大麻子带领胡雪岩看过香堂,小厮在堂下摆上茶具,招呼客人入座。一套宜兴紫砂茶具,古朴大方,上等的碧螺春茶芬芳袅袅。尹大麻子对小厮轻声喝道:“走开!”

自己抄起茶壶斟茶水。胡雪岩正被他的殷勤好客所感动,堂主亲自斟茶,面子够大了。但却看出蹊跷:尹大麻子将茶壶嘴对着茶杯把儿。猛然间他省悟过来,这是江湖上茶壶阵的一个问句:你到底是门外还是门内?胡雪岩从容地将茶杯嘴对着茶壶嘴,重新摆定,意即:嘴对嘴,亲对亲,都是一家人。尹大麻子不语,将左手向上并拢三指,右手向下握紧四指,捧茶杯递给对方。胡雪岩知道他用“左三老右四少”的帮规考查自己,便以左手掌向下搭在杯口、右手掌朝上托住杯底,将茶杯接过,此为“上三老、下四少”的手势,意为帮中自谦者。尹大麻子把两个衣袖头的上边翻开,用大拇指挡住。胡雪岩则顺便解开衣襟第二、第三两个钮褡,表示胸怀坦荡,无所顾忌之意。做完这些,尹大麻子才完全放心,胡雪岩是来结友,并非刺探。他仍不言语,继续在茶桌上摆弄茶杯。8个茶杯围成一个大圈,开口处置放茶壶,意即:“虎口夺食,欺人太甚。”

胡雪岩将茶杯摆成双雁行,茶壶放在领头,回答他:兄弟同行,有福同享。尹大麻子把5个杯子摆成半弧形,将3个杯子倒扣在弧内,意为:权势压顶,鱼死网破。胡雪岩明白他指责自己倚仗知府势力强行收丝,表明不服的意思。胡雪岩将一张银票压在3个杯子下,说明以票致歉,多有得罪。尹大麻子将两个杯子一个朝上,一个朝下,表示湖州地盘狭小,一山难容二虎,双方难以共处。胡雪岩笑笑,将8个杯子合在一起,又用茶壶在另一边倒一摊茶水。明白向尹大麻子建议:我们一块儿合作,共同对付外洋。尹大麻子眼睛一亮,起身向胡雪岩拱手道:“幸得先生指点,几乎坏了大事!”

局外人并不知道他俩摆的茶碗阵内容如何,都对尹大麻子突然拜服感到诧异,唯有胡雪岩颔首微笑,端起茶杯吹拂茶沫,一副心领神会模样。胡雪岩精于买卖行情,湖州甫至,便把当地收丝行情打听得一清二楚。按时价,当地每担上好生丝不过2两银子,而据他掌握的情况,上海洋商出口到英伦三岛的生丝启运价达每担11两银子,两地相差5倍之多。胡雪岩为洋商利润之高而咋舌。洋商在湖州压价收丝,固然因为湖州百姓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洋人钻了空子。更因为顺生堂为维护当地秩序,获得稳定财源而听任洋人压价,为“洋”作伥的结果。胡雪岩打算同尹大麻子携手合作,垄断生丝收购,把洋人挤出湖州地方,便可同洋人讨价还价,提高生丝价码。尹大麻子并不傻,他明知洋人收丝压价,苦于无好搭档合作,垄断生丝市场。所以当胡雪岩主动提出团结一致、对付外洋时,尹大麻子如遇知音,脑中一亮,立刻放下架子,向胡雪岩致歉认输。以胡雪岩的财力,加上知府为后台,顺生堂若和他携手,该是多么理想。一旦垄断可行,顺生堂的财源将如滚滚巨流,前景极是诱人。胡雪岩好生得意,茶壶阵中,他又胜一招。两人不再打哑谜,摆上酒席,觥筹交错,推杯把盏,煞是亲热。席间,胡雪岩和尹大麻子约定,合伙做蚕丝生意,垄断湖州市场,把洋人挤出湖州。以后许多年间,湖州洪帮为胡雪岩所用,成为打击洋商、垄断丝行的得力助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