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胡雪岩经商性格绝学 > (二)变活性格:只要琢磨,脚下就会一路顺风

(二)变活性格:只要琢磨,脚下就会一路顺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活络是做好生意的妙法一个不善于改变自己经商性格的人,往往是走进了死胡同,才如梦初醒。胡雪岩经商持别推崇“活络”两字。所谓活络就是善变。胡雪岩有一句至理名言:“天变了,人应变。”

“天”即指时势时局之意。“天变了,人应变”,其意是指时势时局变化了,人也应该作出与之相应的改变与调整以顺应时势与时局。为自己开拓财源,要有精明的生意人的眼光,要能看得准,看得远,同时还要眼界开阔,头脑灵活。所谓眼界开阔,头脑灵活,简单地说,就是不要死守住一个自己熟悉的行当,而要善于在其他行当中发现可以开发的财源,说到底,也就是要时刻想着去不断地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投资经营范围。一个生意人如果只能看到自己正在经营的熟悉的行当,最终只会是抱残守缺,连正在经营的行当都不一定经营得好,更不用说为自己广开财源了。因此,做生意一定要做得活络。做生意要活络,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要死守一方天地,要能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灵活反应,二是反应要迅速,想到了就立即着手去做,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胡雪岩的生意就做得活络。在他驰骋商场一步步走向鼎盛的过程中,他灵活机动,四下出击,真可谓一步一个点子,一路一趟拳脚,一动一套招式,而招招式式都能为自己点化出一条财路。胡雪岩为自己的蚕丝生意和帮王有龄办湖州官府的公事,几下湖州,结识了湖州颇有势力的民间把头、正做着湖州户房书办的郁四。胡雪岩凭着他的仗义和识见,也因为他帮助郁四妥善处理了家事,深得郁四敬服。为了报答胡雪岩,郁四做主,为胡雪岩娶了寡居的芙蓉姑娘做外室。芙蓉姑娘的娘家本来也是生意人,祖上开了一家很大的药店,牌号“刘敬德堂”。刘敬德堂传至芙蓉姑娘父亲一辈时也还有些规模,不想她父亲10年前到四川采办药材,舟下三峡,在新滩遇险船毁人亡。她的叔叔外号“刘不才”,本来就是一介纨绔,极尽挥霍还特别好赌,接下家业不到一年就无法维持,药店连房子带存货都典给了别人,自己落得以告贷为生。不过这刘不才也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俗话说的“瘦驴不倒架”,还有那么一点顾及脸面的硬气。比如自己潦倒到了极点,却还死活不同意侄女芙蓉给人做偏房,说是我们刘家穷是穷,但也没有把女儿给人做偏房的道理。芙蓉再嫁,他死活都不想认胡家这门亲戚。再比如潦倒归潦倒,但即使到了告贷无门的地步,他都不肯押出自己手上的几张祖传秘方,以为只要秘方还在,家底就还在,心里还想着有一天要重振家业。胡雪岩娶了芙蓉姑娘,这位不想认他这门亲戚的刘不才自然也是一个麻烦:不能不管,在一般人看来又确实是没法管。这时胡雪岩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按郁四的想法,送刘不才一笔银子打发了,不再与他发生任何关系,一是按芙蓉的想法,由芙蓉劝动刘不才拿出那几张祖传秘方,胡雪岩帮忙卖它万把银子,让他自己去过活。胡雪岩却不这样想。他一定要认了这门亲,他要借刘不才开一家自己的药店。他凭着自己的眼光,一下子就看出药生意在此时也将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财源。这乱世当口,其一,军队行军打仗,转战奔波,一定需要防疫药;其二,大兵过后定有大疫,逃难的人生病之后要救命药。因此只要货真价实,创下牌子,药店生意就不会有错。而且,开药店还有活人济世行善积德的好名声,容易得到官府支持,在为自己赚钱的同时,还能为自己挣得好名声,何乐不为?自己不懂这行生意不要紧,刘不才懂,只要能够将他收服,迫他改掉身上的毛病,他就可以当起大用,而且他手上的那几张祖传秘方也正好可以充分利用。想妥这些之后,胡雪岩请郁四帮忙,摆了一桌“认亲”宴,就在这认亲宴上便谈妥了药店开办的地点、规模、资金等事项。胡雪岩的胡庆余堂也就这样立起来了。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胡庆余堂成为名闻天下的老字号药店,不仅成为胡雪岩的一个稳定财源,也为他挣来了“胡大善人”的好名声,对他的其他生意也带来了极好的影响。一个钱庄老板,在本业之上还要去做蚕丝生意销洋庄,在做着蚕丝生意的时候又想起开药店,胡雪岩这四面出击,不断为自己广开财源的灵活,确实不能不让人叹服。事实上,做生意最没出息的,大概就是死守着一方天地。一笔生意再大,也只能有一次的赚头,一个行当再赚钱,也只是一条财路。显然,要广开财源,死守着一方天地是绝对不行的。胡雪岩说,做生意要做得活络,这里的活络,自然包括很多方面,但不死守一方,灵活出击,而且想到就做,决不犹豫拖延,应该是这“活络”二字的精义所在。移东补西不穿帮做生意当明白嫁接术,即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不让问题成为死角。胡雪岩认为,做生意一定要活络,移东补西不穿帮,就是本事。这是胡雪岩特有的一种“嫁接术”。胡雪岩要做生丝生意,他与阿珠的父亲老张谈妥,自己出1000两银子做本钱,让阿珠的父亲回到老家湖州,立马就在湖州开出一家丝行坐地收丝。但此时却遇到了一桩麻烦:按照定规,开丝行要领牙帖,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营业执照。按惯例,丝行牙帖要由京里发下来,因而手续十分繁杂。首先必须由拟开丝行的人先提出申请,再由当地州县层层上报到京,最后由京里审批之后再将照本发下。如此一来,要领到一张牙帖,来来去去最快也得3个月。新丝都在四五月间上市,这个时候,乡下正是青黄不接的当口,蚕农都等钱用,同时,蚕农即使不等钱用,也会急于将新丝卖出去,因为新丝存放时间长了会发黄,价钱上会打很大的折扣。对于丝行来说,这个时候开秤收购,自然容易有一个好的进价。此时已经是3月末了,如果按正常手续办理丝行牙帖,一定会耽误了收丝。丝行生意多是一年做一季,错过一季也就只好等到来年。所以,当老张把这一情况告诉胡雪岩时,胡雪岩当时就有些发急,他要求老张回到湖州想办法,哪怕花上三五百两银子的租金租一张牙帖,也在所不惜,一定先把门面摆开来,他月半左右就要到湖州收丝。胡雪岩如此着急,自然有他个性上的原因,他办事总是只要想好了就马上着手去办,决不拖拉。但此时的着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已经有了自己一套周密的盘算:他要用在湖州收到的代理官库的现银,就地买丝。王有龄此时已经得到了外放湖州任湖州知州的肥缺,已经操持着要走马上任。而此时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也已经立起来了,王有龄既到湖州,也必然要让他的阜康钱庄代理湖州府库的“收支”,这正是胡雪岩开办钱庄之初就设想好了的。王有龄一到湖州,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征收钱粮,因而也必然将有大笔需要解往省城杭州的现款入到他的阜康钱庄。他要来一次移花接木、移东补西的生意运作,即用湖州收到的现银,就地买丝,运到杭州再脱手变现,解交藩库。反正只要到时有银子解交藩库就行,对公家不损一毫一两,对自己却是可以无本求利的买卖,何乐不为!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好的一个计划,他哪里还肯白白耽误了一年的时间?胡雪岩的这一个“移花接木”,其实也是一种“借鸡生蛋”的方式。不过,这一种“借鸡生蛋”,比单纯用一笔资金做一桩生意,比如仅仅按原来的设想,用代理公库的银子经营钱庄兑出兑进的业务,又高明了许多。一笔资金只有在流动中才会得到增值,用胡雪岩的话说就是,放在那里不用,大元宝不会生出小元宝来。因此,做钱庄生意,绝不能让头寸烂在那里。一个生意人既要懂得如何去筹措资金,更要学会如何去使用资金。怎样才能将自己的资金变成“活钱”,而不使任何一笔自己筹措到的可用的资金闲置,并且如何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自己筹措到的每一笔资金,让它尽快也尽可能多地增值,这其中的学问,实在是大了去了。从这个角度看,胡雪岩所说的“做生意一定要活络”,要知道如何去“移东补西”而且“不穿帮”,对于生意人来说,确实就是一种本事,而且还是一种大本事,胡雪岩移花接木、借鸡下蛋的手腕,确实老到而奏效。不可固守成法不破不立,这是成功的硬道理。胡雪岩经商就有不破不立的性格,所以他相信:做生意必须手腕活络,不可固守成法。胡雪岩帮助王有龄解决运送漕米时采用的就地买米的办法,就是打破常规、推陈出新的典型例子。王有龄坐上浙江海运局坐办的位置,一上任就遇到运送漕米的公事。漕米的漕,本义即以舟运谷,特指将在江南稻米之乡征收的稻米由运河运往京城,以供应宫廷用度及京官的俸禄。因为这些稻米都由运河北运,故而称为漕米,漕米解运亦称漕运。漕运水路南起杭州,北抵京师,在通州交仓,两千多里路程。依照定例,漕船必须至迟于每年2月底开行。启运太迟,漕船不能按时“回空”,就会影响下一年的漕运。漕米征收是各地州县的公事,征多征少也有定例。但漕运积弊已久,主管漕米征收、解运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漕粮一事实际上已经成为各层官吏盘剥小民百姓的“黑”路。按当时的做法,朝廷征收的数量按户口摊派,一般情况下不得蠲减,而朝廷也不负担运输费用。这样,漕运的耗费,各路人员的好处,自然也都出在小民头上。征收漕米时,各地州县往往将运输费用、想得的好处加征在老百姓应交的数量之上,这也就是所谓的“浮收”。“浮收”额度至少在规定额度的一半,能上能下,也就是本来只需交纳一石的,却要交纳至少一石五斗。这“浮收”的数额,也即各层官吏用来利益均沾的分成数额。因此主管漕运本来也是一项有利可图的肥差。只是浙江的情况却有自己的特殊性。浙江上年闹旱灾,钱粮征收不起来,且运河淤积严重,河道水浅,旱季甚至断流,没有办法行船,因此浙江漕米直至9月还没有启运。同时,浙江负责运送漕米的前任藩司椿寿,由于没有理会抚台黄宗汉40000两银子的勒索,与抚台黄宗汉结下怨怼,被黄宗汉抓住漕米没能按时解运的问题狠狠地整了一把,以致自杀身亡。到王有龄做海运局坐办时,漕米由河运改海运,也就是由浙江运到上海,再由上海用沙船运往京城。现任藩司因有前车之鉴,不想管漕运的事,便以改海运为由,将这档子事全部推给了王有龄。漕米是上交朝廷的“公粮”,每年都必须按时足额运到京城,哪里阻梗哪里的官员便要倒霉,所以,能不能完成这桩公事,不仅关系到王有龄在官场的前途,甚至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更加麻烦的是,如果按常规办,王有龄的这桩公事几乎没有完成的希望。一是浙江漕米欠账太多,达30多万石之巨,二是运力不足。本来漕米可以交由浙江漕帮运到上海。可是由于河运改了海运,等于是夺了漕帮的饭碗,他们巴不得漕米运不出去,哪里肯下力?到时你急他不急,慢慢给你拖过期限,这些官儿们自己也该丢饭碗了。这桩在王有龄几乎是无法解决的麻烦事,被胡雪岩一个就地买米之计一下子就给化解了。以胡雪岩之见,反正是米,不管哪里的都一样。朝廷要米,看的是结果,并不管你的米是从哪里来的。只要能按时在上海将漕米交兑足额,也就算完成了任务。既然如此,浙江可以就在上海买米交兑,差多少就买多少,这样省去了漕运的麻烦,问题也就解决了。关键是,第一要能得到抚台黄宗汉的认可,因为买米抵漕粮是违反朝廷规制的。不过,这一点问题不大,浙江漕米不能按时足额解运京城,他抚台大人也脱不了干系;第二,要说动浙江藩司肯垫出一笔现银,做买米之用,这是拆东补西,藩司要负责任,不过只要抚台同意,做下属的藩司也不能怎么样;第三,要能在上海找到一家大粮商,肯垫出一批糙米补出买米不足的差数,等浙江新漕运到后再归垫。这样也就等于这家粮商先卖出,后买进。一般商家是不愿意做这样的生意的,因为这等于是纯粹的帮忙,不一定有多少赚头。而且漕米历来成色极坏,一般的粮商从来都不愿意过手。不过,生意人想的就是生意经,只要能给他补贴差价,不让他吃亏,米商也就不会不应承。只是补贴米商的差价,再加上盘运的损耗,很要破费一些银子,运送漕米的“肥差”也就变成了亏本买卖。但按照胡雪岩的看法,能够按时足额交兑漕米,为浙江抚台、藩司分了忧,为王有龄在权场铺了路,花上几万两银子也值。就地买米,解决漕运麻烦,严格说来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做生意,但从这里我们却看出来胡雪岩遇事思路开阔、头脑灵活,不墨守成法而能随机应变的本事。比如黄宗汉、王有龄以及浙江藩司等人,想到的只是漕米欠账太大,一时难以筹足;想到的只是漕米由河运改海运之后漕帮会作梗,即使筹足米数,要按时运送上海也难,就是想不到漕米改海运之后,实际上为同时解决上面两个问题提供了契机,因而只能在那里一筹莫展干着急。究其原因,也就在于他们拘于漕米必须是由征收地直接上运的成法,而没有想到情势不同还可以有新的运作方式。胡雪岩思路灵活,不拘形式,不仅使难题得到巧妙的解决,而且各方面都满意,皆大欢喜。△胡氏诡变性格之解密(一)巧打算盘巧获利胡雪岩经商善于变化赚钱的技巧,尽可能以最巧妙的手段获得最佳的生意效果。这与他主张“活络”的经营观念是一致的。现代商人赚钱力求活络,变中有变,巧打算盘,与胡雪岩的经营理念是一致的。巴奈·巴纳特是一个旧服装商的儿子,小时候就读于一所主要由罗思柴尔德家族捐助、专为穷孩子建立的犹太免费学校。他最初打算当一个演员,但有关南非容易致富的传闻,使他改变了主意。他设法弄到了40箱雪茄,作为经商资本,就离开了伦敦来到南非。巴纳特的雪茄原打算卖给探矿者,但到那里之后,他却以此为抵押,获得少量的钻机,从这开始,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巴纳特就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和从事矿藏资源买卖的经纪人。他不是坐在城里等着找矿者送上门来,而是步行或骑马到矿上到处转悠,寻找便宜货,并即时买下一些别人出售的矿区。当这种生意进行得不顺利时,他就转做其他生意。1876年,他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共3000英镑买下了毗邻他原有矿区的一些小矿区,这些矿区经疯狂开采,一周可获得20克拉钻石和2000英镑利润。他发财了。巴奈·巴纳特原先只喜欢钻石、金子和纸币这类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而不赏识股票之类的玩意儿。但最终,随着他的投机买卖的扩大,巴纳特也不得不走进证券交易所。1880年,巴纳特为创办资金达115000英镑的“巴纳特钻石公司”发行了大量股票,这些股票在几小时内即被抢购一空,所集的资金超过原先要求的3倍。第二年,公司股票随同南非证券交易市场上的股票一起大跌,但他保有足够的股份以维持自己的企业,并乘机折价买下了大量充斥市场的其他股东抛出的股票。这一出一进之间,其他股东最初投放的资金有相当大一部分无偿归属了他。到以后证券市场复苏之后,公司的股票跟着上涨,巴纳特越发富有了。1888年,巴纳特的“巴纳特钻石公司”和由另一个犹太裔人罗得斯控制的“德·贝尔矿业公司”合并,组成“德·贝尔统一矿业公司”,公司的股份共计20000股,每股为5英镑,其中巴纳特占了6000股,为最大股东。这一新的集团取得了世界钻石出产的垄断权,并且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钻石生产企业,约占全球产量的90%。巴纳特从在伦敦时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到38岁时已经成了资产以百万计的大富翁。他四面出击,投资开采兰德金矿和购买新兴城市约翰内斯堡的地产。有一段时间,南非经济萧条,但巴纳特却充满信心,低价收购了大量的地产和股票,还投资酒类贸易、建筑材料、运输、印刷出版等行业。随着萧条结束,市场重新趋于繁荣,巴纳特也成了投机家的代表,他走到哪里,证券交易市场就跟到哪里。以后,巴纳特又建立了主要经营地产和黄金开采的“约翰内斯堡统一投资公司”,该公司名义资本为1000万英镑,但由于行情一路上涨,股票的市场价很快超过了6000万英镑,其中约2000万英镑为巴纳特个人所有。更绝的是巴纳特建立了一家专门为他抛售股票的银行。1895年,他创办了一家以1英镑为1股、共拥有名义资产350万英镑的股份银行。股票异常受欢迎,人们纷纷争购,一夜之间价格就翻了一番,随后又增加到面值的3倍。但这家银行同正统观念中的银行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它只是一家专门抛售巴纳特所拥有的南非各企业的股票的信托公司。好在利润较高,股东们也无异议。巴纳特最后遭受多重打击,包括他公司的股票莫名其妙地行情大跌,一直值4英镑的银行股票也下跌到仅值30先令;英布战争带来的南非困难局面长期持续,他的银行摇摇欲坠;他受到新闻媒介的攻击,甚至生命也受到威胁,终因精神崩溃而自杀。巴纳特的整个事业生涯非常典型地反映了许多犹太企业家的共同特点。他从一开始对矿业,无论钻石矿还是金矿都一无所知,最后也知之不多,对于他自己组织的公司和银行如何经营、如何管理,他也从来没有把握住,完全交给了他的两个侄子。但他在“摆弄数字”和决定投资方向方面,却有一种公认的天赋,一种类似于本能的直觉。这也许足以证明,犹太商人确实对钱自身的运行与机制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或许得之于他们悠久的放债传统,使他们能“赤手空拳”地闯进实业界,并在最短的时间里发迹起来。而这种模式的普遍存在和广泛适用,只能证明,犹太商人的经营方式同现代金融资本主义有着高度的契合。△胡氏诡变性格之解密(二)多练几招抓钱术胡雪岩经商头脑灵活,总是把挣钱术练得多种多样,以确保自己能够在市场中获利。现代人经商必须多练几招抓钱术,才能够把生意做大做好。一般来说,自动贩卖机这一行业可分成三类:一种是制造贩卖机的业者,一种是兼业贩卖者,一种是专业贩卖者。兼业者是像销售可乐之类饮料的公司,自己用贩卖机卖自家的商品。专业者就是业者向贩卖机厂商买进自动贩卖机,机内的商品也是从商品制造商那里购入,然后跟设置场所订约,装设自动贩卖机来推销营运。简单地说,就是使用自动贩卖机来推销商品的零售业。日本有一家三管齐下的公司,就是大阪的德斯特自动贩卖机公司。董事长古川久好才34岁,12年前他还在一家公司当小职员时,有天看到报纸上刊登着:“现在美国各地都改用自动贩卖机来销售货品。这种不需雇人推销、一天24小时不停地供应商品、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营业的新销售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鼎盛,前途一片光明。”

当时,自动贩卖机在日本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这位年轻人就开始动脑筋,他想:“将来日本也必然会迈入一个自动贩卖机的时代,这项生意对于没有什么本钱的人来说最合适。这个新行业里还有一片新天地等待我们去开拓。至于贩卖机里面的商品,如果装入一些日用品等平庸无奇的东西,也许成功的胜算不大,应该搜集一些新奇的东西。”

于是他就以一台15000日元的价格买下20台贩卖机,设置在酒吧和其他公共场所。至于机内的商品,他就装上搜集而来的珍贵物品或是向工厂订做的新奇玩意儿,譬如成人的小玩具、美女塑像、保险套、新奇装饰品、仿古制品等。其他的自动贩卖机根本不卖这些东西,因此古川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他高兴得连嘴巴也合不拢了,第一个月他赚进100多万日元,他把每个月赚的钱,再投资于自动贩卖机。他仅以少数的资金投入这项行业,却做得非常成功,两年之后,他的自动贩卖机就增加到100多台。后来,他又设立了德斯特自动贩卖机公司。而贩卖机内的商品,如冷热兼备的速食品以及装饰物、化妆品等,也因为有足够的资本可以开始自制了。5年前,他的业务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他自己成立了工厂,开始制造“迷你型自动贩卖机”。这项新制品的外观特别小巧可爱,能美化设置场所,使该处凭添无限光彩。推出之前,古川大做广告说:“亲爱的顾客们!我们新推出的迷你贩卖机迷人可爱,可美化环境,使单调的四周显得情调优美。不但能增加美观又可以替您赚钱,增加您的财富。我们还提供您最新奇、最有吸引力的商品,这些商品不愁卖不出去。这种迷你贩卖机售价每台4万日元,比普通的贩卖机便宜一半以上。保证5个月就可以收回本钱。”

古川的自动贩卖机上市后反映极佳,立即就以惊人的声势开始畅销。机器售价4万日元,机内商品大约需要2万日元,有6万日元就可靠它生财。据统计,迷你型自动贩卖机生意最好的一年,一个月销售额高达10万日元。有一个人单独向古川购买了120台,大做租赁自动贩卖机的生意。能源危机后,古川的生意不但丝毫未受影响,反而急速地成长。现在他的员工共有220人,一年的销售额为16亿日元。虽然租赁自动贩卖机的行业是一项前途看好的新兴事业,做这项生意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但是也有很多租赁自动贩卖机公司才一出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有不少公司血本无归。为什么古川的公司能够独占鳌头,如此腾达呢?古川久好解释说:“应付千变万化的市场,最重要的还是要能预先洞察未来环境的变化,只能应付一时的市场需要是不够的。由于整个世界的环境改变得很快,产品的市场生命愈来愈短促。因此,我时常创新,时常改变做法,更换商品以唤起别人的好奇心和购买欲。这样我才能不遭受同业淘汰,反而一天一天壮大起来。”

据估计,目前日本全国有179万部自动贩卖机,销售额达8600多亿日元。美国更多,自动贩卖机总台数超过600万台,一年商品销售额大约是81亿美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