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西游记新传奇 > 第八回 三生石畔写三生 白日一梦梦情缘

第八回 三生石畔写三生 白日一梦梦情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八回 三生石畔写三生        白日一梦梦情缘话说京东洪福寺,山门挺立。进了山门,一株古松苍翠挺拔,松枝头向东摇摇晃晃,树上喜鹊叽叽喳喳。正中间为大雄宝殿,释迦摩尼慈祥端坐,阿傩、迦叶分立两旁,东殿观音菩萨静坐莲花宝座,西殿弥勒菩萨笑意盈盈,坐卧金石,东西两则依壁为青除灾、辟毒灾、黄随求、白净水、赤声火、定持灾、紫贤、水神八大金刚。整个大殿香风阵阵,青烟缭绕,木鱼声声,和尚端坐地上,拜佛诵经。释慧方丈年过九旬,白眉长须,精神矍铄,身披袈裟,手捻佛珠,“各位弟子,我昨夜有一奇梦,梦见天上二十八星宿星光诡秘闪烁,五仙山上万年松自焚,天降一道金旨,三藏法师祖今日降临本寺。我原以为不过是一场梦幻,今日一早见寺内松枝头向东,喜鹊声声,三藏法师祖当年西去取经时曾说过松枝头向东,便是归来之时,十几寒暑,归来时松枝头果然向东。如今,夜有奇梦,日有灵验,松枝头向东,喜鹊叫声不停,想必三藏法师祖今日定会降临。众弟子即刻随我去山门前接驾,恭迎三藏法师祖光临。”

众弟子跟随释慧方丈,来到山门前,摆上香桌、香案、红烛、烧纸、焚香,一个和尚口中喃喃,不停敲打木鱼。释慧方丈率众弟子盘坐地上,双手合十,静心等待三藏法师祖降临。天空忽地降下一团彩云,闪出道道霞光,落在地上,现出一个身影,正是三藏。他头戴毗卢帽,身披锦澜袈裟,手持九环锡杖,面容慈祥。众弟子见状,急忙起立躬身,双手合十,齐声道:“恭迎法师祖光临。”

“阿弥陀佛,谢过众位。”

三藏柔声答道“请法师祖寺内安坐。”

释慧方丈恭恭敬敬道。众弟子欢心,簇拥着三藏走进寺内迎客殿中,三藏坐在正中,释惠方丈坐在右方,一弟子奉上香茶,三藏接过,慢慢吃了一口,放在桌上。释慧方丈道:“法师祖升天成仙,已有千年,没想到今日还能够重回故里,实乃弟子三生有幸。”

“方丈,我师徒五人触犯天规,玉皇大帝念我等无知犯错,饶我师徒不死,貶入下界,重回故里,前世功德,化为流水,今生再虔心修行,求成正果。”

“师祖遭乾坤之变,仍然能不记前世功果,无烦无恼,但求今生再修正果,真是心胸如海之大,如地之广,令弟子佩服,佩服。”

“方丈过奖。船无桨而不能行,人无志而不能立。我前世、今生、来世一心向佛,纵有天塌地陷,矢志不移,所以无论什么变故也不会放在心上。”

“师祖如此虔心向佛,世上无人能比,真不愧前世是如来佛祖的徒弟。可是,如今浑浑浊浊的世界,人们一心只想升官发财,贪图享乐,灯红酒绿,纵情声色,要想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不为金钱美女所惑,实非易事。”

“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平民百姓、为财色所惑,弃江山,失道义,乱法度,甚至铤而走险,丢了卿卿性命。只为心中念念不忘富贵,贪图享受。清心寡欲,才是抵御之道,人们应该常常以礼教心,以道束心,以法定心,方能不为财色所惑。”

“弟子修行多年,终不明世上之人多有为金钱美女所惑,今听师祖一席话,忽然开朗。心生,心魔生,心灭,心魔灭,万恶皆由心生。”

释慧方丈也是一代高僧,学识渊博,通古晓今。三藏前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天文地理,占相八卦,佛学、道学、儒学样样精通,学识博大精深,两人说古道今,说道言佛,无话不谈。释慧方丈感慨万端道:“师祖学识博大精深,弟子生生世世,孜孜不倦也达不到如此境界。不过弟子有一言,不知是否当讲?”

“不必多虑,言之无妨,世事多变,我那点古学未必能用了。”

“弟子虽身在佛门,但冷眼看世道,如今新派林立,学说云云,都说能使众生幸福安康,弟子迟钝不才,无力参悟其他学派,这些学派不同佛学,但若是真能使众生幸福安康,也是与佛门同气连根,佛门的宗旨就是希望天下众生无妄无灾,幸福安康。师祖精力智慧超凡,若能摒弃门派之见,苦学现代经纶,自然会通古晓今,更好地普度众生,庇佑天下百姓幸福安康。”

“我重来人间,沧海桑田,几经变化,社会变化无穷无尽,若不能潜心学习,自然会不识时务,不通变故,不辨是非,不明事理,置身人世间之外,哪里会谈得上普度众生,庇佑天下苍生幸福安康呢?我定然苦心修学,博览新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遗余力,使天下百姓幸福安康。”

“师祖,你前世是佛门奇才,今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之担当,又通古晓今,定能普度众生,庇佑百姓,是佛门之荣幸,是天下苍生之幸也。”

“方丈过奖,还得借贵寺暂住。”

“师祖,哪里的话,我在梦中听玉皇大帝说,你是来我寺做主持的,我方丈之位当然要让位与你,你明日就接任方丈一职。”

“玉帝虽有旨意,但方丈乃得道高僧,我怎可夺方丈之位呢?”

“天意如此,师祖怎可相违?你明日务必接任。”

“三藏不是个不义之人,绝不会做出不仁不义之事,我就在寺里做个和尚,与众僧同吃,同喝,同睡。方丈若执意,三藏宁可咬舌自尽。”

“既然如此,弟子就不再多言。请后厅用斋。”

寺内设宴,摆上鲜果白馍、佳肴香茗,还有蒸饼、糖糕、蘑菇、香蕈、笋牙、木耳、紫菜、芋头、黄花菜、石花菜,各色各样,众弟子欢庆三藏法师祖来到洪福寺。三藏在洪福寺博览群书,潜心研读,他天资聪明,过目不忘,不知不觉,又是几度春暖花开。有一夜,明月下悬,繁星闪烁,三一人坐在灯前,忽觉得两眼朦胧,一个人影在眼前晃动,仔细一看却是黄袍怪奎木狼,惊道:“奎木狼,你不是被孙悟空打死了吗?”

“我是死了,但我的魂魄还在,你想普度众生,做梦吧!我前世能让你变成一头老虎,今生我要让你变成一个人面兽心、虚情假意的恶人,看你怎么去普度众生?”

“奎木狼,你这个恶魔,前世你作恶多端,今生你又要祸害我,还要祸害他人,我与你拼了。”

三藏说罢,举起九环锡杖,砸向奎木狼。奎木狼身形左躲右闪,三藏折腾了半夜,也伤不到奎木狼半点毫毛。忽地一声鸡鸣,奎木狼见天快亮了,身形急闪,扑在三藏前胸,三藏只觉得胸口猛然一击,不见奎木狼身影,心中大亥,久不能静。至此以后,三藏时常心乱如麻,胡思乱想,前世往事,浮想联翩。有一日,三藏忽地想到在西梁国与西梁女王成亲,那女王千娇百媚、风情万种的神态浮现眼前,心道:“当年见到她时,面红耳赤,羞答答不敢抬头,只怕是动了凡心。若是当年与西梁女王成亲,做了一国之君,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可是有负唐王重托,自己也是个言而无信之徒,当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那日,自己被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一阵风摄去,后来也不知那西梁女王怎样?是不是为情所困?倘若如此,完全是自己的罪过,罪过。”

话说当年那西梁女国国王姓伏,名婵,世袭为王,天姿国色,乌发,蛾眉,凤眼,瓜脸,桃腮,檀口,银齿,纤手,柳腰,瘦腿,开口如银铃叮当,走路阿娜多姿,有倾国倾城之貌、闭花羞月之容,怪不得三藏看了,面红耳赤,羞答答不敢抬头,只怕意乱情迷,负了唐王重托。女王看到三藏眉清目秀,一表非凡,像玉树临风,心欢意美,不觉情欲汲汲,爱欲孜孜,宁愿将江山社稷赠与三藏,自己甘为皇后。哪里知道,三藏师徒将计就计,假装成婚,骗取通关文牒。拿了关文,女王陪三藏送他徒弟三人来到西关之外,三藏师徒立刻翻脸,非要同去西天取经,女王怒斥三藏无情无义,八戒一顿撒泼,吓得女王心惊胆战,忽地一阵风响,三藏被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摄去,女王又惊又忧,只恐那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害死三藏。后来听说三藏得救,西行远去,从此相思成疾,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伏婵来到地狱,过了鬼门关,看到一路上都是彼岸花,赤红如血,美丽妖艳,像一条火红的地毯铺向远方。相传以前有两个人,叫做“彼”和“岸”,上天规定他们两个永不能相见。他们心心相惜,互相倾慕,终于有一天不顾天规,偷偷相见。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见面之后,彼看到岸是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岸看到彼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子,两人一见钟情,便结下百年之好,决定生生世世相守一起,永不分离。缘生天注定,天命不可违。彼和岸私自相会,互订终生,天庭震怒,把他们一个变作花,一个变作叶,花开不见叶,叶生又无花,生生相错,永不相见。伏婵摘下一朵彼岸花,放在手心,轻声道:“彼岸花,生生相错不相见,世世轮回血色湮,缘生缘灭天注定,黄泉路上两相牵。”

她身影飘飘,奔走在彼岸花间,来到忘川河旁,河水血黄,腥风扑面,毒蛇怪虫四处摇晃,数不清的孤魂野鬼在波涛中翻滚,嚎叫,挣扎。伏婵生前是一代国君,满朝文武毕恭毕敬,哪里见过如此血腥恐怖的场景?她胆颤心惊,浑身发抖,一步一步慢慢走过奈何桥,看到一个亭子,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孟婆亭”,亭中坐着一个老太婆,白发苍苍,满脸皱纹,面无血色,神情阴冷,身旁放着一个木桶,一手拿着一个汤勺,一手拿着一个破碗,见伏婵来到,冷冷道:“过了奈何桥,喝碗孟婆汤,望乡台上回头望,三生石畔莫停留,轮回关头往前走。”

一边说,一边盛了一碗孟婆汤,递给伏婵。伏婵接过孟婆汤,轻声道:“敢问婆婆,走过奈何桥,为啥一定要喝这孟婆汤?”

“我这汤是取忘川河水,添加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熬制七七四十九天而成,喝过之后,前世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所有一切,全部忘记得干干净净,无羁无绊,无牵无挂,无爱无恨,一身轻松,走过轮回,投胎转世。来生不记前世之事,与前世毫不相干。”

伏婵听了,长叹一声,“婆婆,我前世乃西梁国君,只因与唐三藏一见钟情,情愿赠江山社稷,但求他留在西梁,可他不为权利、富贵、美色、痴情所动,执意西去取经,我才相思成疾,又爱又恨,命归黄泉。如今喝了你这汤,就要忘记这刻骨铭心的爱,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我决不喝你这碗忘情水。”

“你不喝我这碗孟婆汤,就过不了这奈何桥,又怎么能投胎转世?”

“要我忘记这刻骨铭心的爱,我情愿不过这奈何桥,就在这地狱生生世世,心中留有那深深的爱恋。”

“你可知道,若是如此,你即刻会被打落奈何桥,掉进忘川河里,受那河里数不清的孤魂野鬼日夜纠缠,一群群铜狗铁蛇时时撕咬,恐怖残酷世间无以伦比,你经受得住?”

“我乃一国之君,为情所困,丢下江山社稷,相思而死,还有什么可怕的?还有什么经受不住?”

“你前世为情所困,为情所害,来到这奈何桥上,还是执迷不悟,你的灵魂如痴如呆。好,我就成全你,你若经受的住,千年之后可投胎转世,去寻前世情缘。”

说罢,右手一挥,将伏婵打下奈何桥。伏婵掉进忘川河里,数不清的孤魂野鬼扑了过来,张牙舞爪,一群群铜狗铁蛇窜了过来,摇头晃脑,都想把伏婵撕成碎片,慢嚼细咽,细细品尝,可是闻到她身上有一股王者之气,都不敢近身。伏婵生前是一国之君,死后仍有王者之气,这些孤魂野鬼、铜狗铁蛇不过是些阴邪之物,自然不敢在王者面前放肆。伏婵喝道:“我乃西梁国国王,来到这阴间,就是十代阎王也要敬我三分,谁敢造次,我就告到十代阎王哪里,将他毒打万遍,囚困十八层地狱!”

那些孤魂野鬼、铜狗铁蛇听了,个个心惊,这忘川河里从来就没有来过君王,不由心生敬畏,他们对伏婵恭恭敬敬,俯首听命。伏婵虽然没有受到殴打撕咬,但孤独、苦闷、恐惧、绝望时时煎熬。她在忘川河里,天天仔细望着匆匆走过奈何桥的人,总希望有一天看到三藏从此而过。可是千年以来,总是不见三藏身影,她心里常道:“千年以来为什么不见三藏从这奈何桥走过一回?生生世世,世道轮回,他究竟去了哪里?”

有一日,十代阎王来到忘川河边,转轮王高声道:“伏婵,出来接旨。”

伏婵从忘川河里走出,骨瘦如柴,面如纸白,轻声道:“伏婵接旨。”

转轮王展开黄绢,念道:“西王母懿旨,伏婵不忘前世情缘,宁愿在忘川河里煎熬千年,此情鬼神为之哭泣,天仙为之撼动。如今三藏师徒被貶下界,你可投胎转世,了结前世之缘。”

伏婵接过黄绢,“谢西王母圣恩。”

伏婵满心欢喜,千年的煎熬终于有了尽头,千年的等待终于有了希望,心中无比高兴,轻飘飘走过奈何桥,孟婆看到她,“伏婵,我在这里守候了不知多少年,只有你宁可跳进忘川河里,受煎熬千年,也不愿喝下我这碗忘情水。如今,你终于熬到了头,但愿你新生之后与前世爱恋的人百年好合。你去吧,苦命的孩子。”

伏婵走过望乡台,看到路旁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块,上面写着“三生石”三个字,拿起石旁一支铁笔,在上面写道:“前世一见黯销魂,忘川河里坠沉沦。千年只望相思人,不见踪影独伤神。三生石上写三生,两情相悦度乾坤。”

写完之后,伏婵悲喜交加,止不住眼泪双流,怀揣千年的等待,千年的企盼,走过轮回门,投胎转世。她投胎到京东的一个伏姓人家,伏氏是个名门望族,有人还在上层做高官。她出生时,口中含着一块三生石,石上有个“婵”字,他父亲就给她取名,叫做伏婵,并把那块三生石珍藏在宝盒中。三藏住在洪福寺里,自从那夜晚见到奎木狼后,时常心神不宁,感觉头昏脑涨,整日里无所事事。有一天,天气阴冷,阴霾沉沉,三藏心情抑郁,走出洪福寺,往寺背后的高山走去。来到半山腰的一块平地,坐在一块大石上,忽然觉得眼前万物模模糊糊,金光道道,昏昏沉沉,一头倒在石上。也不知过了多久,三藏忽然看到西梁国女王笑意盈盈,纤手摇摇,柔声道:“三藏,我等你千年,你快过来呀。”

“西梁国女王生在千年之前,怎们会活到今天?”

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揉揉自己的双眼,可眼前分明是那美貌绝伦的西梁国女王,急忙朝西梁女王飘去。两人一前一后,飘过千山万水,飘过蓝天白云,降落在西梁国内。刚刚落下,两旁闪出几个身着西梁国军服的悍妇,个个身佩环刀,其中一人一脸疤痕,一把将三藏揪住,恶狠狠道:“你这刁和尚,当年假装成婚,骗取通关文牒,辜负我王一片痴情,害得我王为情所困 ,英年早逝,今日我将你这贼秃驴凌迟万段!”

,说罢,拔出环刀,正要动手,女王大声喝道:“住手!”

接着厉声道:“三藏,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回答,否则,那就只有凌迟而死。”

三藏吓得魂不附体,战战兢兢道:“如实回答,如实回答。”

“当年你既然执意西去取经,为什么要与我成亲,害得我让天下人耻笑?”

“我大徒弟悟空说,我若不同意成亲,你们必然不同意倒换关文,阻拦我们西去取经,这样免不了动干戈,伤了你,你的臣民。我才同意出此下策,并非诚心祸害你。”

“我乃一国之君,说过将江山社稷赠与你,你做国君,我为皇后,你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为什么不要,非要不畏艰难,西去取经?”

“唐王为了天下苍生幸福安康,派我去西天取经,并与我结为兄弟,临别时,唐王弹指撮土入酒中,赠酒嘱咐,‘宁恋本乡一捻土,莫念他乡万两金。’我笃信佛,又不敢忘君王所托,怎敢贪享荣华富贵?”

“我有倾国倾城之貌、闭花羞月之容,对你一见钟情,你就没有一点动心?”

“当年我见到你,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你是一国之君,美貌绝伦,又如此痴情,我怎能不动凡心?我想过,但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你成亲。否则,必然会加害于你,祸及百姓。”

“此话怎讲?”

“我若是与你成亲,天下皆知,唐王得知,必然大怒,骂我欺君罔上,背信弃义,说你狐媚惑人,误君大事,必然派大军前来征剿。你一个小小的西梁国怎抵得住我天朝大军?城破之时,金瓯玉碎,百姓遭殃,生灵涂炭。我怎么能够为了富贵美色,失信欺君,祸害女王与百姓?”

“你说的都在理,我今日就放过你。我现在已投胎,你若是真有意,就来找我。这里是一块三生石,你看看吧,是我们相见的凭证。”

三藏接过三生石,看到石上写道:“前世一见黯销魂,忘川河里坠沉沦。千年只望相思人,不见踪影独伤神。三生石上写三生,两情相悦度乾坤。伏婵。”

“我去哪里找你?”

“缘生缘灭天注定,你仔细想想吧。”

那疤脸女军官大声道:“大王,别听这和尚花言巧语,我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替你出这口恶气。没良心的和尚,吃我一刀。”

说罢,右手一挥,环刀砍向三藏。三藏大骇,醒转过来,摸摸头上,左额流血,手中拿着一块石头,想到梦中的情景,便将三生石上看到的诗刻在石上,揣在怀中,回到洪福寺。三藏回到洪福寺,日思夜想,茫茫人海,不知去哪里去找那今生的西梁女王?有一日,忽地想到是不是古西梁国有三生石的寺庙?第二日,三藏别了释慧方丈与众僧,架起祥云,往古西梁国飞去,寻找前世西梁女王的伏婵。不知是否能找到伏婵,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