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年国库没钱,明年肯定还没钱,未来五年,国家都会非常拮据。
远征高句丽的后劲大着呢,今年的税还没收上来,民部那边已经在商议,到时候先还谁。 驻扎在高句丽的那帮人,几乎月月要钱,没钱不行啊,眼下朝廷在高句丽推广大隋五铢,原本的计划是扬州铸币场的钱,一半给高句丽,用来流通,结果呢,杨广在江都给花了。 “扶余太守杨万石,辖区最乱,他奏请朝廷迁移河北山西山东百姓两万人,往扶余囤田,臣以为,这个想法可行,”工部侍郎窦彦道。 眼下的高句丽,乱的一批,几乎每天都有搞事情的,大隋对当地的实际控制,非常弱,也就是周法尚驻扎的平壤,情况稍微好一点。 杨约皱眉道:“高句丽本土豪族,已经有两批迁徙至进了中原,第一批去了陇西,第二批安顿去了巴蜀,明年还有两批人,但是按照眼下情形,这两批人不好迁了。”为什么呢?因为大隋驻扎在高句丽的兵,没多少了,拢共加起来四万出头。 原先有近八万,但是将士们天天吵着要回家,于是陆陆续续有一半人从辽东返回中原,以现在的兵力,想要强行迁徙人口,不好办了。 再派兵,也不切实际,主要还是没钱没粮。 “观王的病情怎么样了?”
杨铭看向宗正寺卿杨义臣。
杨义臣道:“时好时坏,太医的意思是,观王年纪大了,不宜用猛药,还需慢慢调养。”杨铭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看向梁王杨浩:“你觉得杨万石关于迁徙人口的法子,怎么样?”
嚯~~终于问我这种问题了吗?杨浩一本正经道: “臣以为合适,眼下高句丽已经是我大隋领土,然辖地多是原住民,不利管辖,从中原迁徙人口过去,给田给钱,然后设置军府,推行府兵制,以中原人为将领,便于地方治理。”
杨铭笑了笑,看向其他人。 玄感也附和道:“是得这么办,但是迁徙人口,不能只迁徙平民,平民与高句丽教化无益,臣以为,应选择一些世家旁支,迁往当地,有他们帮忙,朝廷的官员也多了一些助力。”
“没错,”崔仲方道:“臣赞同玄感的法子。”
对付老百姓,只靠官员是不行的,还需有强大的民间势力配合,而世家大族无疑是最懂得跟平民打交道的。 杨铭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三省协商一个结果出来,河北、山西、山东世家,哪些分支愿意去,适合去,你们拟一个名单,去者,世家分田一百顷,平民就按制授田,不能少。”
“是,”众人点了点。 一百顷就是一万亩,你给的少了,人家不愿去,去了也养活不了自己,实际上一百顷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不多,但对于那些分支旁系,就是很大的诱惑了。 他们去了,拿到田,就会想办法招募本地人耕种,随着时间推移,便与高句丽本土居民的联系越来越深,有利于大隋对高句丽的统治。 从中原迁移过去的平民,要比在中原,更容易得到足额授田,因为官府和世家,在那边要仰仗自己人,所以不会剥削你,第一拨迁往高句丽的平民,会是吃果子的那帮人,好处最大,当然了,让他们去,最主要的是服役。 也就是兵役,由他们来压制高句丽原住民。 杨铭不忘提醒道:“记住,各家只出一支,人数不能多。”
崔仲方一愣,点了点头。 实际上,眼下的高句丽,是一块肥肉,朝廷不会允许高句丽本土世家坐大,所以会打压,另外一方面也会扶植迁往高句丽的中原世家。 谁过去势力最大,谁就能分到最大块的肉。 崔仲方也想过,要是他们老崔家去几拨人,不出二十年,就能掌控一地,对于家族整体利益,是有好处的。 但是人家太子已经看破,提前把他的念头给抹杀了。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中原世家自古以来,就是哪里能够让我的利益最大化,我就去哪里。 博陵崔和清河崔,祖上不就是一支嘛,为了利益各奔东西,赵郡李辽东李,也是一支,也分出去了。 说白了,大家都是为了生计。 下朝之后,杨铭去了观王府探视杨雄。 自打穿越过来之后,他已经送走很多人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老夫今年不会死的,我会熬过今冬的,”杨雄的神态看起来不错,但是双颊深陷,身体比杨铭上一次见到他,已经瘦了很多。 暴瘦,是最可怕的,没有大病不会暴瘦。 杨铭坐在塌边,道:“我已经派人去巴蜀,让恭仁回来了,他是长子,您老病重,他应该守在您身边。”
眼下的寝室内,有一帮子宗室子弟,他们对杨广的感情不深,但是对杨雄,完全是马首是瞻。 杨雄探出手臂,握住杨铭:“老夫这次就算病愈,也不打算再过问国事了,宗室的儿郎们,今后就拜托给殿下了。”
谁都知道,当今皇帝对宗室,有些薄情寡义,虽然封了一堆亲王,但是大家对皇帝的感激,不多,但是对太子,是非常敬重的。 因为杨铭一直以来,都在想办法安顿宗室子弟。 滕王杨纶叹息道:“您老若不入朝,咱们这帮人,就没人护着了。”
他这话,是故意说给杨铭听的,因为杨纶看的出,杨雄有托付宗室的意思。 杨纶这个人,跟杨广是整个八经的堂兄弟,亲的,一个爷爷奶奶,也就说,他是杨铭的亲堂叔,但是人家反倒是跟杨雄走的最近。 杨雄就着这句话,说道:“我护着你们,也是替太子护着,今后我没有那个精力了,你们啊,要忠诚于陛下太子,不可造次。”
杨纶瞥了一眼杨铭,淡淡道:“观王不在朝堂,我宗室无执牛耳者,殿前议事,也就剩一个梁王了,可是梁王还年轻,终究威望不足,我宗室想要在朝堂说得上话,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杨铭听得出,对方是借着眼下的情形,想要上位。 说白了,就是顶替杨雄在朝堂的位置,成为宗室代表。 实际上,最合适的是杨恭仁,但是杨恭仁与杨铭这边的血缘关系,稀薄了一些,杨纶看得起杨雄,但可看不上杨恭仁。 原因嘛,也是血缘关系,人家是杨坚的亲侄,杨恭仁不过是族孙,因为杨雄管杨坚,叫族父。 杨雄偷偷给杨铭使眼色,但是这个眼色就复杂了,得靠杨铭自己揣摩。 其实就是宗室的一次表态,大家都看得出,杨雄时日无多了,就算还有几年活头,参掌朝事是不可能了,所以下一任宗室领袖,有人要争了。 谁能坐上这个位置,朝廷肯定会安排重要职位,就会拥有非常大的话语权。 现在很明显,杨纶呼声最高。 杨铭笑了笑,看向自己那位堂叔,道: “滕王此番回京之后,朝廷尚未安置,并非我没有放在心上,实是陛下在南,我说了也不算,以您的辈分,三省该有一席之地,但是眼下没有缺,秦王年少,兼着右侯卫大将军,不太合适,要不您就接手吧。”
杨纶一愣,赶忙道:“殿下说的什么话,世子虽幼,却是国祚所在,臣万不敢当。”
你有这份心,就够了,至于让我接手杨瑞的军府,我没有那个胆子,别人的我都敢要,就是杨瑞的不敢要。 杨铭肯定是需要拉拢宗室的,这么多年扶植宗室,不就是图这个吗?但是杨浩实在是不上道啊,你特么是二圣的亲孙子,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 杨铭发现,屋子里这帮宗室子弟,眼巴巴的都在等着他的答案,就好像今天没有结果,他们就不会满意。 “这样吧,我奏请陛下,让滕王进门下省,这样一来,每日朝会,滕王都可参加了,”杨铭看向对方道。 杨纶推辞道:“臣获罪多年,今遭方才得释,于国事不甚熟悉,骤然委以重任,怕是会不胜其任。”
他今年四十岁整,以前在开皇年间担任过邵州刺史,也就是湖南邵阳市,杨铭在荆州的时候,他已经卸任了,转为太常寺丞。 这个人是有主政经验的,但是一下子做到门下省纳言,肯定不合格,但是只要人家能成为宗室领袖,当个纳言是合适的。 毕竟是亲王嘛,正一品。 杨铭知道对方是假迷三道的推脱,于是微笑上前,杨纶赶忙起身,双手抬起,任由杨铭握住他的手。 “看得出,观王对你寄予厚望,你又是我的亲堂叔,门下省该有一席之地,堂叔就不要再推脱了。”
杨纶赶忙一脸感激道:“太子提携之恩,臣铭记于心。”
其他人脸上,也明显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们在私底下早就商量好了,这次要捧杨纶上去,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杨纶势力够大,人家四个亲弟弟竟陵郡公杨坦,济阴郡公杨猛,上谷郡公杨温、明阳郡公杨诜(shen),眼下已经全都恢复爵位,其中三个已经被派去岭南担任太守。 何况杨纶六岁的庶子杨成,过继给杨静为嗣,袭封道王,人家家里两个亲王。 那么人家这一支,就注定了未来最牛逼。 换成杨广,杨纶今天根本就不敢摆出这个态度,杨广吓都能吓死他,但是他不怵杨铭,因为杨铭是小辈。 而杨铭之所以愿意安排,也是各取所需,我能让你生,也能让你死。 刚才杨纶要是敢接茬要杨瑞的右侯卫,杨铭当下就会废了他。 亲王,也是臣子,而太子是君。 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