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接了“烂摊子”的王健林,在各方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不愿意放弃到手的生意,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对于所有涉及到利益的问题,他的打算是:待房子改造好,一平方米多卖几百块钱,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就这样,他带领着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的员工迎难而上,他安慰手下员工:“如果我们能把房子卖到每平方米1500元,我们就可以挣钱了。”
在改造旧城的过程中,公司员工散发出的朝气、活力令王健林十分欣慰,而他也明白,经过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公司的员工早已一改原来懒散的习气,变得更加勤奋、努力。面对王健林抛出的“每平方米1500元”的价格,不少员工纷纷表示质疑,王健林却很乐观,称只要动动脑筋,想办法让价格“飙”到那个位置就可以了。紧急情势之下,王健林和他的团队在一起反复探讨,在研究了房地产方面的知识后,最终决定采用四个小小的创新:第一,推出“大高层概念”。当时在大连市根本没有“高层”的概念,所以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想要在这一点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建起了30层的高楼。这些高楼后来被称为“万达高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后来改名为大连万达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在设计上创新。公司不仅推出了13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还率先在屋中设计了明窗大厅,更采用了铝合金窗。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没有推出过大户型,更没有明窗与暗窗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前开发的类似棚户区的房子都是没有明厅的,而按照王健林的设计思路,进门后就是一个大明厅,并且带有窗户。因此,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在做了这种设计上的创新后,很快就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房子销售一空。第三,为每套房子建造大约5平方米的洗手间。在当时,不是所有的普通住房都配备洗手间,大多数人只能捏着鼻子忍受公用卫生间里难闻的味道,而唯有那些有身份——比如县团级领导,才能住上带洗手间的房子。在这方面,王健林仍是走在了前头。不过,这个创新还引起一点波澜。房子建成并被售卖出去后,纪委方面的有关人员让王健林提供买房人的身份,看看他们是否有资格来买这些带洗手间的房子。不过,王健林拒绝了纪委的这一无理的要求。第四,安装防盗门。时值“盼盼”防盗门刚刚出现,每扇只不过八九十元钱,王健林认为它比木头门结实,成本却并未增加太多,于是给每家每户都安了一扇防盗门。安上之后,整个房子观感完全不同,这也是当时最大的创新。除了这“制胜四点”,在市场营销这一块,王健林也展现出了独特的思路。他首先想到打广告,但一开始遇到了挫折。那时候,大连市还没有可随意打广告的都市类报纸,整个城市只有两份官方报纸,广告版面非常有限。几番思量,王健林思路一转:干嘛不去跟电视台洽谈合作呢?当时港台电视剧方兴未艾,若是能在电视剧前头和中间插入广告,相信效果肯定不错。就这样,他积极与电视台取得联系,并获得了插入广告的时段。随后,电视剧播出来,众多市民都看到了王健林的房产广告。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连,住房条件普遍较差,王健林开动脑筋,只是改动了几处小地方,却极大地改善了居住质量,受到了市民的欢迎,王健林也因此获得了预想的利润。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反映了王健林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1989年上半年,王健林接手西岗住宅开发公司后,第一次开发项目时,他亲自去公司的销售部了解情况,销售经理向他汇报:“副总经理让我在卖房时,每套房子多算一些面积。”
王健林一听这话,顿觉十分奇怪,忙问原因。这位女销售经理解释说:“如今的土地销售市场就是这样,相对于其他的公司而言,我们公司加的面积还算是少的,其他公司加的面积更多,反正也没有机构来管这些事。”
听到销售经理这样的解释后,王健林立即制止了这一行为,他认为这属于欺骗,这样做是不诚信的,必须按照实际面积来卖房子,不能因市场上其他公司的不诚信行为就作出不诚信的举动。尤其是在土地销售市场有些混乱的时候,更应该坚持诚信经营。在当时,骗人的公司很多,被骗的人也很多。王健林表示,做生意不能骗人,当然也不能被人骗,他提出了“老实做人,精明做事”的口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口号逐渐成为公司的核心理念。“老实做人”,指的是企业要诚信,不能欺骗消费者;“精明做事”,则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谨慎,不能被别人欺骗。显然,从这句口号上就可以看出王健林对于诚信经营的重视。王健林灵活而务实的经营理念,换来了不错的成果,“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进行,盖的房子被一抢而空,公司盈利近1000万元。这是王健林在地产开发领域的牛刀初试,他获得了成功,开启了通向其财富帝国的第一步。其实,在王健林接手“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那一阶段,商品经济的概念刚刚流传不久,计划经济还是经济的基本特征,这就使得王健林的公司大受政策限制,他得拿到国家计委下发的配额才行。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找到了往日的一位战友,顺利得到指标。而资金方面,也一样是他老战友施以援手的。虽说创业初期得益于各方的帮助,可却需要明白一点,他缘何会得到帮助呢?这一切,自然要归功他本身诚信待人、积极上进。得到老战友的帮衬,而一旦战友有所需求,他亦是决不推辞。后来,当王健林的万达发展得越来越好时,先后共有至少20人投奔他,对曾经在一个部队摸爬滚打的战友,他以一种“求贤之心”容纳他们,甚至于,会让战友们觉得,他是希望他们帮扶,而不是收容。盈利1000万元,毫无疑问,王健林接手的大连市第一个旧城改造项目大获成功。事实上,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棚屋区”改造后的800多套房子被标以1600元每平方米的“天价”后,竟然在一个月内便销售一空,以致其不仅还清了以往的欠债,还有了盈余。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这个项目,王健林除了利润上的收获,还与政府缔结了良好的关系。见改造后的楼房全部售罄,业界的所有人士都对王健林刮目相看,也意识到了他的非凡能力,开始正视这个“初出茅庐”的房地产经理。西岗区政府的领导也为王健林取得的成绩感到惊讶且骄傲,毕竟是他们推荐王健林担任经理的,王健林能打一场漂亮仗,他们脸上自然有光。初尝甜头,王健林再接再厉,很快又拿到了新开路的一个旧城改造项目。有了“棚屋区”的改造经验之后,对于新项目,王健林处处拿捏得当,没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了这个占地20公顷、总建面积60多万平方米、拆迁达4000户之多的房屋改造工程。在这次房屋改造项目中,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获利过亿。此时,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名义上还是国有企业,王健林仍能利用政府抛给他的各种机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的业务,扩大公司的规模。不过,王健林很快就看到了国有企业体制的弊端,这促使他抓住了企业改革的机遇。鉴于这两次房屋改造取得的巨大成功,王健林知道,成功的背后有员工辛勤的汗水,虽然公司获利巨大,付出了辛苦努力的员工却无法分享这份丰厚的成果,毕竟当时的他还没有权力奖励员工,每每想到这些,王健林的心里便有些苦涩。不过,考虑到很多员工都想通过某种形式来释放自己对公司所取得成就的喜悦之情,他决定“五一”组织员工进行一次旅游。“五一”期间,王健林租了两辆车,带领员工来到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以此来庆祝公司取得的巨大胜利。在旅游的这两天里,王健林和员工纵情于山水之间,内心激动不已,却不知一股暗潮慢慢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