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私营企业,对政策的变化尤为敏感,他们焦急地关注着社会各界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争论,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此时遇到了瓶颈。***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成为一个转折点。讲话精神一扫淤积的政策阴影,极大地鼓励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不再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道门槛,私营企业的经营空间有了更大的提高,而国企改革开始了艰难的探索过程,打破了过去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一些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尝试股份制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功。王健林也渴望改制,期待对企业拥有完整的掌控权。这种掌控权建立在所有权基础之上,而不是经营责任制基础之上。没过多久,命运就把他想要的东西抛了过来,即上级股份制试点的决定。当时,绝大多数企业的负责人思想上都偏向保守,他们对股份制的理解还欠缺深度和广度,都不愿意将自己经营的国企变为股份制公司——他们认为,如果改制企业,就失去了体制的依靠,相当于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偏去“要饭”。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如果企业经营得好,自然没什么大问题,褒奖赞扬一股脑袭来;换句话说,一旦没有经营好,就要为企业的亏损埋单,落得颗粒无收的下场,何苦去冒这份险呢?抉择的意义,往往在此时凸现出来。王健林听到这一消息后,不禁大喜,他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积极地申请这一名额,希望能将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成股份制公司,如果改革成功,早先所面临的难题迎刃而解,寄人篱下之状随即消失。国家体改委和大连市体改委看到了王健林的积极态度,加上很多国有企业都不希望改变公司现状,同时王健林领导的公司做得有模有样,成绩一目了然,也就给了他一个名额。如此,王健林成功获得了对公司进行全面体制改革的机会。这是王健林人生中决胜的一步。获得这个名额后,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被“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替。筹措资金置换了国有股份后,王健林正式成为公司的所有人和控制人,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化。今天来看,王健林的这次改制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此以后,万达可以摆脱束缚,参照市场规律,按照王健林的意志,在更广阔的商业海洋里搏击。这次公司名称的变化,远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毕竟体制不同了,所有权利的分配也随之不同。从这时起,更名后的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不再受限制,它将插上自由的翅膀,展翅遨游于苍穹之上,王健林本人,也正式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万达时代!成功改制后的万达,成了王健林实践梦想的舞台。野心勃勃但对商业历练不深的王健林,也跟随着当时的风潮,试图走一条多元化的道路。他投资了制药厂、电梯厂,甚至还有变电站设备,不过,由于合作伙伴或专业化程度不够等原因,这些产业和投资都以失败告终。当然,这些经历并非完全没有价值,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企业家来说,对失败的反思有利于让他领悟商业运行的深层逻辑,提高风险识别和机会判断能力。多元化的暂时失利,让他看到专注某个行业的价值,因此,此后的一段时间,王健林拒绝了去内蒙古买煤矿、搞投资的建议。他坚持扎扎实实做实业,在熟悉的房地产领域精耕细作。而凭借着在大连本地丰富的人脉资源以及不断积累的经验和资本,在房地产领域,万达集团做得红红火火,逐步成为大连首屈一指的地产开发商。发展越迅猛,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越多,这是考验企业的关键期。1996年初,稳健发展企业的王健林,未雨绸缪,针对业内质量低劣、面积短缺、欺骗销售的普遍现象,在全国房企中率先提出“三项承诺”:第一,保证不渗漏;第二,保证房子面积不短缺;第三,自由退款。三项承诺,在当时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上引起的争议和影响力非常之大,为此,大连市政府曾专门下发文件,号召全市建设系统向万达集团学习。巨大的影响力也确实给王健林带来了意料之中的成功。截至1998年,在大连市,万达年销售额近30亿元,占据全市房产市场25%的市场份额,万达帝国,就在这一片呼声之中慢慢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