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备受家人的宠爱,渐渐地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对人非常冷漠。然而,这样的孩子到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他们无法和别人进行良好的合作。因此,父母们必须试着融化孩子的冷漠,让孩子变得热心起来。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孩子待人冷漠的心态呢?下面请看一位父母的成功经验:我儿子叫宋雨,今年12岁,是家里的独苗、心肝宝贝,今年还被评选为三好学生、十佳少先队员,我们做父母的心里都很高兴。家长会上,老师表扬宋雨说:“宋雨学习成绩优异,开朗又活泼,不怕吃苦,更难得的是热心助人,总是主动帮助同学,从不藏私,在班里十分有号召力。”
当时,好多父母都问我,怎么把孩子教育得这么出色懂事?还有一位父母跟我诉苦,说他的儿子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却待人冷漠,不善于合作,这将来到社会上怎么吃得开呀!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宋雨以前也是这个样子,但是从他9岁起,我和他妈妈就决心帮他改变这种冷漠心态,怎么做呢?我们试了很多方法,带他去希望工程捐款,给他讲乐于助人的道理、故事……可效果都很差。后来,他妈妈偶然听了一个教育讲座,才学会了一招“赏善计”。小孩子嘛!总是喜欢被奖赏的,我们就按照专家说的,每当他做了一点好事,哪怕是对周围的人有一点热心的表示,我们就立刻抓住机会表扬他、奖励他。我们看得出他表面上虽然有点尴尬,但内心却很得意,渐渐地,他做的好事越来越多了:他扶奶奶去医院,给我送伞,帮助同学学习……要不人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呢!只要父母用对了方法,再任性的孩子也会变成好孩子!热心作为一种美德,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一个对人冷漠的人,其实是一个在道德上有缺陷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再有才华、再有能力,最终也很难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热心”的品性。孩子往往缺少判断是非的能力,而父母的反应就成了孩子判断对错的标准,因此“赏善计”就成了教育孩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奖赏孩子热心的行为,孩子做的事得到了肯定和表扬,那么他还会继续这么做。因此,就算你的孩子只是帮了别人一点小忙,或者替别人着想时,你也要告诉他你赞成他的这一举动,希望他这样做,并鼓励他多为别人做善事。让他知道你希望从他的举动中看到善意,表现得友好些。如果孩子对他人不友好,就要让他认识到这样不好,不是好孩子应该做出的举动,并表示你对此的遗憾,相信他下次会做得好一些,而不是简单地去责骂他。当然,掌握了这种奇妙的教育方法后,父母们还必须为孩子创造能赞赏他善行的机会。(1)让孩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孩子待人冷漠,往往是因为对别人的立场缺少了解,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同理心,让孩子设身处地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例如,可以开展“假如我是……”的角色换位活动,使孩子理解、体验假想角色的内心感受,改变原来的冷漠态度。一位下岗职工的孩子正是通过“假如我是下岗的妈妈……”的角色换位活动,体验到妈妈的烦恼,认识到妈妈的不容易,从此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与妈妈的心贴得更近了。(2)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慈善活动书画家为拯救灾民的义卖书画活动;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的捐助活动;为美化校园,每人献上一盆花的活动。老师、父母应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感受这些活动。(3)让孩子感受热心带来的快乐孩子们受到了别人的友善相待会感到非常快乐,这清楚地告诉他热心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不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机会,让孩子懂得只要与人为善自己也会获得快乐。因此,不妨给孩子创造一些表达热心的机会,例如善待小动物等,他能从中感觉到感激、忠心,并真正懂得热心的好处。(4)让孩子在热心友爱的环境中成长首先,父母应以友好和爱的方式来教育、帮助孩子,努力使热心、友好的气氛充满整个家庭。另外,友好相待所有认识的人:亲戚、朋友、同事、邻居,以及一切可给予帮助的陌生人。孩子们在这种环境熏陶下,善良、友好对他来说就显得非常熟悉、自然。孩子战胜冷漠心态的关键是父母,只要父母能对孩子的热心行为明确地表示出喜欢,并通过一次次的奖赏让孩子再接再厉,那父母就一定能得到一个具备善良品质、热心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