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男人四十:养性 > 不断提升自我

不断提升自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40岁的男人在工作中常会遭遇种种尴尬:有能力,却往往赶不上变化的节奏;知识结构完善,但在面对新事物时却常常不知所措……而要避免这些情况出现,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增加自己的资本。1.书是40岁的男人的晋身阶梯在研究成功人士的事迹时,我们常常发现:他们的成功一直可以追溯到他们拿起书籍的那一天。在我们接触过的事业成功人士之中,大多数人都酷爱读书——自小学开始,经由中学、大学,以至于成年之后。一项针对成功人士与普通人的调查发现,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喜欢读书。大约有3/4的成功人士在小学和中学时读过的书,是其他人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60%左右的成功人士在大学时的阅读量远远超过他们同班的人。时至今日,这些成功人士的年平均阅读量也在20本书上下,小说与文学传记各占一半,高出普通人很多。这些成功人士一年要阅读的书平均起来每人大概有20本左右,或每三周至少看一本书,他们阅读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等各个方面。事实上,有19%的成功人士说他们一年至少要阅读26本书,这些书中小说类与传记文学类各占一半。也许一些40岁的男人会反驳说:“工作这么忙,我哪有时间去读书啊!”

好吧,如果你没有整块的休息时间,那么每天抽出15分钟去读书应该不是难事吧?高中毕业生的平均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50字。但是,我们都会时不时地停下来重读某些句子,或者是停下来想想某些新想法。所以大部分成年人的平均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按照这样的速度来计算,15分钟之内,你就可以读上7页。一本厚一点的书可能要花1个多月的时间,但总的来说,如果你每天读15分钟,你就有可能在1个月之内读完一本书。到了年底,你就至少读过12本书了。10年之后,你会读过总共120本书!想想看,每天只需要抽出15分钟时间,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读完120本书,它可以帮助你在生活的各方面变得更加富有。如果你每天花双倍的时间,也就是半小时的话,1年就能读25本书——10年就是250本!还有别的什么事情能够让你得到如此多的回报而花的时间却如此的少?那些说没有时间来阅读的人所讲述的理由,大都是无稽之谈,他们是有时间的,他们只是把时间花在了别的他们认为是更重要的事情上了。你是怎么做的呢?你会为你应该阅读的书籍没有阅读而找借口吗?好了,你干嘛不找点让自己读书的理由,而不是不读书的理由呢?为什么不告诉你自己,你应该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更丰富呢?为什么不告诉你自己,没有什么事情比眼下就开始读书更好呢?告诉自己,你会去应用阅读的那一点点时间,以获得生活中的巨大收益。告诉自己,去翻开那些以前买了却从未动过的书……然后,再告诉自己每天坚持读15分钟。2.勤奋是40岁男人成功的不二法门天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曾这样评价另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天才人物——拉斐尔:“他是有史以来最美丽的灵魂之一,他的成就更多得自于他的勤奋,而不是他的天才。”

当有人问拉斐尔怎么能创造出这么多奇迹般完美的作品时,拉斐尔回答说:“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从不要忽视任何事情。”

这位艺术家去世的时候,整个罗马为之悲痛不已,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为之哭泣。拉斐尔终年38岁,但他竟然留下了287幅绘画作品,500多张素描。其中一些画作价值连城。对那些懒惰散漫、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个多好的教训啊!鲁本斯成为著名画家并变得富有以后,一位炼丹师想劝说他参与把普通的金属炼成金子这种荒唐事,这位炼丹师说这是只有他一个人才知道的秘密。但鲁本斯回答他说:“你晚了20年,其实,我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

他指着自己的画布和画笔,又说:“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我碰过的任何东西都会变成金子。”

特纳经常引用老师对他的劝告,他的老师约舒亚·雷诺德常说:“那些想要超过别人的人,每时每刻都必须努力,不管愿不愿意。他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娱乐,只有艰苦的工作。”

确实是艰苦的工作,但是对特纳而言是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朗费罗宣称,如果把伟大的诗歌作品比喻成露出水面的桥梁的话,那么诗人静静地研究和学习则是水面之下的桥基。虽然桥基沉没在水面以下看不见,但却是不可或缺的。研究一下一些伟大作品的“初稿”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从《独立宣言》到朗费罗的《生命之歌》,没有哪部作品在最终完稿前不是经过不断修改和润色的。据说,拜伦的《成吉思汗》写了100多遍,因为拜伦一直都感到不满意,一个没有勤奋精神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吗?安东尼·特罗洛普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想等到自己的心情好转或者诗性大发再着手工作完全是无稽之谈。“那么多偶然成功的例子真是让人觉得很不错。”

一位朋友对大律师罗弗斯·乔特说。“简直是胡说!”

这位伟大的律师说,“你还不如把希腊字母丢在地上,指望着捡起来就成了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呢!”

在丹尼尔·韦伯斯特70岁生日的时候,他谈起了他成功的秘密:“努力工作使我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在我一生中,从来还没有哪一天不在辛勤地工作。”

所以,辛勤工作被称为“使成功降临到个人身上的信使”。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如果你觉得不必太过努力就可以得到一切,那可真是太不幸了。你应该尽快放弃这种错觉,一定要意识到只有勤勉的工作才会使你获得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在有助于成功的所有因素中,勤勉的工作总是最有效的。即便你真的有过人的才干,如果不采取任何有价值的实际行动,最终也会一事无成。比彻曾经说:“就我所知,在任何的知识领域,从来没有哪一本书,或者哪一种文学作品,或者哪一种艺术流派,其创造者没有经过长期艰苦的创作就获得了流芳百世的名声。天才需要勤奋,就像勤奋成就天才一样。”

这个世界上留存下来的辉煌业绩和杰出成就无一例外都得益于勤勉的工作,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艺术作品,不管是诗人还是艺术家。在遥远的非洲,一位智慧的老人留下了这样的话:从早到晚,不管阴天还是晴天,也不管我们身体如何——可能会牙疼、头疼或者心脏出现毛病——我们每天都必须到达指定的地方,并开始做安排给我们的工作。而只有在坚持干上8~10个小时后,休息才显得格外甜美惬意。所以,40岁还不是停下来享受的时候,你必须通过勤奋的工作让自己更出色。3.以成功者为师可增加40岁男人的智慧资本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这就是在告诫我们,仔细观察行善者的行为,不耻下问,向能者求教,学会用他们的思维和角度来分析问题,并对比自己作为局外人的想法,找出其中的差异,看看自己的不足,从而能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对于“不善人者”的行为,要观察和分析其“不善”的原因以及整个过程中的不足,以此作为自己的镜子,避免自己遇到类似情况犯类似的错误。个人体验也是有限的,应通过向多数人的体验学习,接受多数人的影响,获得多方面的培养。也就是说,通过与人交往,从多数人的体验中学习。被称为日本“银座犹太人”的藤田冈,为了让下级学会观察和思索别人行为的成败之处,规定每月由公司出钱,选一部最新而能够训练经商头脑的电影,命令全体员工都必须去看,如果无特别的原因而缺席者,便从薪水中扣除一张电影票的钱,他本人也不例外。这种方法既使人学到了东西,作用也不小。美国数百位创业家谈了自己学习创业的亲身经历,以供他人借鉴:(1)到大公司学习。如有机会到其他公司服务,应悉心观摩其老板的经营长处。(2)雇用精明能干的员工。许多创业家认为,雇用精明能干的员工,不但有助于业务的发展,而且自己也可以向他们学习。(3)时常与创业经验丰富的人打交道,只要他人具有你所缺乏的实际经验,你不妨主动积极地邀约对方,多与这类人聊聊,学习他们的点子和心得体会。(4)利用视听教材充实管理知识。如电视上播放有关企业管理的节目,应按时收看或设法录制下来等有空时再观看,必定会有所帮助。(5)与政府有关部门人员交朋友。他们可能是极佳的学习来源,多与他们联系交往,可获得一些新资料或新机会。(6)敢于采取大胆摸索的学习方法。摸索经验或许并非是最有效的方式,但自己所领悟的经营要诀,通常是最珍贵、最实在的。(7)加入企业家协会。出席演讲、研讨会或聚会等活动,可使你通过非正式场合而获益甚多。(8)听取家人的意见。或许你的另一半很有创意,或许你的父母亲在某一特定领域颇具经验,总之,听取家人的意见,可获益匪浅。(9)多阅读书籍、杂志、报刊以及交易刊物等,这些均是较好的信息来源。(10)聘请精明的顾问。不仅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作为学习的资源。尤其当公司业务开始增长时,管理顾问可教你授权的艺术及管理员工的诀窍,同时也可以辅导你开展公司的业务。倾听员工意见。你之所以雇用员工,是基于其长处和知识,所以,你应注意聆听员工的心声。从潜移默化中学习。多与经验丰富或才华横溢的人相处,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大有收益。其诀窍是,时常外出走动,与顾客、员工、专家等多聊聊。运用供应商的智慧。供应商通常不仅熟悉本行业务,而且能够提供许多对你有益的特殊咨询。每周邀请专家前来演讲,使员工获取最新的商业知识。注意倾听顾客的抱怨。从顾客的抱怨中,足以发现你的缺失,以便及时改进。如果某些措施是正确的,则你应继续保持并做得更好。模仿他人。如果你知道某人在A城市创业成功,则设法在B城市用同样的方法创业。最好直接拜访该人,请他倾囊相授。学习管理课程。目前,管理顾问公司时常开办专题演讲,而许多大学也开办管理进修班,应利用晚间或周末的时间学习或进修。协助员工成长。为了让员工与你一样维持同样的专业水准,应资助员工,学习或进修管理课程或参加研讨会。持续找寻问题。只要你提出问题,大多数人都会乐意解答你的疑问,你的疑问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进而获得他们的重视。同样地,如果别人问你问题,你要尽可能地答复。换言之,希望知道的多,你首先就要付出更多。只有短视的男人才会满足于现在的成就,聪明的男人绝对不会因为年过40便放弃完善、提升自己的努力,他们知道只有多给自己充电,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