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孩子,你的性格我在乎 > 你无法照顾孩子一辈子

你无法照顾孩子一辈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喜欢给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把孩子的事情都包办下来,一一为孩子做好。这些父母似乎不知道,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孩子能够适应未来的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当教导他们学会独立,而不要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7岁的天天要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天天非常兴奋,在家里又跳又叫,然而爸爸却很担心,他觉得这对天天来说太难了!才7岁的孩子就要离开家,在外面和同学老师共同生活五天,孩子吃饭不习惯怎么办?孩子走不动怎么办?孩子生病了怎么办?爸爸给天天的班主任老师打了电话,再一次请她路上多照顾天天,又吩咐妈妈给天天准备了几套衣服,连帽子、手套都带上了,生怕晚上气温低冻坏孩子。除此之外,他又在天天的包里塞了一些高级营养品,叮嘱天天不要饿着自己。在天天临出门时,爸爸又告诉天天要注意安全,要这样、要那样,一副没完没了的样子,弄得天天都有些不耐烦了。天天走后,爸爸还坐在沙发上发呆:“一个小孩子怎么照顾自己啊!”

结果两天后,不放心的爸爸开着车追到夏令营去了……天天的爸爸是个慈爱的父亲,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却不是一个“好爸爸”,他过多的保护、过分的呵护只会阻碍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无法自立自理。孩子终究要独立生活的,为了让孩子能顺利地适应他未来的生活,父母们有必要大胆地让他们自己去照顾自己,不要让他们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呵护里。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家长们可以教导孩子从一些简单的工作着手,例如早晨起床自己穿衣、刷牙、洗漱等。这些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备技能而且还能训练孩子自觉管理自己的行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大人既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出去,又要保证我们的孩子能够“安全出行”。一方面需要爸爸妈妈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训练,另一方面却不是“三分钟热情”能够解决的。比如,培养孩子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习惯,刚开始家长和孩子都会很热心地按计划实行,但是时间一久,一些家长就不耐烦了,这种对孩子缺乏长久性和一贯性的培养,反而会在孩子的性格中造成很多负面影响。与父母过分的叮嘱和过分的呵护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是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发达国家中的父母们,在教孩子独立自强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尤其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与借鉴。举例来说,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独立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要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户外参加劳动。即使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赚!”

乡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修整草坪,冬天帮别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在富足的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在中国父母看来似乎难以理解,但瑞士的父母却认为这样对孩子大有好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让孩子寻求到独立的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种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种语言地区的人家当用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同样可以让孩子边当用人边学习语言。等他们熟练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公司、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德国父母对孩子从小就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包办代替。法律甚至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打扫房间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而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而在中国却常常是父母帮孩子背书包。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得自己的学费。比较一下天天爸爸“孩子太小,只能由我照顾”的教育方式,不知中国父母做何感想呢?家长们都应该明白,你们是无法照顾孩子一辈子的。真正疼爱孩子的好爸爸、好妈妈,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将来是否能自己应付外面的世界。将一个在父母庇护下,毫无自我生存能力的青年推入未来的社会是最为残忍的事,也是爱孩子的父母不忍看到的结局。想使孩子成功地走入外面的世界,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立与自信。如果我们替孩子做所有的事,便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外表人高马大,内心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这样做使他丧失了自信和勇气,也使他没有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处理问题的基础上的。我们这种自以为无私的行为,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但这恰恰是孩子成长中最珍贵的要素。家长们要记住,但凡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就不要替他去做,就好像要让孩子学会走路,你得先放开手一样,当然,一旦决定“放手”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要看到孩子做不好事情就又去插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