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码用手机码的,最后二人有对比。 先谈谈魏延此人吧,大家或许受三国演义影响大,以为诸葛亮不喜欢魏延。实际上,蜀汉当时,魏延是非常受诸葛亮宠幸的,魏延与杨仪(非常有能力)、刘琰(资历非常老)都有矛盾,诸葛亮一直袒护魏延。 魏延拿刀恐吓杨仪,逼的诸葛亮让费祎劝阻二人;刘琰与魏延有矛盾,诸葛亮让刘琰回成都。 甚至连孙权都知道魏延和杨仪不合。 在诸葛亮手下魏延愈发骄纵,魏延的悲剧一定程度上是诸葛亮是有责任的。 但是魏延此人实在性格偏激,朝野所有人都不喜欢他。诸葛亮安排后事时,给过魏延机会。 当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时,魏延沿路烧了大军必经的道路。成都方面是认为魏延造反,朝中没有人为他说话。 诸葛亮临终讨论退兵,这么安排的:“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魏延抗命,诸军自退。”
打仗中,断后是非常重要的,非亲信不可为。 实在他不中用,费祎、姜维、王平、马岱都不喜欢魏延。杨仪性格差,但是魏延性格更差,两个性格差的人发生矛盾只能让更让人讨厌的魏延走。 先谈谈魏延任职汉中太守期间。 大家或以为魏延是一个人单独镇守汉中,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先是马超是在沮阳(汉中西部),后是吴懿为关中都督也在汉中,防御北方。 魏延官职高升期间是在诸葛亮北伐时期,跟着诸葛亮刷战功。 谈谈魏延军事方面; 首先个人狂傲,当年刘备把汉中交给他时,他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其次镇守汉中期间实施的策略是利用秦岭难行的道路御敌与国门之外。 最后就是魏延人生巅峰,阳溪大捷:魏延与吴懿与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在阳溪相遇,两军会战。吴懿、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 此次魏延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吴懿升任左将军、高阳乡侯。 卤城之战,与吴班斩首三千。 子午谷之计,相关可以看小说商议北伐部分有更好的解释。 除去部分细节外,魏延基本情况如上所说。 下面是我个人及古人对其评价(距离时代最近) 孙权: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孙权厉害) 杨戏: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陈寿: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我个人认为:魏延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将领,可惜性格问题太严重,不是一般的严重。诸葛亮是魏延伯乐,但是魏延却毫无自知,多次在私下说诸葛胆小(因为第一次北伐献策)。 个人与百官文武关系都不好,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魏延的性格与诸葛亮的纵容有关系,非常可惜! 小说上会挽救这一点,下文会说,这也是让魏延初尝败果的原因。 谈王平,首先要谈王平出身,他是少数民族賨人出身,家境贫寒,读不起书。(魏延刘备部曲出身) 是故王平非常自卑,后面会说原因(魏延狂傲)。 王平初上战场是跟随曹操,汉中之战归降(被封牙门将)。 第二次上战场就是街亭,诸葛亮派遣王平担任马谡军先锋,马谡舍水上山,举动失宜,王平连连规劝马谡,马谡不听,被魏将张郃断了水源,随后马谡军惨遭大败,士卒离散。唯有王平所领的千余人士兵鸣鼓自持,张郃怀疑王平有伏兵,不敢进攻。于是王平将诸营军士统一起来,率领他们平安归还。 战后王平因为表现突出,被诸葛亮拜为参军,统领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第三次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围祁山,别遣王平驻守南围。司马懿率领大军攻诸葛亮,遣张郃进攻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胜。 第四次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大军退还。魏延因与长史杨仪不合,于军中作乱。王平率兵进攻魏延,魏延引兵来战,手下士兵却被王平遣散,魏延兵败,后被马岱所斩。 战后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 特别说明:蜀汉中安汉将军与军师将军,远超其他杂号将军。 (公元237年),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 (公元238年),大将军蒋琬驻沔阳,王平被召到大司马府,蒋琬任命王平为任前护军。 (注意王平不识字) (公元243年),蒋琬病重,回军驻扎在涪县。任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最后王平巅峰之战,以不足三万大军退却曹爽十万大军。当时汉中几乎所有人劝王平放弃外围城池。但王平不为所动,告诉诸位不能放弃外围阵线。最后曹爽久攻不下,败退而走。 在诸葛亮到姜维期间,王平是蜀汉的中流砥柱。 简单说王平是一个从偏僻山区来的孩子,不识字,靠着天赋,一路打战升官。 他没有魏延出自刘备部曲的亲信身份;也没有吴懿皇亲国戚身份;没有董允、费祎,出身士大夫大族身份。 自己不过是少数民族+穷头老百姓+不识字。 说不出魏延那种吞十万兵的话,没有马谡居高临下破名将张郃的野心。 与身边高官出身不菲相比,王平自卑。不敢多说话,生怕得罪人,兢兢业业做事,不敢开玩笑,低调踏实。 他只是一个军事天赋出众,来自少数民族偏远山区之人,靠着一路战功硬生生的成为蜀汉名将。 我个人认为:不识字光靠军事天赋成为名将,其军事天赋何等惊人! 对比王平、魏延官职方面。 魏延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王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封安汉侯。 蜀汉是四镇大于四征,所以王平的镇北大将军高于魏延征西大将军。 二人皆是县侯。魏延是南郑侯,南郑是汉中首府,封邑不菲。 王平安汉侯,安汉是巴西郡下属之县(今南充市),《郡县释名》四川卷下:“汉名充国县,取充实之义。盖当时民物富盛,”后改名安汉县。 重点是安汉县意义非常最大,安汉者,安定汉室之谓也,高祖刘邦所设。 其中两人差别已经有体现而出。 简单来说,魏延骁勇善战,勇内含谋,但是因其性格限制,不适合出任统帅, 王平一个字稳,具有政治头脑,熟知军略,从小兵升到蜀汉北方军事统帅,执掌汉中,为诸葛亮去世后,蜀汉中流砥柱。 但限制于出身问题,一直无法真正的大展手脚,更多的是听从上级安排工作。 王平除了自卑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军人。 最后就是剧情安排上,必须要考虑到诸葛亮去世后,谁能继任诸葛亮遗志。 魏延已经分析了,历史上也说明了。 邓艾性格比魏延好,但是政治方面也差,历史上被冤枉,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 姜维出色军事天赋,但是说实话,后期蜀汉灭亡,姜维的军事策略需要负一定责任。而且用兵过于冒险,不是大胜就是大败。政治方面也差,诸葛瞻讨厌姜维,朝廷中也没有愿意替姜维说话的。 但是最后坚持复国的也是姜维,非常可惜,具有悲情色彩! 这种情况下,最合适人选就是扶王平上位,继任葛公遗志,在政治方面庇护好三人,让这三人尽展才华,给三人擦屁股。 所以我从一开始给王平加buff,赵云徒弟,刘禅授兵书,从不识字到熟读兵书,与后期执政者费祎、董允从早期关系熟络,安排剧本给王平练级。 总之,对于王平这个角色,我也是煞费苦心的营造。希望大家可以更合理的去看待他,不要受名气影响与区别对待。 希望大家也看明白,为什么我这么设计吧!为的是后期魏延愿意听从王平指挥,要不然又是一场内乱。 蜀汉真正的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很多,葛公去世后,依然坚持的人也是非常多,我只是将其故事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