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六年,九月,建业。 “呵,公孙渊称王,欲向朕求援以抗魏人,可笑至极。”
孙权冷哼一声,将公孙渊的巾帛随意地扔到案几上,嘲讽说道。 “敢问陛下,救否?”
薛综问道。 孙权瞪大眼睛,指着巾帛,说道:“让公孙渊亲自到朕阶下跪地求饶,朕方遣大军救之。”
薛综露出獠牙,拱手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斩燕使首级,以偿我吴人将士性命。”
“臣请议。”
顾谭应和说道。 当初孙权派遣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裴潜等率领一万军队,带着金宝珍货和九锡等宝物,前往辽东册封公孙渊为吴国燕王。 而公孙渊畏惧曹魏势力,派兵包围吴军,斩杀张弥、许晏、万泰等将,将他们的首级献于洛阳,吞并吴军万人士卒。 经历此事后,自孙权以下吴国大臣无不对公孙渊咬牙切齿。若不是陆逊等人劝阻,孙权差点跨海攻打公孙渊,以报仇雪恨。 孙权迟疑半响,说道:“斩杀辽东使者,恐有辱没我大吴风范,不如告诉辽东使者,朕今败于淮南,无力救援,让燕国自求多福。”
“陛下且慢,臣以为不可如此。”
孙权顺声望去,只见南阳人羊衜出言否决自己的意见,问道:“卿可有不同之见?”
羊衜挺直腰背,拱手答道:“臣以为我国当遣军援之。”
“哦?”
孙权好奇问道:“卿何出此言?”
羊衜手持笏板,分析说道:“启禀陛下,斩使拒之,不过是以匹夫之怒而舍建国称霸之计。公孙割据辽东五十余载,历经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不可轻下。”
“今逆魏举兵攻公孙渊,若不能克公孙渊,我军越海救之,乃是我乃是我大吴恩结遐夷,义盖万里尔。若公孙渊和逆魏交兵相持不下,届时我军可趁机掳掠傍郡,驱掠而归,补淮南折损,此乃为公孙渊昔日诡诈而雪恨也。”
闻言,孙权大喜过望,说道:“卿之计当为良策,可从卿之言。替朕给公孙渊书信,假意抚之,言‘吾闻弟受难,心急如焚,必遣军援之,势与弟同休戚,共存亡,虽陨于中原,吾所甘心也。’” “诺!”
薛琮应道。 “可还有奏?若无奏诸卿退下即可。”
孙权见众臣无奏上禀,又恭送自己,遂挥袖起身入侧殿,让侍从喊住诸葛恪随自己而来。 …… 廊道间,孙权负手背腰,一脸笑呵呵走着。这是他自从淮南大败后,第一次这么开心,不仅坑了老仇人公孙渊一把,诸葛恪还给他送了一份大礼。 孙权放缓脚步,瞥了眼身后一脸恭敬的诸葛恪,赞扬说道:“元逊三年前,立豪言可于丹阳募得甲士四万人,众臣皆以为不可。今时元逊终不负往日誓言也,朕心甚慰。”
当初诸葛恪出使蜀汉后,孙权力排众议,任命诸葛恪为抚越将军,丹阳太守,并拨三百骑士与他,壮其声势。 诸葛恪也没辜负孙权的期望,到任丹阳后,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式,并下发公文给周围的新都、吴郡等四郡所辖属县的长官,命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已归顺的山民,一律设屯聚居。 同时调集各路将领,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山越交兵,又抢收山民稻谷,致使山越无谷可收,饥困之下,出山归降。 而诸葛恪趁机安抚山越民心,甚至斩杀县长,以得山越民心。实行如此之策后,山民扶老携幼,纷纷归降。三年间,诸葛恪先后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并取四万人编入军队,自己统领其中精锐万人,将其余兵马分给了其他各位将领。 可以说诸葛恪收服的十余万人,对于遭受大败的东吴,可以说是奶了一口血。虽没有当初那般兵力鼎盛,但短时间内还是恢复了东吴几分元力,让孙权不至于那么焦虑。 诸葛恪挺着圆滚滚的肚子,笑呵呵说道:“皆赖陛下之信赖,方有臣今日之盛,臣不敢贪功。”
诸葛恪这话倒不是拍马屁,而是确实如此。诸葛恪仅是丹阳太守,如何能让周围四郡太守属官配合自己,还是依仗孙权的宠幸,方有如此威望。 孙权欣慰地拍了拍诸葛恪的肩膀,说道:“蓝田生玉,真不虚也。蜀汉诸葛丞相,当为你之榜样。”
诸葛恪咧着嘴,说道:“臣当能胜过上丞相(诸葛亮)。”
“哦?”
孙权手挽着腰带,以为是诸葛恪膨胀,略有不满说道:“上丞相受命辅佐汉主处理政务,内使国家富足,刑法严明,民众安定,外辟千里之地,夺凉雍二州,威震天下。虽乃昔日伊尹循皇天之旨,周公播威四方极地,亦无胜过丞相多少,况且又是君叔,安能言胜过他乎?”
诸葛恪不慌不忙,恭敬答道:“实如陛下明诏,上丞相侍奉于污君,甘于出仕伪主,暗于天命,不如臣效忠于清明之朝,听命于天下之君。”
孙权微微挑眉,追问道:“君何如步子山(步骘)?”
“臣不如之。”
“何如朱义封(朱然)?”
“不如之。”
“何如陆伯言(陆逊)?”
“不如之。”
孙权很是好奇,问道:“卿言不如此三人,却能胜过上丞相,是为何也?”
诸葛恪继续舔道:“不敢欺陛下,小国虽有君主,不如华夏之亡国,是以胜也。”
闻言,孙权扶着腰带,轻笑几声,说道:“卿英才卓绝,望勉之。”
“谢陛下。”
诸葛恪应道。 孙权收敛心神,问道:“卿既立大功,不知欲望何处任职,以为国尽忠?”
诸葛恪整理衣冠,伏地跪拜,说道:“臣闻我军折辱于淮南,今愿率众屯田于庐江皖口,为国屏障,以雪国耻。望陛下不以臣卑鄙,准臣之愿。”
孙权扶起诸葛恪,感慨说道:“卿爱国之心,朕当感之,如何不准!今拜卿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以震北疆。”
“臣谢陛下,将以死报之。”
诸葛恪激扬说道。 孙权微微颔首,对诸葛恪很是满意。或许自己百年之后,诸葛恪当能辅佐新主,安定国事。虽不指望他如诸葛亮般,但有其叔父一半之才德,亦是大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