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往杭城的飞机上,李树和马瑶同坐头等舱,马瑶一上飞机就睡觉,李树则看着窗外的云层发呆。 有意思的是,这是李树第一次和马瑶一同出行,回趟老家就好像度蜜月一样,马瑶说她兴奋的晚上没睡好。 其实是昨晚熬夜研究光刻胶材料,两点多才睡,目前光刻胶材料是振蓝和材料科技实验室的重点项目之一。 李树拨了拨马瑶散落在额头的一缕头发,杵着下巴开始思考如何说服马国成来自己的振蓝工业大学任职。 在未取得师傅马国成的同意就向工业部说他将会让一位重量级教授进入振蓝,这其实是一件先斩后奏的事情。 马国成还有三年就要退休,多年未从事教学工作,专心带研究生,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愿不愿来,要从南方迁到北方,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大挑战。 除了请师傅出山之外,李树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回老家李家镇看望父母和大哥大嫂。 李树作为李家镇第三个,李家坡村第一个大学生,一直是全村人民的希望,这次李树带着三百万的现金回去,准备给村子里建一个小型图书馆,同时修一修村里的路。 之前李树已经书信告诉家里,自己已经和马瑶领证,着实让父母高兴。 思绪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客机提示已经飞抵江南省杭城,俯瞰大地,这时候的杭城没什么高楼,远不如后世那样发达,不过没有高楼林立和喧嚣的杭城反倒给人静谧而淳朴的感觉。 在逐渐降低高度的一段距离里,李树甚至通过超级地图识别到了李家镇就在下方。 “哇,终于回家了,这永远是我们的家。”
这时候马瑶也醒过来看着窗外感叹。 前世的李树家并不在杭城,而在粤省羊城,所以对这个年代杭城的印象,是源自这一世的记忆。 整理了这一世的记忆和思绪之后,李树发现原主并不喜欢他的家乡李家镇,甚至都不喜欢已经开始现代化建设的杭城市,他只一心向往那些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现代化外国大城市。 总的来说,原主是一个失根之人,他奋斗的唯一目标就是离开落后的地方,想尽一切办法留在发达的地方。 这种思维无可厚非,可重生后的李树的想法却是反过来的,他只想留在祖国,建设祖国。 东道主吉利汽车里总听说李树要来,专门给李树配了一台奥迪100用作通勤用车,之前还说要配一个司机,可一想有个外人在边上,李树也不方便和马瑶说悄悄话,所以还是决定自己开车。 吉利李总热情李树在办完事情之后去吉利汽车指导工作,所以这算是办完两件事情之后的另一件大事。 这辆崭新的奥迪100据说是吉利李总的专车,才用了不到一个月,着实也是太看重李树才这么做的。 当初马瑶和马国成羡慕的,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奥迪100被马瑶亲自驾驶起来,成就感满满,不过她说这车没他那台进口自动挡高尔夫GTI好开。 那是必然的,这台从车商那里买过来的第三代高尔夫GTI,全国绝无仅有,就算在欧美这车也绝对是稀有的,关键别人还看不出这车多少钱,真正做到低调有档次。 这辆三门小车价格超过现在这台奥迪100,来到三十万,这个年代用在中型车上的发动机被塞在这台小车上,动力强劲,李树甚至感觉动力体验其超过了自己那台3.0升的宝马5系。 两人开车来到李家镇土路的时候,马瑶开始放慢车速。 “第一次跟你回你老家,好紧张。”
马瑶在一个路口突然停下来道。 “少说多听,不用特别做什么,看见咱爸妈干活搭把手即可。”
李树一脸轻松的重复之前说的话。 “哼,木头,你怎么懂这么多,我们都是第一次结婚,可你好像什么都懂一样,之前都没看出来。”
马瑶揪了李树一把道。 由于前方从李家镇进李家坡村的道路复杂,加上为了让马瑶调试心理,李树决定自己来开。如果多年以后这条路没改变的话,他依旧记得这条道怎么走。 当年去城里上学的时候,他要先坐一个小时马车,随后坐一个小时拖拉机才能到城里。 每次出来经历颠簸之后,李树都会暗暗发誓永远不再回来。 之前李树差点就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只能说命运往往向着不可预料之处发展。 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经济发展的浪潮对这里的影响不大,加上国家还没有空余的精力和资金来改善这里,所以变化不大。 不过这种状况,维持不了多久,在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趋近饱和的时候,乡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多数李家镇的人都去大城市打工,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大都是超过五十岁的人,其中还有李树能叫上名的人,不过,出于低调,李树并没有和他们打招呼。 李家坡作为李家镇略偏远的一个村,路如其名,不太好走,一路上马瑶出于晕车状态。 同时,在奥迪100后面跟着很多人,这里的人甚至有人没见过汽车。 在颠簸行进中,李树在想,自己的振蓝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呢?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如同自己的第二个母亲一样必须要得到回报。 在离自家院外很远的地方停下,李树看到了佝偻着腰的父亲李朴,他正在门前的空地上晒黄豆。 由于由黑科技系统,加上日积月累的体力强化,李树的视力几乎达到了所谓的“超视距”。 马瑶也没敢问李树为何突然发呆,因为李树总是在灵感爆发的时候由这种突发奇想的“行为艺术”,马瑶已经见怪不怪了。 李树静静的看着父亲重复着把黄豆铺平的动作。 不一会儿,大哥李壮从院内冒出来上前和父亲说什么,从父亲鄙夷的眼神来看,大哥又找父亲要钱了。 李家做得一手好豆腐,这才支撑李树上了大学,可大哥李壮并不想继承自家这门手艺,到镇里做生意,可经营能力不行,眼高手低总想着发大财,现在基本是做赔本的买卖,小卖部、书店、小餐厅,每一样能做成的。 可李壮却幻想自己已经发了大财,花钱大手大脚,好在李树嫂子勤俭持家,并没有太难看,勉强维持。 这种脆弱的平衡,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