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回到明朝当太监 > 第二百零五章 捐款

第二百零五章 捐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院长跟李念恩说:“前院读书的孩子里面,不瞒大人,其实有一小半,都是有人送来的,大多是有家的。”

有的是真的养不起了,也有点就是把孩子送来占便宜的。“这些人啊,想着孩子左右也是记得家了,就想吧孩子送过来,等大了之后,在带回去。”

李念恩哼笑了一声。“想的倒是没,从今日开始本官已经是安排所有的百姓,领取身份证明,若是没有身份证明,那就是黑户,无论是上学也好,还是工作也好,就是到城里买卖东西,都不允许。”

这一招,李念恩就是要统计好人口。同时,李念恩是已经定了规矩。“若是有主动遗弃孩子的,是为犯罪,惩处五十大板,罚银钱一两。”

院长摸着胡子响了半天,才是说:“妙啊!大人的这一招用的妙啊!”

虽然也有弊端。但是绝对是利大于弊啊。“如此一来,丢弃孩子的人家,就会大大的减少了!”

而且,每人每户都是有了身份证明之后,有外地贼人作乱的可能性,也是减少了。只是,身份文碟这东西,也不是以前没有过。“身份证明,不知道大人打算是如何制作?可能够轻易仿制出来?”

李念恩摇头:“自然是不可。”

他会使用纸张,制作出硬质防水的卡纸出来,并且都会盖上官印,做好防伪。这样,就能够轻易的辨认出来身份证件的真假了。“不过,为了吃饱穿暖,将孩子送过来倒不是不能够理解,可若是为了读书,本官不是在城中,设立了书院?”

为何还会有人,为了读书将孩子送到孤儿院来?院长笑道:“大人,虽说您所设立的书院,学习所需要的束脩已经是十分的低廉了,然而或许是有人家还是出不起,又或许是……”李念恩懂了。又或许是,有人就是这么抠门,一点点的钱,都是不想出。可现在的经济,到底状况还不到特别的好的程度。若是将所有的学生,学费都减少了的话。学校,就是完全的慈善事业了。起码现在,还是支撑不起的。他的慈善堂和书院,并不光是设立在了常州府一个地方。已经是在各个,地方都在修建。这一处地方的花销,或许还是个小数字,可地方多了,那数字就是一笔十分巨大的花费了。教书的先生,也都是要生活的,自然也要领取月钱。便是有好心人,愿意免费教学,也并不是所有的先生,都是好心人。李念恩从慈善堂回去之后,就是陷入深思之中。要如何,才能够略微的解决一下眼前的困境呢?或许……可以在从那些有钱的官员身上想想办法?不,不太行。那些有钱人,是等他过一段时间,以筹集军费为由,要留着宰一笔的。总不能够总是盯着一只羊薅羊毛。时间久了,羊是会跑的。像是这些肥羊,那还是需要慢慢养着才行。既然是官员不可。那就从世家大族,和富豪乡绅那里想想办法。李念恩眼珠子一转,有了注意。第二天,当即就是直接命郭嘉琪和谢朝阳,拿着锣鼓,走街串巷,募集善款。“当!”

锣鼓声音十分的震耳朵。郭嘉琪扯着嗓门喊。“将军说了,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穷苦孩子募捐学费,若有好心人捐款,将会记录成册,流传千古啊!”

郭嘉琪接着扯着嗓门喊:“将军还说了,普通人家都不容易,若是有人捐款,一次一枚铜板即可。”

言下之意,就是有钱人家,那就不能少捐款了。郭嘉琪和谢朝阳两人,走街串巷。到了富贵人家,就是敲门将李念恩的意思说一遍。说是捐款,这都已经敲门了,那就是讨要了。管家为难及了。这不是给个几个铜板就能够打发的事情。也不是他能够擅自就能够决定的。“几位官爷稍等,小的去请示请示老爷。”

像是这样的人家。李念恩也是已经叮嘱过两人了。若是为善的,就主动告诉一声:“大人说了,虽然是募捐善款,却也不好收下太多,做多也只要一两银子。”

如此,就省的人家还要思索拿多少钱合适。若是有愿意多捐款的,也告诉对方,可将善款送到衙门去,会有专人负责这一块,将所捐献的钱,做个详细的记录。若是苛刻的富商家,那就不说这个,让他们先发愁发愁,决定好了拿多少银两之后,在说这话。至于后面的话,那就没有必要说了,因为说了也是无用。李念恩坐在宅子之中,被几个丫鬟看着喝汤药。“大人,您的这个方法真好,一两银子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又是不用有人给的多有人给的少丢了脸面,肯定是都愿意出一两银子的。”

这样,不得罪人。想要做好事儿的人,也知道应当将银子,送到什么地方去了。“还好吧。”

他一次要的钱不多,一两银子对于有钱人家来说,实在是不算什么。就算是那些小气极了的人家,也就是心里不舒服一下,背后骂一骂他而已。翻不起什么风浪来。更何况,这个钱他还是全部都会账目明确的公布出去,用到了什么身上,也都清清楚楚。也不怕这些人,会闹到朝廷上面去。“这倒是能够补贴一番,却也不是长久之计。”

总不能一个月,就走街串巷,来这么一次吧?倒也不是不行。可若是总是用这个方法的话,有些捐款过一次的寻常百姓,就不好意思在不捐下一次。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负担。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不会对一般的人造成多大的负担。“另外,本官已经下令,不可对捐款之事情私下里议论,以免伤到那些没钱读书的孩子的自尊。”

其实,是担心有人用这个,来讨论谁家捐款谁家没捐款。捐款的自然是好心。可没捐款的,也许是家里条件不好。总是讨论,大人倒是还好一些,心里承受能力在那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