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间。 群情激愤的学子们正在应天府的大街小巷游行,兵士们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也只能维持秩序,不敢贸然行动。 突然间。 几匹高头大马扫街而来,停在游行的队列之前。 “圣上有旨——” 传令者是一名将官。 这种场合,一般的监事太监怕是无法压抑住游行的学子,果不其然,在将官浑身透体而出的杀伐气息压迫下。 众学子才勉强的停止游行。 “皇榜之上全部是南方学子,乃是有其情况——” 将官展开圣旨。 用其洪亮的嗓音宣读出朱元璋刚刚在翰林院中想出的说辞,听到朝廷的解释后。 学子们的情绪瞬间变得平复下来。 “什么?”
“原来是误会啊!”
“怪不得金榜上没有北方学子的名字,原来北方学子单列一榜。”
“而且足足有24名金榜题名者!!”
“所有榜上有名者,很快就有机会步入仕途,补录的速度比正常情况还要快得多!”
“吾皇万岁!!”
“……” 原本声讨的声音,几乎在顷刻之间,就变成了山呼万岁,如此变脸速度,让专业的川剧表演艺术家也为之汗颜。 游行队伍并未散去。 而是原地摇身一变,直接化身成对朱元璋歌功颂德的阵仗,给那些还未得知此消息的地方传达这天大喜讯。 …… 同时间。 康王府。 如此激烈的游行自然也逃不出朱成的视线,当得知朱元璋的处理方法后,朱成不由得用手摸了摸下巴。 轻轻咂嘴。 “啧啧。”
“这个老朱,可以啊,不愧是一代明君,让百姓觉得好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好方法。”
朱成大抵上能想象出事情的始末。 他肯定不会相信朱元璋的说辞。 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一切都如朱元璋所说,南北考生分列两榜,那么最一开始时,翰林院就会将规则说清楚。 并且两份榜单同时公布。 现在的情况是—— 公布出一份正常的皇榜,引起学子们游行示威,然后后补说辞,那么无论后补的说辞多么巧妙、天花乱坠。 在朱成看来,也都是弥补错误的手段而已。 只不过这手段。 确实可以!! “看来能过个好年喽。”
朱成喃喃自语的说道。 正旦节。 也快要到了。 …… 这一年一度的节日,应天府普天同庆,天上降下鹅毛大雪,非但没有让人感到寒冷。 反而由衷喜悦。 正所谓——瑞雪兆丰年。 只要在过年的时节有一场大雪,那么来年的收成就能让人欢欣雀跃。 当然。 让人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景苑的原因。 往往是当下的优渥。 现在大明百姓。 尤其是应天、汉中、浙东这几个区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并非自大或奢望。 粮食。 那是绝对不缺滴。 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储存足够到应付完下一次冬收,别说一家三口,一家五口、七口的大家庭。 也不会面临饥饿问题。 或许肉菜产能还会有些不足,没办法让人人实现肉菜满足,但粮食已经够人们吃吐掉。 ——土豆、玉米、红薯这三种顶级主粮。 任何一种的存在。 都足以应付一场超级饥荒,大明目前并未有饥荒,而且还是明初时期,也就是王朝周期论前期。 人均耕地面积非常足。 在这种情况下。 土豆、玉米、红薯得到种植推广,想要饿肚子也没有可能啊!! 许多家庭的幼子。 都不必投身于耕种劳作中,毕竟糊口的粮食已经足够,开始思考起学习、寻找提升自己的门路。 恰逢科学兴盛。 一时之间。 以汉中为首,大明许多地方出现所谓的‘科学堂’,都是曾经跟随朱成左右的幕僚,乃至被朱成启迪的翰林开设的。 虽然这些‘科学堂’水平参差不齐。 甚至所教导的东西。 都是先生凭借自己想出来的知识。 但无可否认。 这是科学在大明土地上萌芽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 对于大明百姓而言,有一个认知在不知不觉间统一起来——那就是在世界上,最重要、有价值的东西。 就是大明宝钞。 金银细软、良田美眷,在单论价值的前提下,比不上实打实的大明宝钞。 从这个角度上足以说明。 大明宝钞的公信力已经使其完全可以充当一国货币。 一切都在按照朱成的构想实行。 ——唯独辽东地区。 像是遗世独立般的,游离在狂欢之外。 在辽东地区。 没有工商业活跃给百姓带来的收入补正,恶劣的天气、贫瘠的土壤,让就算是在推广三种主粮的前提下。 辽东百姓竟然还会忍饥挨饿。 至于大明宝钞?? 辽东地区的百姓,更多的需要和北方的游牧民族进行交易,虽然这些交易许多违反大明律法。 但正因如此。 才能得到超高的收益,许许多多的辽东百姓,都靠着和北方游牧民族交易为生。 比起大明宝钞。 真金白银。 才是唯一重要的硬通货。 人和人的悲欢离合并不相通,就像同为大明土地,南方和北方之间就有着正常人难以想象的鸿沟。 宛若两个世界。 正旦节这天。 烟花在应天府炸裂,喧闹的气氛充斥在所有人的心中,正是这场大雪,成为压垮辽东地区的最后一根稻草。 …… 正旦节后的第二天。 皇宫。 御书房。 “陛下,辽东知府李东升急报。”
二虎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将一封红色的奏折递在朱元璋面前,二虎的表情十分紧张。 因为他知道,这种红色奏折,往往只有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上次三晋之地的旱灾。 也是这种八百里加急红色奏折。 而且这时间…… 正旦节后的第二天。 说明辽东知府李东升是掐着时间送来的奏折啊,如果不是一刻也等不了。 谁又会在正旦节后的第一天。 就给皇帝找麻烦? “咱看看。”
朱元璋伸出手,将奏折拿在身前。 老朱的心情可谓是非常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 对于这位统治大明的洪武皇帝而言,回顾这一年发生的所有事情,终究还是顺顺利利。 功远远大于过。 可是…… 在看完奏折之后,朱元璋的表情,却是逐渐变得阴沉起来。 谁能想到。 在平静的新年里,辽东竟然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