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崔瑾是最后一个到场瀛洲梅园。除了国务缠身之外,他手头还有一件紧要事,就是重开芙蓉园,广纳无法通过科举制度实现毕生抱负的人才。“诸位,孤很感谢,你们的捧场。玲珑常说,独乐不如众乐乐。她虽然偏爱梅花,却是那种受不得冷清的性子。多亏了你们陪她一起赏梅,孤才可以放手于朝堂。”
崔瑾执着太子妃康玲珑的纤纤素手,对视时含情脉脉,语调温和不失霸气。“太子殿下长乐无极!”
众人齐刷刷行礼,面上恭敬。太子和太子妃成亲多年琴瑟和鸣,可惜太子妃一直无所出,成了不可说的心病。太子为了让太子妃宽心,在宣政殿上与朝臣雄辩,声称太子妃不能生出嫡长子绝不纳妾。太子妃听说后很是感动,替太子准备了两位容貌姣好的良家子。不料,太子将哭哭啼啼的良家子遣送回家,断了太子妃想要大度一回的念头。玲珑,大齐皇室也有真情,你要相信孤。当晚的诚恳表白,流传到民间,太子贤名远播。“殿下,今日的梅花社不兴什么规矩,一切凭借宾客喜好随意。吟梅花诗、品梅花酒、煮梅花茶、作梅花画、弹梅花曲、唱梅花戏……都行。”
康玲珑笑盈盈,嗓音柔婉,姿态端庄,扫了一眼寸步不离地跟着老二的小玉匠,继续道:“单纯的踏雪寻梅也行。”
崔瑾听后,十分满意康玲珑的安排,照顾到他叮嘱了带进来的菊生。他折了一枝盛开洁白花骨朵的玉碟龙游梅,插在康玲珑的发髻上,笑道:“忆梅下长安,折梅寄吾妻。”
康玲珑很是享受被崔瑾当众秀恩爱的情景,娇羞一笑。“玲珑,许久没有吃你做的梅花汤饼,怪想念的。”
崔瑾继续道。“殿下,妾身需要帮手。”
康玲珑嫣然一笑。一方面感动于太子夫君十分体贴地给她做脸面,另一方面又担忧太子夫君沉溺于小情小爱之中而不得抽身。崔瑾点头含笑,明白康玲珑的心思。这梅花汤饼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工部侍郎四姨娘庶女刘碧燕,吩咐丫鬟取出两百多朵新摘的白梅,投入檀香末水里浸泡。而宣成侯府独女清平县主纳兰璇玑,用此水和面做成馄饨皮,再用铁模子印上梅花样子。康玲珑则是系了围裙,煮熟馄饨,捞取放置在鸡蛋清里。“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二弟,你觉得如何?”
崔瑾捧着定窑划花缠枝莲纹葵瓣口碗,细细品尝后笑道。这话,问的不是梅花汤饼,而是刘碧燕和纳兰璇玑。刘碧燕瞧得上二弟,崔瑾并不意外。庶女当上皇子妃,刘碧燕算是高攀了。但是,纳兰璇玑向来孤高自傲,当初父皇替他求娶,竟然婉言拒绝,如今却对二弟有意思。“梅花汤饼,不好吃。”
菊生扒拉几口,就搁下筷子。崔瑢坐在菊生旁边,听得清楚。他心底发笑,面上不显,一贯都是温雅的江南气质,作揖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菊生听后,犯起迷糊。好吃和不好吃,很容易回答呀!整那些她理解起来颇费脑子的诗词,就是风雅么?“菊生姑娘觉得如何?”
康玲珑打趣道。“回禀太子妃娘娘,民女带了汤绽梅,民女拜托阿瑛表姐去年弄的。去年隆冬,梅花盛开,阿瑛表姐用竹刀采下欲开的梅蕊,上下沾以蜂蜡,放进蜜罐中。待到夏日,用热水冲泡,瞧它缓缓绽放,颇有情调。我吃得不多,将剩余的一罐子全部带过来。”
菊生老老实实地背诵阿瑛提前准备给她的台词。阿瑛说,要想混贵女圈,首要便是展露才情。没有才情,再怎么八面玲珑也挺不直腰杆。因此,菊生没有顺着康玲珑的话头去直接评价梅花汤饼,这样太得罪人,而是另起话题,十分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是阿瑛表姐做的汤绽梅比梅花汤饼好吃。“早就想吃汤绽梅,可惜家中没有厨娘会做。”
刘碧燕笑道。语罢,众贵女皆表示想尝试,打破了忽然冷凝下来的气氛。老实说,阿瑛做的汤绽梅,放在长安都是一绝。梅花缓解茶叶的涩感,茶叶掩盖梅花的酸味,饶是纳兰璇玑如此挑剔之人都点头称赞。“菊生,你没有学做汤绽梅吗?”
崔瑾笑道。贵女圈那些破事,他也听说过。嫌弃没有才情的,妒忌有才情的,怎么做都是错。崔瑾这个提问,便是笃定菊生不会做汤绽梅,替菊生解了被贵女圈妒忌的围。康玲珑自是知道崔瑾的用意,抬头望了一眼崔瑾。在贵女圈里,有一种普通姑娘,颇受男人的众星捧月。例如刘碧燕。但愿她是多虑了,崔瑾素来不近女色的。“回禀太子殿下,民女学不会汤绽梅,昨晚赶着做了一些蜜渍梅花。剥了白梅花肉,浸泡雪水,用梅花酝酿。不封口,露在小院一夜,用蜂蜜浸渍即可。可惜,数量太少,不够分给现场贵宾。”
菊生扯了扯崔瑢的衣袖,水杏眼儿眨巴个不停,急得似乎泛起晶莹剔透的露珠。崔瑢愣了半晌才琢磨过来,小姑娘这是舍不得拿出蜜渍梅花。“崔公子,蜜渍梅花只有一罐。”
菊生踮起脚尖,附在崔瑢耳畔悄声道,尔后感到羞涩,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推搡了崔瑢一把。崔瑢犹豫了片刻,还是将蜜渍梅花分食出来。“二弟,孤还有事,这梅花社交给你看照。倘若玲珑回家叫苦叫累,唯你是问。”
崔瑾只吃了一朵蜜渍梅花,味道尚可,胜在心意。他轻拍崔瑢的肩膀,瞟一眼已经鼓起脸颊不大高兴的菊生,摇头失笑。小玉匠单纯可爱,难得对二弟上心,可惜出身太普通。皇室结亲,从来由不得自己做主,这点崔瑾领教过。崔瑾当初也有过心动的小民女,奈何母后替他相中了康玲珑。崔瑾费了许多力气,在父皇和母后面前替小民女争取了正三品良娣。小民女很有骨气,道是太子良娣还不如一百两银子值钱,直接搬出了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