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 > 第九十二章 就盼着这一天呢

第九十二章 就盼着这一天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倒不至于。”

李卫国摆摆手,觉得有必要先跟他们透露一下,于是说道,“有个岛国来的外商,要在咱们县里开一家罐头厂,你们先去帮忙。”

“小鬼子呀?李哥,给小鬼子干活,那我们不成汉奸啦?”

张星一脸纠结。  李卫国又笑着说道:“这位日商有点特别,以前一直在我们屯生活,是战争遗孤,后来去了那边,又不习惯,这才想回国投资的。”

“哦,原来是自己人。”

张星这才长出一口气,“李哥,那是不是说,我们以后都能去工厂上班,当工人啦,而且还是外国开的工厂!”

“也算是外资企业吧。”

李卫国笑着点点头,其中的内情,就没必要跟张星他们说了。  把这些街溜子都乐坏了,他们都是一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主儿,找工作根本没人要,想不到也能捧上铁饭碗。  对了,不仅是铁饭碗,还是洋饭碗。  李卫国比较看重的,是王胡子和张星,毕竟以后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发展潜力是肯定有的。  至于剩下这些街溜子,就差了点,不过先凑合着用吧,扔给田大贵,筹建工厂,跑腿学舌啥的,也需要人手。  交代完这件事,李卫国就把张星他们打发走,开车继续上路。  赵广定这回也老实了,不再骑自行车,而是把车搬到车斗上放倒,嘴里美滋滋地念叨:“俺也是有自行车的人啦。”

这老小子运气不错,总有人给他送东西,帽子啦,皮鞋啦,还有破自行车啦。  等李卫国开车小四轮,快要到公社的时候,后边嗖的一下,一辆车超了过去。  “哇,小轿车!”

李小梅大叫起来。  这种车,她也只是在图画里见到过。  在当下,县城里面,小轿车也是难得一见,没看就连县长,也才坐吉普车嘛。  像眼前这辆小轿车,在国内绝对算是高级货。  “这玩意真快,比自行车快多啦!”

赵广定也瞧着眼热。  李卫国倒是没啥反应,现在这种老式的车型,在他看来丑得很。  想想几十年后,轿车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李卫国才意识到,时代的步伐,简直是在跑步前进,这一世,他一定要领跑,而不是被动前行。  吱呀一声,小轿车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停下,随后就看到一名穿着风衣的中年男子从车里下来,朝着小四轮招手。  “大贵子,是你呀!”

赵广定一下就认出了田大贵,从车斗出溜下去,和老伙计来了个拥抱。  “大贵叔。”

李卫国也停下小四轮,下车和田大贵打招呼。  田大贵脸上也难掩兴奋:“国子,俺正要回屯子呢。”

李卫国一瞧他那模样,就知道事情肯定办成了,也不由得心中大定,有了这笔启动资金,他就能抢得发展先机。  而赵广定则搂着田大贵的肩膀:“大贵子,俺要成家啦,你还得努力啊。”

田大贵瞧瞧车上坐着的赵翠花:说好一起打光棍的,你咋中途叛变队伍了呢?  不过他还是挺为赵广定高兴的,正好能赶上喝喜酒。  聊了几句,田大贵就叫李小梅和李金梅她们几个女同志坐上小轿车,先回大馒头屯。  车里就一名县领导陪同,闲着一排座儿呢。  “俺也想坐一回小轿车呢,大贵子,你这啥车,前面还戴个小帽子,还好不是绿色的。”

赵广定绕着小轿车转了两圈,“大贵子,要不俺趴车顶上吧。”

“这是俺的车,以后啥时候都能坐。”

田大贵摁了两下喇叭,开着皇冠,一溜烟先跑了。  李卫国知道,在岛国那边,有辆小轿车根本不算啥事,但是田大贵连车都弄了来,显然是一门心思要在这边发展。  事实上,等到晚上,就剩下李卫国和田大贵两个人聊天的时候,李卫国才知道,田大贵的决心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国子,那些金条都出手了,一共是二十五万美金。”

田大贵坐在马架子的床铺上,烛光映在他脸上,带着几分兴奋,还有几分前途未明的忐忑。  李卫国笑着点点头:“就按照上次说的,留那边一半,以后可能要从那边进设备啥的;然后带回来一半,在咱们国内建厂子,花销不高,以后的人工成本也便宜。”

田大贵一脸憨厚地抓抓后脑勺,在农村生活这么多年,习惯早就养成了,然后嘴里嘿嘿两声:“国子,这钱俺都带回来了。”

只见他的眼神忽然变得无比坚定:“国子,这次俺把房子都抵押给银行,又贷款十万美金出来,成不成的,就看这一家伙啦!”

田大贵越说越激动,猛地蹿起来,他这是准备孤注一掷,押上了所有的身家性命。  咚的一下,脑袋撞到马架子上面的横木,田大贵揉着脑袋,嘴里嘿嘿憨笑。  李卫国也不由动容,他感觉到田大贵无比的信任,而他也绝对不会辜负这种信赖。  田大贵重新坐下:“国子,你就说吧,下一步咋整?”

于是在这个简陋的马架子里,俩人聊了半宿,田大贵心里也终于有谱了,呼哧呼哧,睡得格外安稳。  第二天,田大贵就开车离开大馒头屯,正式开始筹划罐头厂。  接下来,他还有许多工作,包括按照李卫国的要求,选择厂址,建造厂房,联系设备。  如果进度快的话,入冬之前,争取把地基打上,等来年暖和了,就可以把厂房建起来,当年正式投产。  考虑到春季收野菜,所以李卫国给他的建议是:最好是能收购一家现成的工厂,带一部分厂房,剩下的再进行建设。  李卫国也跟着田大贵坐车一起去,同行的还有高大林,是给田大贵派去当助手的。  怎么说高大林也是从大城市出来的知青,见识和水平都有,还会外语。  不然的话,就田大贵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李卫国也不放心。  到了县城之后,李卫国又把王军和张星等人,介绍给田大贵,好歹手下得有几个人跑腿啊。  至于和县里的沟通,就只能田大贵自己出头。  以县里的态度,估计是一路绿灯,毕竟这是第一个在松江县投资的外商,那还不拿着当个宝?  罐头厂的草台班子也算搭起来,李卫国第二天就回屯子了,搭乘电业局的方便车。  田大贵也挺够意思,跟县领导提了一下:准备在大馒头屯,建一个野菜山货收购点,进行初加工,可是大馒头屯太落后,还没通电呢。  县领导对此也高度重视,要是因为没电,影响投资这种大事,那他们真就只能回家卖红薯了。  于是各部门立刻行动起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给大馒头屯通电。  李卫国搭乘的汽车,就是电业局派下来的技术人员,负责规划线路,进行预算。  “郭同志,到了,前面就是我们红旗村。”

李卫国向身旁的郭技术员介绍。  这位郭同志三十多岁,腰里扎着大皮带,皮带的工具套里面插着老虎钳子这些三大件。  这年头,电老虎可厉害。  郭同志手里拿着日记本,一路上写写画画的,就没闲着。  听了李卫国的话之后,他呲牙一乐:“妥了,完成任务,你下车吧,我回去向领导汇报,这事县里催得急,估计明天就能动工。”

这就完事了啊?李卫国记得,前世大馒头是八五年才通的电,当时把村民都激动坏了,差点把电业局的人当祖宗供起来。  村里人对光明的向往,都已经积攒几十年了。  现在一下子提前了五六年,确实可喜可贺,尤其像李卫国这样的,没电的感觉,实在太憋屈。  因为有了电,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郭同志,这都快晌午了,说啥也得吃完午饭再回去,俺们这屯子虽然穷,但是有山有水,整点山货尝尝。”

李卫国当然不能叫人家就这么回去,虽然是公家派的差事,但是农村人的淳朴热情,必须让对方体会到。  这位郭同志拗不过李卫国,只能叫司机开着卡车,进了大馒头屯,在村部院里停下。  李卫国先跳下车,朝着从队部出来的老村长和王队长嚷了一声:“电业局的同志来了,要给咱们屯子接电!”

这一句话,叫村长和队长脸上也乐开花,那家伙,抓着郭同志的手,使劲摇啊。  “俺当了快三十年村长,就盼着这一天呢,终于盼来了!”

老村长太过激动,一个劲用袖子擦拭眼角。  他年年都向公社反应这个问题,可是年年都失望。  没法子,他们这边欠发达,目前只能保证公社一级的行政单位先通上电,至于生产队,那得慢慢来。  就算通电了的,电字儿也贵得吓人。  因为电表是走数字的,所以大伙习惯上把电费称为电字儿。  而且越是偏远的农村,电字儿越贵,有些地方,一度电好几毛钱,谁也不舍得可劲用。  把客人让进队部,老村长就张罗着,把家里的小公鸡宰两只,用蘑菇炖上。  李卫国也去水库那边转了一圈,弄了几条鱼回来,还整了小半桶黄蛤蟆。  招待客人的地点就选在李卫国家,就连县长都在这吃过饭,主要是油盐酱醋啥的比较齐全,大厨徐大舌头钦点的。  徐大舌头今天也格外卖力气,嘴里吆喝着拉风匣的赵广定:“使点劲,等通了电,就是吹风机,你想拉还拉不上了呢。”

“啥时候能通电啊,要是俺办喜事之前能来电就妥了。”

赵广定咕哒哒地拽着风匣,美美地畅想着。  等吃饭的时候,赵广定向电业局的郭同志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