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南唐从一个骄横皇子做起 > 181、我不是来和大家商量的

181、我不是来和大家商量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保大五年四月十九这一天,天气很好,晚春的阳光十分明媚。富庶繁华的江宁城,虽然依然随处可见为先帝吊丧的痕迹,但百姓的生活,街市的车水马龙早已经恢复如初了。  而在晚春明媚的阳光中,朝堂的运转也逐渐走出了齐王谋逆的余波,那些空缺的职位也逐渐被新人补上,各部门也已经运转如常。  而这一天,是上朝的日子。先帝在位的时候,上朝的时间并不固定,因为先帝并不是一个为政勤勉的皇帝,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他都不会主动上朝。  新帝即位以后,先是举国治丧,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上朝,紧跟着又是每天上朝,处理各种积压的事务,最近以来,新帝暂定为七日一朝。在朝会上与百官共议大事。  李弘茂现在也摸到门路了,其实各个部门的日常事务,都由各个部门日常处理,重要的事情,则会由宰相们组织相关部门的尚书、侍郎等与他一起开小会。在朝堂上要说的,反而多半都是商议过后的事情,更像是走流程,进行最后一道程序,然后公告执行。  大抵都是如此。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要亲征吴越这件事,李弘茂只是跟宰相们提到过,但是没有作为一个正式的议题讨论过,然后他就直接在朝会上提了出来。也不是要讨论,而是让大臣们有一个准备。  “陛下,兹事体大,臣请陛下收回圣意。”

李弘茂要亲征吴越,但是对于朝臣们的反应,他是很有心理准备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首先表示反对,而且反对的声音最大的竟然是和他在北苑并肩作战过的首相李建勋。  李建勋现在的地位非常稳固,在北苑,他是先帝托孤的宰辅首席;太子监国,他是统筹整个朝堂,稳定局面的中坚;现在新帝上位,他依然是整个朝堂的中枢。加上他是江宁土著,现如今宋党土崩瓦解,朝廷中南方派系的官员人人自危,李建元俨然又成了南方派系的仰仗。  一开口,就是非常旗帜鲜明的反对。  这在李弘茂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  这当然也让李弘茂感到不高兴,其实现在的他,并没有完全进入一个皇帝的角色,更没有养成那种不能接受反对意见的唯我独尊的心态,但还是不高兴了。这大概也是人的一种本能。  李弘茂没有说话,朝堂里一时间安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到。  李建勋现在是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加司空,这个须发花白的老人穿着隆重的朝服,手持笏板,充满了宰相的威仪。他本来是有座位的,但此时站了起来,面朝皇帝,微微躬身,不慌不忙地说:“陛下恕罪,事关重大,臣不得不直言进谏。”

李弘茂平静了下来,以前看古装剧的时候,里面为了突出皇帝的绝对权威,动不动就把大臣拖出去砍了,大臣还要磕头谢恩,他虽然没有那么浅薄会去相信电视剧,但现在他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当皇帝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随心所欲。  比如他现在就不能治宰相的罪,还得自我反省,宰相当众反对他,根本的原因也不是这件事可行不可行,而是他没有守规矩先开小会就直接把这种军国大事拿到朝堂上来讨论了。  为此,李弘茂只得陈述自己的理由:“先帝崩于吴越境内,此事虽然罪在逆贼慕容昭等,但吴越难辞其咎,此乃国仇,不可不报。”

李建勋语调平缓地回答说:“陛下所言甚是。但是自前岁以来,我朝先是出兵伐闵,继而征讨福州,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如今国库之中,所存不足半数。吴越钱氏根深蒂固,统兵数十万,兵多将广,与内耗已空的闵国不可同日而语。陛下欲征讨钱氏,报先帝之国仇,然而一旦兴兵,耗费无数且不说,此战是欲使钱氏割土、岁贡、还是欲让钱氏称臣?抑或荡平钱氏,尽收吴越之地?臣以为,此事须从长计议。”

说得,很有道理。  李弘茂也知道李建勋说得很有道理,但他更知道,这个“从长计议”最大的可能是从此不议。理由有很多,比如现在朝政还未完全稳定,前两年的征战耗费太多,还有各地天灾,赋税减少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李弘茂等李建勋说完,君臣之间又沉默了一阵,他又说:“契丹主前些日子遣使来聘,修书于朕。众卿知道耶律德光在给朕的信里说什么吗?”

大臣们纷纷抬头去看他们眼前这个年少的皇帝,契丹主耶律德光在开封称帝,建大辽国,这是天下都知道的事情。说起来,南唐因为和契丹没有实际的利益冲突,所以契丹借着尊重“唐”这个国号的理由,和南唐之间的外交往来比较频繁。但是这种外交关系只是口惠而已,谁也给不了谁什么实际的好处。  李弘茂也没有卖关子,继续说:“契丹主说现在天气热了,他们契丹人不习惯中原的气候,就要准备班师回上京。他说他走了中原无主,邀请我出兵去做中原的皇帝。”

此言一出,群臣一片哗然。不过议论纷纷中,竟有不少人觉得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毕竟契丹人真的撤走了,中原空虚这是事实。而且从去年契丹灭了石晋之后,也有一些后晋的将领来投靠南唐,密州刺史皇甫晖、青州刺史王建就都投效到了南唐。  这时,枢密使刘仁瞻出列道:“此时出兵中原,乃是误国之论。”

李弘茂笑了笑,大佬是明白人啊。  “刘枢密此言差矣。”

此前也当过宰相,后来被贬为舒州节度使,最近才刚刚回朝,暂时以光禄卿的身份参加朝会的前宰相孙晟忍不住站出来说:“烈祖皇帝在位的时候,就立志韬光养晦,积蓄实力,等到中原有变之时,就重返中原,号令天下,重振大唐国势。如今契丹即将遁走,中原无主,难道不正是烈祖皇帝所盼的中原有变之机吗?”

他转而向李弘茂道:“陛下,臣以为比之吴越,兵峰北向,才是一劳永逸之举。钱氏只有一隅之地,若是我朝能重振大唐雄风,吴越传檄可定。”

李弘茂发现,朝中的大佬们其实也很务实,给先帝报仇这么重要的事情,在实际的利益面前,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这件事他也不需要多说,因为太原的刘知远,很快就会冲进开封去的,那速度可比他们议论的速度快多了。  刘仁瞻则还是提醒了孙晟一句,问道:“孙寺卿以为,我朝当前之实力,比宋武帝之时何如?”

孙晟顿时不说话了。  以宋武帝刘裕的雄才大略和刘宋当时的实力,都没有能在中原站得住脚,南唐此时无论是疆域面积,还是人口,还是经济军事实力,要想趁势占据中原,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很快孙晟又不甘心地说:“此时不取,难道将来便会有更好的机会吗?”

其实大家都是明白人啊。  李弘茂此时内心越发坚定,不是他好战刚坐上皇位就要发动战争,是这个时代不会给他猥琐发育的机会,所以他很干脆地说:“国仇不可不报,腹心之刃不可不拔,此事不必再议。即日起,诸卿各就其职,为南征之事拿出一个可行的条陈来。”

我不是来和大家商量办不办的事情,我只是来和大家商量怎么办的。  有阻力,那就克服阻力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