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驾崩之后,即为的二世皇帝拜李斯为主葬大臣,命他全权处置始皇帝葬礼事宜,举凡国府郡县官署得一体从命,否则从重惩处。李斯倍感奋然,当即拟就了一卷《国葬书》呈上,二世皇帝当即同意。在当时,将葬礼论说得最透彻的当属荀子的《礼论》。李斯之所以要上书,就是要将始皇帝葬礼办成有大师学说为根据的亘古未见的盛大葬礼。李斯由衷地以为,始皇帝伟业,冠绝华夏而超迈古今,葬礼陵寝亦当如此。根据荀子的《礼论》,第一,死者的葬礼应当与生前身份相合。这一葬礼法则,决定了始皇帝葬礼与陵墓格局的空前绝后。第二,死者的葬礼以生前享有的礼遇为本,进而最大限度地隆重化。第三,死者陵墓及地下寝宫之形制铺排近似于生前行为环境。这一葬礼法则,决定了始皇帝葬礼陵墓的诸如兵马俑军阵等种种盛大气象,并非凭空臆想。其四,死者地下寝宫应当取诸天地人三象。始皇帝陵墓依此法则展开,自然是宏大无比。广袤苍穹星斗罗列,取象于天;水银为江海河川,取象于地;兵马俑军阵与庙堂朝会罗列陵城,取向于人。李斯竭尽全力,给始皇帝营造出了冠绝历史的宏大陵墓。而且,为满足始皇帝对天下珍奇的赞赏喜好,又彰显一统帝国拥有九州四海的惊人财富。李斯为此专门上书二世皇帝,将皇室府库之三成财富藏入始皇帝的陵寝。陵寝终于修好了,李斯向朝野颁布了始皇帝出殡的日期。昼夜之间,沉重呜咽的号角响彻了广阔的秦川,整个咸阳震惊了,整个关中大地震惊了。正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们中止了劳作,扔下农具向一个方向云集;关中各城池内的国人也纷纷扔下手中的活计,学堂中的士子们也不约而同地放下书本,潮水般流向了咸阳城外……出殡当天清晨,咸阳城四门箭楼插满了白旗,垂下了巨大的白幡。当咸阳大军将士护送着六匹白色战马拉着的灵车出城时,城外的情境令所有人都莫名震撼了。霜雾弥漫之下,茫茫人浪连天而去,官道上是人山,田地间是人,广袤的关中平原,第一次变成了黑压压的人海。无边人海,缓缓流淌在天宇穹庐之下的广袤原野,森森然默默然地随着灵车漂移,除了萧瑟寒凉的秋风长啸,几乎没有人的声息。而在官道两旁,排列着民众自发抬来的各种祭品,牛头、羊头、猪头,都用红布扎束着整齐的摆在道边;面人、面兽、干果、干肉,更是连绵不断如同一道长河。每隔一段,路边就有老人们圈坐草席,手持陶埙、竹篪、木梆、瓦片,吹奏着悲情激越的《秦风》殇乐,送他们的皇帝最后一程,令人不忍卒听。渐渐地,两幅高若云车的巨大挽幛无声地飘近了灵车。一幅,是关中农夫们的白布黑字挽幛——六国一统,功盖天地。一幅,是国人士子们的黑布白字挽幛——华夏龙魂,万古国殇。三公九卿麻衣徒步,左右护卫着始皇帝的灵车。咸阳大军的数十万将士史无前例地全数出动了,人俱麻衣,马尽黑披。步卒锐士的方阵前行引导着灵车,秦军铁骑方阵压后三面护卫着灵车。关中大地上矛戈如林旌旗如云,辚辚车声萧萧马鸣,在血色霜雾中镌刻出了虽千古无可磨灭的宏大画卷…灵车出城的时候本是风和日丽,不料送葬长龙堪堪行进到阿房宫的时候,突然之间,晴朗的天空变得阴云密布,雷声四起,瓢泼大雨顷刻间便笼罩了原野!官道上瓷实的夯土路面顿时油滑明亮。探道骑士的马蹄一滑数尺,竟连续跌倒了数匹战马。雨大路滑,灵车如何行进?二世皇帝大惊,为何天气突变,难道是不祥之兆?送葬队伍其他人也是惊疑不定。始皇帝横扫六国之时,斩杀了不少六国之人,难道是杀人太多有伤阴德,导致上天震怒,不让他入土为安?二世皇帝束手无策,突然间在雨中跪了下来,众人见状,也跟着在雨中跪倒成一片,乞求上苍开颜。丞相李斯深知国丧之时,朝局不稳,如果被六国遗老利用这事,则会影响到大秦朝堂的稳定,于是高声大呼:始皇帝功业冠绝古今,上苍也为之落泪…此言一出,刚才还在惊疑不定的众人情绪果然稳定了下来。但情绪是稳定了,问题还没解决,李斯策马上前,亲自来到最前面查看,希望想出一个办法来。此时雨越来越大,而且狂风四起,在雨幕中卷起的沙石越来越多,天地变得一片昏暗。向来智计过人的李斯也是束手无策。难道,始皇帝真的不能平安入土么?突然间,风雨中一阵鸟鸣声传来,鸣叫声清脆婉转,众人从未听过这种声音,不知道是什么鸟,但这鸣叫声在狂风暴雨中却是无比清晰。随着这鸟鸣声,急风骤雨渐渐停了下来,风吹云散,红日高照。天气重又变得风和日丽,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这时远处飞来一只火红的大鸟,在始皇帝的灵车上空盘旋三周后,落在阿房宫正殿的顶上,对着灵车轻声鸣叫。李斯一脸迷惘,旁边的父老说道:自阿房宫开始修建,当地就流传了一句民谣,曰:‘凤凰、凤凰,上阿房’。李斯恍然大悟:这是凤凰!郎中令赵高似是想起了什么,走过来对李斯说道:陛下生前曾对阿房娘娘说过,如果自己是真龙,那么阿房娘娘就是凤凰!听到赵高的话,李斯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他心里知道,这是阿房为皇帝送葬来了!二世皇帝听见,问是什么情况,赵高据实相告。二世皇帝立刻跪倒:感谢神鸟,送父皇最后一程…众人跟随李斯齐齐跪倒:感谢神鸟…送葬的队伍继续起程了,火红的凤凰在阿房宫上方盘旋,久久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