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米老爷子赶到京都后,米巧已经奄奄一息没了生气。于是米老爷子寻来了多年老友——山间一隐居道士,这道士是老爷子多年好友极其精通医术。这也成了老爷子如此强硬的要将米巧带回的后盾,毕竟有个神医在,米巧日后发病也可治好。回杭州后米巧还未待满一年又旧病复发了,而当时米老爷子生意上出了纰漏,无暇他顾。不得已先将米巧送到了山上的道观里将养着,后来米巧就跟着道士学了医并拜了师。而这道观里不止米巧师父一个奇人,还有一个武功极高的道人,此人正是米巧的师伯。米巧是个喜欢凑热闹的性子,见了师伯的武功如此高超,当场就跪了下来要转投师伯门下。好在被师父抓了个正着,一把拎着米巧后衣领回了院子。不过后来米巧是十分感谢师父的,因为练武真的太苦了。后来那几日,米巧隔三差五就往北院跑,整天吃北院的,喝北院的,就差住北院了。不过那倒也不是米巧不愿意住,只是这北院本来就小总共就三间主屋。师伯捡回来的丫头秋时一间,大师兄一间,正好住满。算起来秋时还是米巧的同门师妹呢,秋时比米巧来的要晚好些。那时米巧身体已经好了大半,师父怕她再给憋出病来了,于是拜托同龄的大师兄来带带她。米巧的大师兄是米巧师伯的关门弟子,也是师伯捡回来的,起名池飞雪。米巧本就不是个能耐着性子的姑娘,又有了师兄的加持,那些日子道观里可谓是鸡飞狗跳。在这个狗都不理的年龄里,真真是被道观里的人嫌弃了个遍。再后来,师伯回来了还带了个小丫头。米巧看着那小丫头直笑个不停,她因为小丫头也会和自己刚来杭州一样整天哭呢,可没想到这小丫头硬是一滴眼泪也没掉。这使得米巧更好奇了,就连第一次见面的帅气师伯都忘记要磕头了。师伯说要给小丫头起名字,被米巧知道了,哭着都不愿意要师伯给小丫头起名,说大师兄的名字都难听死了。师伯见米巧那样子,哭笑不得只的说让她来,让她来。这就是秋时名字的来历。有了秋时后,米巧闲更不住了。都想好了怎么玩,玩什么,就连玩了吃什么都想好了。可是事与愿违,秋时是个安静的,只愿意跟着自己师父学武功。就连师兄也因为师父回来了,不得不每日习武。而米巧是个任性的,她说什么也要叫上他们出去混。没办法师伯就耍了一套剑法吓走米巧,可没想到米巧不按常理出牌,当场就迷上了这个会耍剑的帅气师伯,说什么也不要自己的傻师父了。后来师伯又要云游去,还要带师兄和秋时去,说是长长见识。师父见米巧的病情稳定下来,米家又生意复起。就想把米巧送回去,米巧自是不愿的。凭什么别人的师父出去云游带自家徒儿,而自己的师父却想着怎么把徒儿赶走。米巧连闹了好几天,还是米老爷子亲自来,才把米巧哄回家。但米巧怎么也没想到,这次一别竟是死别。大概两年后,秋时找上米巧一句话也没说,就是一个劲的要带米巧回道观。米巧预感到了不测,一路抽泣着一路问道“秋时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你说话啊秋时....”秋时策马带着米巧赶到道观时,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白色。米巧再也绷不住了,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米巧哭累后就在灵堂上睡了过去。米巧的运气就是这么差,前些年没了阿爹阿娘,现在又没了师父。夜里米巧醒来,看到秋时又哭了起来。米巧不懂为什么他们都要离开,米巧明明已经懂事很多了,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秋时——,为什么师兄和师父为什么要丢下我,我明明长大好多了,我已经是大姑娘了,你看我都……”米巧已经哽咽的说不下去了,秋时一把抱着米巧道:“我在,我会永远在。”
就这样米巧又在秋时怀里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第二日清晨,师伯看着熟睡中的米巧依旧紧皱着眉头,哀叹一声道:“不要告诉她发生了什么,这孩子本来就傻,再让她知道发生了什么非疯不可。秋时,为师欠师弟的,就由你来代为师还给你米师姐吧!”
“是师父把我捡的,没有师父徒儿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讨生活呢,而师叔是为了救我才丢了性命,我一定照顾好师姐来报答师叔。”
秋时带着满脸的疲惫,坚毅的对师父保证到。“秋时,记住跟你没关系,是师父的一意孤行致使你和飞雪落入对方手里。秋时,以后你就跟着你师姐,为师要去干大事,莫阻了为师的路。”
师伯摸着秋时的头,柔声说下这句话。“徒儿遵命,徒儿等师父归来。”
秋时默默流下眼泪。“莫得了,秋时——”师伯留下这句话就离开了。米巧醒后问及师伯,都说他耐不住伤心,继续云游去了。米巧知道师伯肯定难受极了,一个是陪了一辈子的师弟,一个是养了十几年的徒儿。他一定比自己还要痛苦吧。米巧往着外面发呆着,想着师伯现在怎么样了。米巧将秋时带了回家,以姐妹的身份带在身边。时不时的还往秋时院子里塞丫头,但是秋时性子孤僻,整日抱个剑不离手。还不愿意离开米巧身边,非要寸步不离的保护米巧。米巧没办法只能把她带在身边,日子久了,都以为米巧招了个会打架的丫环呢。慢慢地,秋时和米巧都从失去亲人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彼此之间也算是相互救赎了。这就是为什么,当芒种身处危险时,米巧拼尽全力也要救出她来。因为米巧已经尝够了失去亲朋的滋味,无论怎么样也不愿再受到这样的折磨。她比任何人都知道,亲人的重要和人命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