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众人去了杞柳的苗圃。 前几天卢昌华来看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废墟。 仅仅几天时间,这里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杂草已经做了清理。 周围的栅栏也修补完整了。 合格的条子被割了下来,留作种条。 上百棵废弃的杞柳树变得光秃秃的。 林场长又带着众人去了库房。 这里的小广场上堆满了成捆的杞柳。 靠在墙边,向阳晒着。 “去去水分。入冬就窖藏起来,开春了就扦插种苗。”
“用大棚吗?”
卢昌华还是很好奇育苗的方法。 “当然得大棚,这样能在五月左右就出苗。上大地移栽就没问题了,不耽误秋天收条子。”
“嗯,明白了。”
“那真正要生产柳编工艺品还不得明年秋后啊?”
李伟推推眼镜问道。 “是的秋后。原料没出来也不行啊。”
杨光毕竟是农业生产出身,对这些要更在行。 “没关系,正好明年可以慢慢的盖厂房嘛。厂房仓库办公楼,可是个大工程啊。”
卢昌华说道。 柳编这种行业是急不来的。 总得给原材料一个发展的时间吧? “我建议,农场要把柳编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来抓。只要柳编这个特色搞出来,长水农场就有了自己的名片,和其他农场有了不同。到时候,还能带动观光旅游的发展,一举多得!”
王瑶说道。 李伟和杨光都眼前一亮。 对于王瑶,他俩一直没有太关注。 主要的原因就是,卢昌华和她是夫妻。 很自然的,卢昌华就把王瑶盖住了。 而且一直以来,王瑶也不怎么发言。 如今她一张嘴,就让两人刮目相看。 “哎呀,王总啊,你的这个提法好,有高度,有远见。好啊!”
李伟很认同这个提法。 这就是他们政工干部经常说的,理论指导实践,首先要有理论嘛。 这个概念的提出,让李伟一下抓到了理论支撑点。 杨光更注重实际意义。 他一琢磨就觉得可行。 如今,全省有150多个农牧场,北宁管局有15个。 各个农场之间没有啥大区别。 前几年,老场长在的时候,为了搞特色,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 全农场有了上万头荷兰黑白花奶牛。 也建设了乳品厂。 长水牌奶粉也上市销售了。 一开始大家觉得这个特色很好,农场和职工们也得到了实惠。 可是其他农场也跟风搞奶牛养殖。 一时间,北宁很多农场都建乳品厂。 生产的产品相互压价,自己打自己。 搞得奶牛养殖也逐渐的萎缩了。 再加上天灾,农场各个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同质化严重,没有啥特色。 如今,王瑶提出了以柳编为长水农场的主要经营特色,这个想法正好契合了当前的形势。 李伟和杨光当然高兴。 黑省农场总局和下面的各个管理局,都已经意识到了,各个农场要是没有自己的特色,完全是种粮食,那么早晚都会落伍,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因为,在年初的时候,就提出了要求。 各农场必须要提出特色发展的思路,如果思路可行,从总局到管理局都将在各个方面给予支持。 虽然卢昌华提出跟他们合作搞柳编,可是他们可没往特色产业的角度上想。 如今,王瑶就像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一般,让他们心里立马亮堂起来。 看到了这些种条,又有了农场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路,他俩也坐不住了。 “行,你们提的这个思路好,得赶紧回去些报告。”
卢昌华见状也点点头。 “行。那咱们就回去。”
林场长见领导们刚来就要走,挽留道:“明天咋走呗?我这还有几只野鸭子,咱们晚上炖了。”
“林场长,咱们相处的时间还长呢,以后有的是机会。今天就不留了。”
卢昌华代表大家谢绝了。 林场长把他们送到了路边。 “路上开慢点,过沟啥的小心。”
“放心,我们会注意的。”
望着一溜烟消失在山林间的吉普车,林场长自言自语道:“这次林场有救了。”
回到场部,天色已暗。 李伟和杨光邀请卢昌华夫妻吃了晚饭再回去。 “不了,家里还等着呢,改天吧。”
“你们也忙,咱们改天再聊。”
卢昌华和王瑶各自开车出了场部,往三分场赶。 在路上,卢昌华给家里去了电话,说正在回家的路上。 老卢连声嘱咐开慢点,不急。 回到家,盛宇抱着妈妈的腿不撒手。 这都好几天没见着了,小娃娃赖在妈妈的怀里不出来。 “你都几岁了,要像个男子汉了。”
卢昌华鼓励道。 盛宇很委屈。 他想妈妈有错吗? 怎么就不是男子汉了?! 熊宝哥仨也凑过来,坐在王瑶的跟前一个劲儿的往前蹭,尾巴像是扫把一般,打扫着地面。 可见它们的心情极度愉悦。 老卢和卢妈妈也很高兴。 别说孩子想妈妈了,就是家里的狗都想她了。 “来,来,吃饭,吃饭。”
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起了孩子上学的事。 卢昌华还是主动提起了老丈人他们回城的事。 “咋的?他们在这儿受委屈了?”
卢妈妈有些怄气。 在这好好的,干嘛要走啊? 老卢倒是没说话,只是脸色有些好。 “爸妈,他们不是在这儿委屈,他们回去也是不得已。”
王瑶主动出面解释。 毕竟是她的爹妈要回去。 她做闺女的不说几句,肯定不行。 “一个是糯米去北宁读书,他们不回去照顾一下,心里过意不去。”
“再有就是,我妈也得离医院近点,看个病啥的也方便。”
“还有,我爸妈也说了,想着在城里待上半年,在这儿呆上半年,这样,你们老哥几个也能在一起聚聚。这样不是挺好吗?”
“哦,亲家还回来啊?”
“可不是嘛!还回来,他们还想的跟您一起钓钓鱼打打牌呢。”
“那也行。”
老卢点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 毕竟人家是亲家,来去自由。 再说了,人家也不是不来了,不是还回来住半年呢嘛?! 再说了,现在去别宁也方便,相互开着车走动也行! 这样想着,老卢心里舒服了许多。 卢妈妈还是有些不习惯。 “哎呀,还要等半年?啧啧,就这几天我都想亲家母了。”
“妈,您要是想去看他们,让我爸开车去就行呗,也不是多远,才六十公里。”
“六十公里海鸥不远啊?!”
卢妈妈嘴里啧啧有声。 在她的心目中,别管啥六十七十的,只要是去北宁,就是很远的地方。 这种感受,卢昌华又切身体会。 想当年,小时候他曾经步行去过北宁,走了两天才到。 当时在他的心里,去北宁这个大城市,真远啊! 如今,开车一小时就到了。 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那是一小时经济圈,农场算是北宁的郊区。 “爸妈,我也不想啊。”
卢昌华又开始溜缝了。 “当初把他们接来,就是想着咱们能在一起,好照顾。”
“现在分开,也是为了孩子。”
“对,为了孩子。”
老卢是认可这个说法的。 “如果这样,有时间我们也去照顾几天。”
“行啊,我是怕你们烦,你们想去就去,烦了就回来。”
“我们去也房子啊。”
卢妈妈嘀咕了一句。 “妈,咋没房子呢?咱家还缺那玩意?不行我在附近再租几套,你们老哥几个不是又凑在一起了?”
“呵呵,这招倒是行。”
老卢和卢妈妈这回笑了。 这么多年了,他们几家人都在一起,现在突然要分开,一时间有些不舍和不习惯。 尤其是老卢。 跟王德江谈得来,两人又是亲家。这样的朋友可真不好找。 得,本来,卢昌华想着分开就分开,反正能随时往来,也不远。 现在倒好,老爸老妈的意思是也想进城,还跟亲家住在一起。 那是那句话,一切为了孩子。 “爸,你们走了,我韩大爷和胡大爷他们咋办?”
“呃。”
这一下,老卢有点犹豫了。 是啊。 都走了,老韩和老胡咋整? 他们可就孤独了。 难道都弄进城? 一家人正为这事发愁呢,有人推门而入。 正是韩大爷老两口。 “咋才吃呢?”
“韩大爷,快进来坐。”
把老两口让进来。 寒暄了几句,老韩头说道:“我来啊,是想跟老卢你说一声,过两天我们要去北宁了。”
“啊?”
老卢的下巴差点掉下来。 “干啥去啊?”
“赵雅不是去读书了嘛。上学和住的地方都是昌华帮着解决的,我们也不能把孩子扔那儿不管啊?”
老头笑呵呵的说道:“我这岁数,能帮着闺女就帮着点了,以后想帮也帮不上喽。”
“韩大爷,您的意思是去北宁帮着照顾赵雅?”
“是啊,我们去照顾着好事好点,关心关心她也好啊。”
见老韩头这么说,老卢不干了。 “你们都走了,那我们也去。”
“爸,不激动。盛宇不是还不到岁数呢吗?”
“我看,这不是借口,干脆让盛宇去上城里幼儿园,大家在一起多好,为啥要分开啊?!”
卢妈妈突然来了智慧。 王瑶沉吟了一下,说道:“行,这也是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