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玉笑道:“那不可能的,这电信关系到国家的通信安全,再怎么样国家也不会听那些外国公司的吧。再说了,我在电信公司都没听说这个事,肯定是假的。”
“老四,你还别不信,在官场上这民间消息其实比起官方消息更加的靠谱一些。”
刘坤说道。霍英杰也说道:“老三这个话是没错的,官场上的事情的确如此。”
大家都这么说,李世玉自然没理由不相信,问道:“你们说,这些外国公司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当然是为钱咯。”
刘坤说道:“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好处的事情谁会去干啊。”
李世玉点了点头:“老四这做开公司了,眼力完全不同了啊,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仔细想想,现在我们国家这些电信设备大多数都是进口外国的,这些公司估计打的也是这个主意,这重复建设越多对他们自然就越好咯。”
刘正在一旁奇怪的问道:“现在这些电信设备我们国家不是也能够造吗?进口的设备那么贵,为什么要用进口啊?”
关于为什么要用进口这个问题,说起来就话长了,在我们国内,不仅仅是电信这样的高端行业,在其他的行业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走进国内那些引以为豪的领先工厂,可以看到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日本、德国、瑞士等国的品牌设备,大到设备,再到软件、材料、刀具、工具等,有几样不是国外的品牌?这些年很多人自豪的说,我们国家是世界工厂,表面上看起来,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外行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中国造不出来的,制造业一派繁荣。但透过表面去看实质,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大多数领域,只要涉及到有难度的核心技术,几乎都被国外技术垄断,这是一种表面繁荣背后的行业危机,作为工业强行的印刷、模切行业是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国内一家家巨头企业甚至沦落到倒闭的地步,或者依靠国家的不断拨款勉强存活,而国外的设备企业却活得有声有色,不断在国内投资设立新工厂!我们可以不拿德国、日本、瑞士、美国来比,那么韩国的呢?意大利的呢?西班牙的呢?这些国家照样造出高精密装备,而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如此依赖国外技术的局面的确令人尴尬。工厂购买设备绝不会像通用消费品行业那样有追求奢侈品的倾向。制造业是务实的行业,生产零部件追求的是加工精度、效率、品质、稳定性等各种实实在在的指标。国内的设备以中低端为主,这些设备的加工性能与稳定性相比国外设备有较大的差距,要么加工精度不够,要么效率偏低或者故障率较高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工厂比拼的是谁的生产更有竞争力,他们宁肯花更多的钱去买进口品牌的设备,也不愿意为了省钱留下隐患。毋庸置疑,当国内的工厂发展到有一定实力的时候,必然会选择进口品牌的设备。比如,国内制造设备的厂家有一大堆,一台也就几万、十几万,在低端制造业中价格战打得非常激烈。而瑞士、德国、日本制造的设备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几百万也不在话下,他们却成了行业的香饽饽。有些观点认为,中国人有钱,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我们造不好就不要费劲去折腾,直接拿来主义不是挺好吗?老外这不还求着我们买他们的设备吗?如果是我们自己能制造出来的东西,让别人去制造可以说是一种本事。但是,这些高端精密设备我们制造不出来,就只能受制于人,老外说多少钱就多少钱,甚至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事实上,一个国家所有的物品都是通过制造业实实在在造出来的。而我们的制造工厂却把大部分赚的钱都用来购买进口设备,工厂始终处于买设备的循环,新买的设备用几年又得买新设备,不买就会失去竞争力,只能把赚的钱又用来买设备,可以说中国的制造业是在老老实实地给老外打工。政府当然在这个交易过程中稳收交易税金,而制造业劳动创造的绝大部分价值让给了老外。国人用着高端的设备,赚着低廉的薪水,这也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人的智慧是很牛的,这地球人都知道,只要哪个事情来钱快还不用出力,这种投机取巧的事情就会有无数的人去琢磨。中国的房地产多厉害,制造业人纷纷吐槽“炒房兴邦,实业误国”,你看雄安新政一出来,房子就抢疯了....反正,肯定不会有人去抢着搞设备制造业!设备制造业完全不同于房地产、娱乐业、互联网,绝不是可以靠一个创意就能大获成功的,它是一个需要长期琢磨、探索、验证、积累的产业,来不得半点浮躁。设备核心技术的研发,没有上十年的潜心研究,不太可能会有实质性的成效。要造出好的设备,需要一大批在各自岗位上潜心钻研、耐得住寂寞,精益求精,终身奋斗的技术人员。只有透彻掌握核心技术并持续地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制造出卓越的设备。说起来容易,但我们去国内的设备厂家看看,现在搞技术的研发人员、工程师们都很现实,他们要买房、要养家糊口,肩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拿着并不高的工资,就算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到头来的结果还是买不起房,被生活压力弄得心力交瘁,又怎能静下心来搞研发呢?在设备企业,搞技术的收入比不上搞销售、搞管理的,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认为搞技术是没有前途的,他们的职业发展目标是转型去做销售或做管理,后面再出去办个公司代理设备,或者东拼西凑复制点技术也开始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