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10章 策反

第10章 策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皇后和周皇后拆开来信一看,这次却不是短毛贼亲笔信,而是他婆娘写的。  邢秀娘在信中遍数大明女人的难处,在种种束缚、压迫之下,妇女只是供男人玩耍及繁衍后代的工具,毫无社会地位。历朝历代都没有像大明如此公然迫害妇女,因此反礼教反迫害拯救万千姐妹脱离苦海刻不容缓,邢秀娘邀请张皇后勇敢的站出来,担任妇女联合会名誉会长,或者是保卫儿童委员会名誉会长、救济总会名誉会长、残人联合会名誉会长等职……  周皇后当场就懵了啊,逆贼策反前皇后?怎么想出来的?还给封官许愿?  周皇后对大顺了解有限,张皇后不同。因为张嫣是开封人,老家跟大顺地盘一河之隔。  张国纪父以女贵,女婿赐给了五万亩养赡田——明末已经没能力实给田地,所以只是每亩征银三分交给老丈人糊口。堂堂国丈肯定不会就此止步,毕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前些年老张被人告发假传懿旨、草菅人命、鱼肉小民、擅收皇税、强取民房、谋纳宫婢、卖官鬻爵、干预法司等等罪名,天启帝想处理来着,不过文臣们纷纷劝说要顾及皇室颜面,不要上纲上线。天启帝不得已网开一面,只勒令老丈人回原籍反省反省,希望他痛改前非。不过几个月后天启帝嗝屁,崇祯一上台就赦免了老张罪名,人家又去京师享福了。  张国纪在开封有一千多亩良田,他眼看大顺势不可挡,急于将田产脱手,可惜迟迟卖不掉。这种事情他难免会跟皇后闺女唠叨几句,所以张嫣对大顺的了解比弟妹周皇后更深一些。  寡妇的日子本就难挨,何况身锁大内,张嫣无数次在孤寂的深夜里哭泣。现在,一封来信让她浮想联翩,妇女联合会?女人能顶半边天?流寇居然为妇女争取地位?  张嫣绝对想不到的是,何止男女平等,那张画中的短毛贼甚至还会让女人骑在他头上作威作福,那场面简直不忍直视。  邢秀娘抓了个现行,却没有丝毫怨言。因为骑在短毛头上的是她亲妹妹,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她还趁机撒娇让短毛给她妹一个名分,李自成说快拉倒吧,改天我给你妹找个好人家。  后宫里收一个小鸡就够了,他娘的变成鸡窝实在太难看。  邢秀娘试探问空出来的位置是要留给黄太极闺女?  李自成当即怒了,孩子才十岁,瞎编排简直禽兽不如。现在跟阿黄闹翻了,他让邢秀娘回头问问孩子是愿意回家还是继续留下。  邢秀娘又追问是不是准备把搔鞑子收入房中。  李自成说亏你在陕西待过两年,难道不清楚那边习俗?“穷不扎根,臭扎根。”

正经人家谁愿意找有狐臭的对象。  邢秀娘说我现在还知道山西、河南一些地方也有这种习俗,不过你做大事的人哪里会讲究这个。而且说是搔鞑子又不代表他们人人有狐臭。  “……”李自成想了想回了句,“八字还没一撇呢,让蒙鞑投顺哪里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动的。”

漠南蒙古大小十九个部落派出的代表已经到达怀庆三天,李自成招待他们好吃好喝却迟迟没接见。  说起这个蘑菇啊……  话说铁木真的后代测出来有刘邦基因,这事毫不稀奇。从先秦开始长城内外人员交流就很频繁,完全可以说大伙都是一家人。再加上蒙鞑风气开放,并不在意戴绿帽或者当接盘侠,所以血统乱的简直没法提。  明英宗朱祁镇时的内阁首辅杨溥就吐槽:“虏营之兵,大半系汉人。”

而且据传俘虏了土木堡战神朱祁镇的也先他妈是苏州人,当时还帮忙给老朱说好话来着,这事整的。  “蒙人”这个概念,是铁木真崛起之后大大小小不同部落有些语言都不通的捏合在一起,并创制出蒙古文字才形成了民族共同体,跟血统没多大关系。统一的族群就有了一定的凝聚力,这招很厉害。  后来随着蒙哥意外去世,因为四弟忽必烈和七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导致大蒙在次年从内部分裂,尽管忽必烈仍然对外号称“大蒙古国皇帝”,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在事实上独立了,他只能做大元皇帝。  1368年徐达北伐,元顺帝逃离京城北奔,两年后他嗝屁儿子继位,然后儿子的儿子继位时蓝玉北伐,天元帝在逃亡路上被忽必烈弟弟阿里不哥后裔杀了,对方不再使用汉式年号也不称皇帝,所以至此“大元”已经名、实俱亡,蒙人算是重回部落时代。  之后又是一系列的打打杀杀,最终瓦剌部贵族首领脱欢统一了东西蒙。他本想自立为汗,结果众多部落不答应,只好勉为其难继续让黄金家族当傀儡,自己做个太师。  脱欢儿子也先更厉害了,“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甚至在土木堡俘虏了明英宗朱祁镇。这事应该怪朱棣,要不是他大规模缩边,蒙人很难如此猖狂啊。  也先不满足于仅仅做个太师,结果刚篡位第二年就被部下杀了。瓦剌就此衰落,后分为其长子统领的杜尔伯特部和次子统领的准噶尔部两部分。后来加上和硕特部、土尔扈特就变成了漠西四部,瓦剌翻译的问题也叫卫拉特。  也先嗝屁三十年后,在他屠刀下幸存的达延汗又开启了征战天下的历程,恢复了北元鼎盛时期的景象。  达延汗将众部落统合建立为左右两翼六个万户——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部万户、土默特部万户和永谢布部(哈喇慎、阿苏特)万户;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部万户、兀良哈部万户和喀尔喀部万户。  左翼三万户由达延汗自己直接统辖,大汗驻帐于察哈尔部万户;右翼三个万户由达延汗子孙出任济农行使管辖权,济农驻帐于鄂尔多斯部万户。  “插汉儿”或者“察哈尔”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铁木真时期,其意为“家人”、“奴仆”、“卫士”、“宫殿卫队”之意,后来演变为“怯薛军”。  所以达延汗将直属万户命名为“察哈尔”有效仿祖宗成吉思汗的意思,自他以后的汗王正统全部亲领察哈尔。  当然,察哈尔内部仍然分为八个部落,每个部落再往下划分还有两三个小部族。  因此,不管几个万户,做为一个松散的集合体,达延汗嗝屁之后蒙古诸部再次渐趋分裂,他的子孙互相打来打去。  等林丹汗继位,谁还拿他当盘菜,而且东北鞑子也已经崛起了。  小林自然不甘心。  “攘外必先安内”的草原版是林丹汗实施的“先处内,后处外”策略。  当时,除了远赴西域不理世事的卫拉特几部外,蒙古还有这么些势力:  顺义王俺答阵营——  土默特部落联盟,下辖土默特、巴岳特、畏兀慎、许兀慎等,号称“土默特十二营”,统治者为达延汗孙子俺答后裔。  鄂尔多斯部落联盟,下辖鄂尔多斯、唐古特、克烈、郭尔沁、阿玛海等十几个部落,统治者为俺答哥哥后裔。俺答曾吞并过,不过他嗝屁后鄂尔多斯就不再从属于土默特,但长期维持和土默特的联盟关系。  永谢布部落联盟,在俺答他爸的时代归顺鄂尔多斯,在俺答时代又归顺俺答的土默特。在明末重新整编,联盟只剩了永谢布、哈喇慎(即喀喇沁)、阿苏特三大部。  以上三个联盟大体上还算是达延汗时期划分出来的右翼三个万户。它们在俺答时代强盛,根本不鸟掌控察哈尔万户的蒙古宗主大汗。  漠北外喀尔喀阵营——  统治者为达延汗后裔,下辖伯苏特、古里业等七个部落。由于地处偏僻,不知道他们平时都在干啥,基本处于修仙状态,名义上听命察哈尔部的大汗,其实根本不鸟。明末已经从喀尔喀万户分离,形成为土谢图汗、车成汗和札萨克图汗三大领主。  察哈尔部大汗阵营——  察哈尔部落联盟,统治者为达延汗嫡系后裔,下辖克什克腾、浩齐特、敖汉、乃蛮、苏尼特、乌珠穆沁、阿剌克卓特、主亦惕八部,号称“插汉八营”。俺答崛起后,因受压迫东迁辽东,在明朝看来是沉寂了好长时间。俺答死后,由于俺答后裔无能,察哈尔再度崛起。  内喀尔喀部落联盟,统治者为达延汗后裔,下辖扎鲁特、八邻、弘吉剌、巴岳特、乌叶奇特五部。他们原是喀尔喀万户一部,分离出来后和察哈尔关系紧密,在察哈尔东迁时跟着察哈尔东迁,长期跟察哈尔相依为命。  兀良哈(乌梁海)阵营——  做为曾经的左翼三万户之一,因为察哈尔和内喀尔喀东迁,霸占了兀良哈的土地,瓜分了兀良哈的部众,兀良哈的残余部分在明末只剩了一个叫“兀良哈”的部落。在往后,永谢布联盟的哈喇慎部采取联姻手段,逐渐归并了被察哈尔瓜分剩下的兀良哈部。  科尔沁阵营——  本来实力弱小,曾经属于兀良哈阵营,在兀良哈衰落后逐渐强大起来。  以上这些阵营并不是铁板一块,同时阵营内的联盟并不完全友好,联盟内的部落各自也有纠纷,部落下的小部也不乏刀兵相见,反正他们就是个松散的集合。  林丹汗上位,算是勉强被大多数部落遥尊为共主。但遥尊显然满足不了林丹汗的雄心。  “南朝只一大明皇帝,北边只我一人,何得处处成王?我当先处内,后处外。”

有志于天下的林丹汗急欲恢复祖上荣光,开始强力打压、收拢各部势力,并且还干了件蠢事。  曾经俺答想称汗,苦于不是嫡长子的嫡长子没有法理,于是和三世黄喇叭互相炒作,彼此以忽必烈和八思巴吹捧,炒作之后,黄喇叭变成了那边的大哥大,俺答则称汗。  由于四世黄喇叭是俺答曾孙,人家自然不可能支持林丹汗,所以小林脑子一热照猫画虎寻了个白喇叭来互相吹捧,结果……人家俺答能靠几十年的武功来逼着人信黄喇叭,林丹汗一个小年轻还没有啥卓著的武功呢,不但不能逼着大家改奉白喇叭,反倒招致很多人敌视。  林丹汗那么着急改信白喇叭还有一点原因,就是黄喇叭太能封汗了啊,只要给建庙,那汗号是批发一般地哗哗往草原上封啊,搞得林丹汗这个正经的法理上的大汗非常尴尬。  可惜小林跟崇祯差不多,本事不行还总想急吼吼干一番大事业,所以内忧外患接踵而至。  努尔哈赤称汗前后,科尔沁、内喀尔喀等部便陆续与努尔哈赤通婚、盟誓。林丹汗相当愤怒,整天疑神疑鬼骂骂咧咧,这又加速了内部的分化,不时就有人带队投鞑或者跑去漠北。  林丹汗想提振人心,率军征讨科尔沁,结果得到后金出援的消息后匆忙撤退。暴露了外强中干的本色。  另一头内喀尔喀五部虽与后金结盟,却阳奉阴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陆续发动了三四次惩罚性攻击。期间林丹汗不光见死不救,还趁火打劫。内喀尔喀五部被夹击之下土崩瓦解,残存的巴林和扎鲁特两部投鞑。  接下来皇太极开始向林丹汗的察哈尔八部渗透。其中奈曼和敖汉两部想做中间人给双方调停,林丹汗不能忍这俩二五仔,发兵讨伐,两部顶不住干脆归附后金。  此时的林丹汗在左翼三万户算是众叛亲离了,又得不到大明支持,又打不过鞑子,被迫选择西征。  右翼三万户诸部果然不是林丹汗的对手,仅一年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只是留守于辽河套的察哈尔部也开始瓦解,投鞑的投鞑跑漠北的跑漠北。  林丹汗一边痛干大明一边回师东征,不过听说后金派出了援兵,赶紧又溜了。  他西征以来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自身实力也被削弱了,“插(察哈尔)之疲甚、饿甚、穷甚”,其兵员严重减耗,“插有马约备仅收四万,插众不满五万。”

皇太极看准这个机会,集合十万皇协军追杀林丹汗,小林仓促逃窜,部众大多散失,没等他东山再起就病死了。  如果没有大顺介入,一盘散沙的漠南一二年后就会被阿黄彻底平定。而在这个大征服过程中,皇太极一直秉持着欺强不凌弱的原则,谁不服,我就打,把你打趴下了,我再拉你一把。  其实自永乐以后蒙鞑就逐渐沦为游击队了,虽然经常咋咋呼呼痛干大明看着挺威风,其实已经失去了作为独立正治力量的实力,只能在后金和大明之间选边站队。  李自成暂时没精力去打漠南,但同样可以拉他们一把。随着顺军攻破沈阳展现了实力,蒙鞑们又多了一个投靠对象。  虽然短毛给他们开的条件不大好,但察哈尔残部以及十九个走投无路的部落还是派出代表来接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