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续聊斋全书 > 崔秀才(下)

崔秀才(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想要进士及第,就得整理旧业,认真攻读,要想攻读,又必须先有灯火钱。我看眼下,你很难办得到。我现在有八十吊钱,可以先送来助你。”

刘公道:“你也不富裕,我怎么忍心牵累你呢?”

崔秀才道:“人家丢弃的东西,我就收起来,人家想要了,我就给他,这有什么好推辞的呢!”

于是,就和刘公辞别而去了。没过多久,崔秀才就驾着一辆车,带着八十吊钱来了。刘公十分感激,想准备一餐饭食,来款待他,可是崔秀才把钱送给他就走了。过了几天,崔秀才又提着一个囊袋到来,说道:“你致力于学业了吗?”

刘公道:“新年临近了,有些事要忙。”

崔秀才道:“我想八十吊钱,还不够你省吃俭用的费用,我还储备了一袋的金子,帮你过上小康生活。”

就把袋子扔在炕上,就出门去,刘公立即挽留,也留他不住。刘公回屋打开口袋,里面全是金光灿灿的金子,一家人看着,也感到十分惊讶,刘公权量了一下,竟然有三百两之多。刘公依赖崔秀才的资助,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崔秀才从走了之后,也没有来过,刘公也不知道他居住在哪里,只是在心里铭记着,对他十分感激而已。刘公就拿出钱来,买了一处新宅,把以前的家产赎回来,又在新宅之中,掘得两坛白银,于是又变成了富有之家。原先那些散去的仆人,又都陆陆续续地回来,千方百计地攀附刘家,以求得被重新录用。亲戚朋友也渐渐地来吊问,一年之间,又和原先一样繁华起来。刘公也不再像原先一样,广收宾客,喜欢交游,只呆在家里,用功读书,当年就考中了进士,获得了显耀的官位,到他家去贺喜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又正好碰到了刘公过生日,便派人到处去,凡是亲戚故友中,贫困落魄的人,也都把他们叫去。等到那一天,亲戚朋友都到他家去道贺,纷纷拿出锦绣金玉等,把大堂都摆满了,给刘公祝贺。刘公摆下酒宴,招待大家,他自己则坐在上手,招呼大家。喝过几轮酒之后,刘公走出他的席位,举起酒杯对着众人说话:“今日各位光临,使我刘某感叹万千啊!”

他有意要奚落众人,让他们明白,他最需要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相助,如今他发达了,不需要了,却拿着重礼来结纳,他便按照原先想好的计划行事,叫下人把收到的东西,纷纷分到自己请来的贫困的人的前面,让他们各自收藏起来,众人都感到很惊愕,不明白刘公到底玩什么花样,其中一位年长一点的对他说道:“这些微薄之物,是用来奉送给刘公的,纵然不珍贵,也是众位亲朋好友的一点意思,刘公为何散给他人?”

刘公感叹道:“我今日很幸运,群公齐至,赐我满座好友,只是遗憾席座上,缺少崔秀才一人啊!崔秀才要是在场,一定能知道我为何这样做了!”

刘公说完,从袖子中抽出一张书笺,是一首无言古诗,并让他的儿子当场朗诵,道:“主人好施予,挥霍无踌躇。客有谏之者,主人笑曰毋。君谓财可聚,我意财可疏。不暇为君详,聊以言其粗。财为人所宝,人为财之奴。富者以其有,贫者以其无。有则气逾扬,无则气不舒。逾扬人逾亲,不舒人不知。昔我贫贱时,颠簸无人扶。有身不能衣,有口不能糊。贵戚与高朋,相逢皆避途。居然一厌物,俨若非丈夫。今日奋功名,食禄复衣襦。门庭闹入市,势力日以殊。一寿千黄金,一箸万青蚨。奢穷欲亦极,无劳用力图。当时何其啬,今日何其都。顾兹亲串惠,岂我所愿乎。昔贫今且富,昔我即今无。清夜维其故,反侧心踟蹰。其故良有以,今昔人情符。周急不继富,圣言不可诬。忆昔齐晏子,举火蟾葭莩。又闻范文正,义田置东吴。设使天下人,能聚复能输。在在无和峤,处处有陶朱。流过阿堵物,何来庚癸呼。堪叹近者富,唯利之是趋。满盈神鬼恶,往往寄祸沽。用是常自惕,羞为守虏徒。况今得之如泥沙,当日求之无锱铢。君不见栖栖穷巷孤寒儒,此时此际如苦茶!”

众人听了,都明白了刘公的意思,感到十分羞愧,坐在席位上,如坐针毡,如芒刺在背,十分不自在,坐在角落的人,还偷偷地离开席位,溜走了,刘公也不去挽留他们。接着,门人进来报告,说崔秀才来了,刘公赶快恭敬地出去迎接,崔秀才进来,刘公向他拱手弯腰行礼,崔秀才握着他的手,笑着说道:“刘公可算是狗国中的疯狗,没有什么东西不咬了!还效仿唐传奇中的杜子春得意时的口舌做什么。况且繁华和萧索,又能延续多久呢,不能看透贫富,,心里的魔障便又降临了。像古时的隐士接舆,光着头,光着身子在桑树之间,忽来忽去,哪还会计较得失荣辱会伤人呢?领略到了时间的人情冷暖,连点点头也算是多余的的事了!”

刘公又向他行礼道:“您说的话句句都是至理啊,我谨记在心,好时时警戒自己。”

当晚客人散去之后,刘公独独要把崔秀才留下来,刘公的妻子也出来拜见崔秀才。刘公问崔秀才道:“近来你又迁居到了哪里,为何那么久都不到我家来,也让好让我好好酬答你的恩义。”

崔秀才道:“往日我向你索要东西的时候,你指望要我报答了吗?”

刘公道:“实在没有这样的想法。”

崔秀才道:“那难道我就有这样的心里吗?你对我真是不宽恕啊!”

刘公听了,爽朗地笑了,便转问崔秀秀家里有几口人。崔秀才道:“家里倒也孤寂,上上下下也有十几口。”

刘公听了,高兴的说道:“小女还没有许配人家,想和你家结为姻亲,怎么样?”

崔秀才道:“这万万不可。”

刘公就追问:“有何不可。”

崔秀才支支吾吾地,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是一个长者,说了也不会有什么危害,之所以不敢和你家结亲,是因为我并不是人类,其实是艾山的一只老狐。因为你抱有一种高大的志向,气度不凡,才不远千里来和你结交,助你由贫到富,也是你命中该有的定数,也不是单凭我的能力就能做到的。我只不过特意来因人成事罢了,现今夙愿已了,该当永远和故友告别了。”

刘公才恍然大悟,不觉伤心地说道:“你离去当然可以,只是让我成了得鱼忘筌之人,怎叫人安心!”

崔秀才道:“我只不过贪图上天的功劳,来助你,有什么好感激的。从此,你的前程一帆风顺,只是官位不会超过三品,然而财富倒是可以达十万之多。”

刘公点了点头。崔秀才又道:“虽然如此,在这临别的之际,我还是有句话要留给你,我听说各自的人心不同,就像人的面貌一样,橡树和樟树,要七年才能辨别得出来,对人的了解,也不容易明白。与其贪图名声而使自败落,哪里比得上心神淡薄而保全自己呢!除去自己的固执,而能够与众人相合,这才是成全友情的道理,希望你能记住,不要让猪狗都笑话你。”

说完就辞别而去了,后来果真再也没有到来。刘公后来官至臬司,因为老了,才高老还乡。只是一生感念崔秀才的恩义,每逢初一十五,都要摆下香案祭祀,从不懈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