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丁香岛之恋 > 65、第二十一座岛 云中之岛(3)

65、第二十一座岛 云中之岛(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3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2米,一直人美誉为“非洲之王”,是一座典型的死火山。它的主体由三个死火山,基博峰、马文济峰和希拉岭组成。其中,基博峰和马文济峰组成了它高耸入云的山巅。基博峰,又是其顶峰。在殖民时代,乞力马扎罗山一度以德国皇帝的名字命名。坦桑尼亚取得独立自后,基博峰被改名为“乌呼鲁峰”。在斯瓦希里语里,乌呼鲁(Uhuru)是“自由”之意。乌呼鲁峰,也就是自由之巅。“乞力马扎罗”(Kilimanjaro)在斯瓦希里语中有“闪闪发光的山”的意思,它的闪光源自白亮皑皑的赤道冰川。乞力马扎罗山全部闪闪的银光,都堆积在高耸入云的自由峰上。因此,膜拜自然马赛人才认为那闪闪发光之处有天神的庙宇,才叫它“Ngàje Ngài”。每当天晴云散,“天神的庙宇”露出真容之时,他们都要远远地向它跪拜。只有攀登上乌呼鲁峰,才算是真正到达乞力马扎罗的顶点。在这自由之巅的下,生活着一个已经放弃游牧、转务农耕的马赛和班图混血的部落——瓦恰部落。整个联合科考队大队人马都驻扎在瓦恰部落的村庄里。这些热带的村庄依靠火山灰肥沃的土壤滋养,盛产咖啡、大麦、小麦、蔗糖、琼麻、玉米、香蕉、金合欢树皮、棉花、除虫菊和马铃薯。因此,相比较于游牧的马赛人,瓦恰人更富足,像桑给巴尔人那样,更多地融入了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当中。李奇微被安排在一个叫哈瑞姆比“Harambee”(斯语:同心协力)的小村子里,那里是去往乞力马扎罗山顶的一个重要通道。村里有一个建设得颇有模有样的旅馆,名字也叫哈瑞姆比(Harambee),有互相网,有空调,有卫星电视,令人非常意外。旅馆老板图朱(Tuju),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自称是肯尼亚人,从肯尼亚跨国境迁移到哈瑞姆比村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之间的边境管理很宽松,像图朱这样的人随处可见。更为过分的,他甚至还自称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远房亲戚。这点就无可印证了,或许这层关系只存在于他吹嘘之中。图朱能讲好几种部族的语言,因长年跟欧美的观光客们打交道,他的英语说得更流利。除了开旅馆之外,他的另一项收入是当登山导游。图朱很少接待中国人,因此,一见到李奇微就不断吹嘘:他年幼在肯尼亚的时候,每天都要攀爬乞力马扎罗山锻炼身体,每年都要绕山脚长跑一次,要不是肯尼亚的长跑高手太多,肯定能去北京参加奥运会。这次,他将负责指导联合科考队员们的登山,报酬是美元2000刀。李奇微初来乍到,需要一点适应性训练。第二天一整天,图朱和克里斯蒂娜都带着他在山坡上跑,只到跑到他发现自己的体重的确是一个小问题为止。哈瑞姆比旅馆提供西式和肯尼亚特色菜肴。主要是烤肉。肯尼亚式烤肉与桑给巴尔烤肉相比天差地远。或许是因为这里没有群岛上那样丰富便宜的香料,只能用盐和胡椒调味,烤好后和蔬菜杂拌而食。不过烤的肉很特别,都是野味,合法狩猎而来的角马或者羚羊肉。主食叫做“乌伽黎”(Ugali),是一种稠密的玉米糊,做成重磅、新鲜烧煮的砖块状。吃的时候,把只需要把乌伽黎掰碎,与烤肉,炖菜或者生菜一起食用。无论是烤肉还是乌伽黎,都难以给李奇微留下好印象,他一下子怀念起队里大厨大老黄的好手艺。第二天,李奇微在克里斯蒂娜的带领下,为准备登山考察的科学家们都做了一遍体检。诸人都是老当益壮之辈,健康状态都不赖。其中有两位六十七八岁的老先生,克里斯蒂娜介绍说,一位是火山学家、一位是冰川学家,领域里国际级的泰斗。李奇微一点不关心这些,他满心只关注着克里斯蒂娜。第一次和克里斯蒂娜合作共事,李奇微发现她这人工作起来特别认真,像一个女博士应有的样子。每一个人,每一项生理指标,都一丝不苟地与李奇微核对,唯恐他有一丁点的疏忽。在克里斯蒂娜的严格监督下工作,李奇微发觉她身上的书呆子气一点不比周伟军少。想起起周队长,他又感到双肩隐隐作痛。第三天一大早,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图朱就带着这支联合科考队向乞力马扎罗山峰顶出发。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平缓堆积起来的死火山,从山脚到山顶是一个超长的平缓升坡,登山就是爬坡。所以,它是人类可以徒步攀登的最高、也是唯一的巨峰。克里斯蒂娜早为李奇微备好了登山装备,一个超大的登山包,装着从丛林到极地的全部衣物:速干短(长)袖衫,可拆卸成短裤的速干裤、丛林帽、雨衣等赤道装备,保暖内衣裤、防风抓绒衣裤、冲锋衣裤、羽绒服、厚袜子、薄手套和羽绒防寒手套,防水登山靴,凉鞋,保暖登山靴,绒睡袋,还有太阳镜、防晒霜和防晒唇膏,巧克力,压缩饼干,保温水壶,探照灯,伸缩折叠手杖……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在图朱的指导下,李奇微逐一了解并掌握这些东西的使用方法。可惜,和队伍里的大部分人一样,一转身便全忘记了。因为并非探险,而只是常规科考,图朱带大家走的是一条很常规、很安全的路线。所谓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也就是努力走上山去。除了整支科考队,图朱还雇了六位精壮的村民背负器材和补给。整支队伍就变得浩浩荡荡,蔚为壮观了。一开始的路程走得非常舒坦,只是要穿越山脚下环绕周匝的热带雨林。路早已开好,每年有一万四千多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把上山的路踩踏得非常平整,因此走起来很舒坦。对于雨林层的动植物,各国专家们已经做过了详尽的研究,所以不必停留。只要径直穿越。过了海拔至2000米的雨林,越往上走,树木的叶子越小,也越矮小。过了3000米的海拔高度时,天已经大亮,周匝就完全是雾气蒙蒙的高山沼泽地,空气也开始变得有些寒意。在这里,科考队寻觅了一块规整的平地,扎下了第一座大营。三位科学家和一位村民留下来,搭了两个帐篷。他们要通过研究这里的针叶林,来寻找全球变暖的证据继续登山的人,则换下短衣裤和凉鞋,穿上厚实一点春秋装和运动鞋。他们向热带告了别,一下子走进了温带,继续向自由之巅的高寒进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