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樟树湾变形记 > 第9章 搬迁(1)

第9章 搬迁(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很快,村里就要进行各项基建的事儿便传开了。  大伙儿讨论得热火朝天。  干了一天活回来,凑在一起了总要讨论几句。大地坪边上的大樟树下每天傍晚聚集的人明显的多了起来。  没两天,唐会计从镇上的中学里借到了投影仪,于是又开了次村民大会,放了投影给村民们看沈小霞做的一个关于村里基础硬件设施改善的PPT。  大伙儿看的又稀奇又高兴。  现场热热闹闹,大伙儿心头也一片火热。像文三叔那样忍不住泼冷水的才开个头,就被前后左右给一通批评。  “哎,要这么弄起来,可真好呢!”

“可不是,咱村里可越来越美咯!”

“咱村里的大樟树原来真是个宝啊,啧啧,有这么多!”

“还别说,我现在看那些树啊,也觉得越来越好看了呢,哈哈哈。”

“老祠堂破成那样了,真能修好?”

“我也觉得,那个地方修好了好像也没什么用处吧。”

“谁知道呢,反正沈书记比我们能干,她说要修那应该修了更好吧。”

“呵,你们真好哄哦,现在说的再好听有什么用?八字还没一撇呢。再说了,这一看就要花好多钱,到时候万一要收钱,看你们给不给。”

“人家沈书记不是说了吗?国家有政策,有扶持款,谁说让我们交钱啦?”

“就是,文老三成天乱讲!我们就是配合沈书记,把门口、把房前屋后打扫整理干净,这还不容易?也是应该的!”

“对,还有那几个牛棚,早就该迁村子边上去了。臭死。”

“这环境好了,咱自己住着也舒心!”

“是这话!”

“那公路不是马上就要修好了?这个事就是沈书记办下来的,反正我信人家沈书记,沈书记不是吹牛的人。”

“我也是!我打算多养些鸡,等过几天路好了,坐车稳稳当当去赶个集,多买点鸡仔、十来只鸭仔,好好养着,游客来了还能卖个钱呢!”

大家都笑起来,一边笑又一边纷纷表示这主意不错,回头也养上一群,反正就算没游客也能自家吃。  沈小霞整个介绍完,大家热烈鼓掌叫好,脸上的笑容骗不了人,从她的话中,人人都感觉看到了希望。  哪怕还不是那么信任她,也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至于到时候做起事来需要大家贡献劳力,许多人家当场表示没问题,当场就大致商量出了一个章程来,到了要用人的时候如何安排,确保不会耽误事儿,基本上做到公平,家家有能力出人工的,都出一出。  开完会,村民们各回各家,依然神情兴奋,七嘴八舌的议论讨论着。  第二天开始,便有人着手打扫收拾门前屋后。  修路的事儿已经接近尾声,文主任得过去跟着看着,唐会计在忙着做一份详细的预算,沈小霞与刘姐满村子转,看到有什么卫生死角,属于谁家的便让谁家动一动。  若是公共场地上的,活儿少两人就做了,两人做不完的,随便叫一声,附近的人家都会来帮忙。  老支书发了话,不许人再跑到老祠堂那里去,那个地方是要修整开发,将来做一个旅游景点的。  各家从前从老祠堂里拿走的东西现在找一找,全都还回去,先送到他家里,等老祠堂修整的时候,再送过去复原......  祠堂里的东西本来就不适合家常用,而且对于祠堂,村民们心里多多少少总有几分敬畏之心。  因此,即便当初从老祠堂里拿了东西回家的,也都是撂在阁楼里,没人拿来做什么。  但拿回家了,下意识的就认为是自己的东西了。就这么给出去,到底有些舍不得。  老支书去找了两家人,把东西给要了回去。  其他人见有人带了头,这才陆陆续续的把拿回去的东西给老支书送过去。  送回去了,心里反倒轻松了。  祠堂的东西,还是送回祠堂更好一点,那才是它们该待的地方。  大家更好奇的是,破败成那样了的老祠堂,真的可能修整成为景点吗?城里人爱看这个?不过,沈书记说能行,想必能吧?大家都等着看。  牛棚的搬迁也比较顺利。  毕竟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真有城里人来旅游了,看到个臭烘烘的牛棚也不好看。  太煞风景。  谁要是不搬,那就是跟村里人过不去了。  问题出在陆奶奶那里。  陆奶奶其实是个很和气、善良的人,否则即便孤寡可怜,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同情她、愿意帮一把手照看她。  但是搬迁这事,陆奶奶拒绝了。  “这房子老归老、小归小,是我和孩子爸亲手建起来的,是我的家呀。他们爷俩都是在这房子里头走的,我守着这房子,心里也踏实。我要搬走了,这房子一拆,就......什么都没了呀!”

“我这一把年纪了,也不怕和你们说,我也活不了几年了。你们就——再等等,啊?再等等,等过上几年啊,怎么拆都成。”

“我就这点念想了,就让我在这住着吧!”

“我不让你们为难,这房子外头,我会打扫干净,外头墙上你们叫几个人刷刷石灰,也能看得过去了!”

陆奶奶一番话,听得人心酸,让她搬迁的话,谁也说不出来了。  刘姐向沈小霞叹气道:“要不,就算了吧。陆奶奶一把年纪了,就这点儿念想,她不肯搬就别搬了。把她那房子外边粉刷粉刷,也不难看吧......”  沈小霞心里也有些沉甸甸的。  陆奶奶的话听起来是真的让人心里不好受。  “刘姐,要不咱们还是劝劝陆奶奶吧。陆奶奶那房子咱们刚才也去了,您不觉得那里头太阴暗、湿气太重吗?长久这么住着,总不太好啊。而且也存在安全隐患。那房子年份久了,万一哪个大风大雨天气吹断了树枝砸下去,那怎么办?换个干爽明亮的地方住,说不定陆奶奶的精神也能更好一些!”

那房子因为在大樟树下,光线很不好,像今天这样的大太阳天,屋里都暗沉沉的,从太阳底下走进去,一刹那眼前都是黑的,过了几秒钟才渐渐适应过来。  那屋里不但光线昏暗,而且太阴凉了,凉飕飕的跟进了冷库似的。地上也显得潮湿,沈小霞不小心还看到一条小小的蜈蚣从墙边慢悠悠的爬过。  住在这样的屋里,对身体是真的不好。尤其陆奶奶年纪大了,更受不住。  年份太久的老房子,在这大树下,万一有个猛烈的风雨之夜,万一哪一根树枝“咔擦”一下断裂了砸下来,是要出大事情的。  当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应当不大,但不能说不存在。  若是搬走了,陆奶奶能住的舒坦些,而这老房子也能拆了,形成更美的一景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刘姐笑笑:“沈书记你说的也有道理,可陆奶奶恐怕不会愿意呀......”  她无儿无女、孤寡一个,就这么点儿想头,哪有那么容易说得动?  沈小霞道:“我们再试试好了。我今天回去就把村公所的房间收拾出来,想办法带陆奶奶过去看看,说不定她看了之后就愿意了呢?”

刘姐哈哈一笑:“我看这样有可能行,到底是沈书记,有办法!”

第二天,两人便再次去了陆奶奶家里。  陆奶奶看到她们又来,听说了来意,便有些不太高兴了,皱眉头道:“沈书记啊,你就别为难我了吧。我老婆子啥都不求,就守着我这房子也不行吗?我这把年纪了,何苦折腾我呢?”

“陆奶奶您不要误会,我带您上村公所去看看怎么样?那边宽敞亮堂,说不定看了您会喜欢呢?您年纪大了,住这太阴凉了、湿气也重,对身体不好的。”

陆奶奶轻哼:“好不好我也住了一辈子了,不讲究这个!金窝银窝不如自个的狗窝,我哪儿都不去。”

刘姐赶紧笑着劝:“哎呀陆奶奶,话可不能这么说啊,咱这过日子啊,当然要越过越好对不对?您这房子啊,是真的太老旧了,给您换个新的多好?现在先住村公所里,沈书记也住那呢,还能有个伴说说话,多好呀对不对?”

陆奶奶似乎只听到了后半段话,哼了哼:“啥有伴没伴啊,沈书记能住多久?沈书记又不是咱村里人,总归要走的。这折腾来折腾去的,不够嫌烦。”

刘姐干笑,无奈的看向沈小霞。  沈小霞却心中微动,敏锐的从陆奶奶的话里品出了点儿下意识的意思来。  老人家身子骨虽然硬朗,虽然平日里一个人住着似乎也没有说过什么,可是,到底还是会感到孤独的吧?  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别人家都是一家团圆,热热闹闹说笑不断,唯独她面对的是一屋凄清冰冷,又怎么可能会什么感觉也没有呢?  想到陆奶奶一个人过了三十多年这样的日子,沈小霞心里不仅仅是同情和怜悯,也不禁佩服。  陆奶奶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如果能让老人家有一个祥和幸福的晚年,也是好事一件。  这件事,还要再想想法子才成。  沈小霞便没有再劝说什么,笑着安抚了陆奶奶几句,说了些好话,便与刘姐先离开了。  “看吧,我就说陆奶奶性子倔,唉!”

刘姐无奈叹道。  沈小霞笑道:“刘姐,咱明天一早要不再开个小会吧,商量商量这件事儿。”

刘姐一愣,诧异道:“沈书记你这是——还没死心呐?”

沈小霞认真道:“刘姐,我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房子的问题了,我真心想帮一帮陆奶奶,让她老人家有个幸福祥和的晚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