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太医四下看了看,确定这里只有他们爷孙二人,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我今天去的那一家是在青风巷的刘家别院,跟我一起去的是太常寺贾蒙贾奉祀。”
江小太医虽然已在太医院三年,但多数时间都是跟在资深太医后面,给宫里的低品嫔妃们看病,他从未给朝臣家眷们诊过脉,对这些人家知之甚少。 江医正却是人脉甚广,可是他一时半刻却也想不起来住在青风巷的刘家是哪个刘家。 刘是大姓,京城里姓刘的,上到超品的勋贵,下到八、九品的小官,足有上百人之多,江医正不可能全都认识。 “哪个刘家?”
江医正问道。 江小太医又看了看,生怕隔墙有耳,把声音压到了最低:“那家的大爷虽然只是白州卫前锋营的百户,可是大奶奶却是永国公的姐姐,太后的侄孙女。”
江医正一怔,永国公的姐姐? 永国公有姐姐吗? 但是他立刻便想起来了,亲姐姐是没有,但是隔着房头的堂姐倒真有一位。 石头胡同沈家二房的那位嫡长女,婆家好像就是姓刘的。 “我怎么记得刘家在前定胡同呢?”
江医正说道。 沈家二房是庶支,太后对他们不冷不热,永国公府则与他们泾渭分明,因此,京城里真正的世家大族是不愿意与他们联姻的。 这个刘家虽然不是大族,但祖辈也是立过军功的,因此,刘家上有恩荫,下有田产,家境殷实,沈家二房能与刘家联姻,也算是一门好亲。 “这里是别院,就住着他们小两口,不对,只有沈大奶奶和两个孩子,刘大爷在军营里,没在京城。”
江小太医说道。 “嗯,你继续说,今天究竟是怎么回事?”
江医正想起来了,据说这位沈家的大姑奶奶任性泼辣,不是个好相与的,刘家又要给足沈家的面子,十有八、九是惹不起这位儿媳妇,让他们出来住了。 江小太医说道:“别看那里只是别院,可却住了很多人,其中有四十多人是下人,另外还有庄子里的人,别院要建后院,这些人是来干活的,后院盖好了,可是城门关了,他们只好留在别院里。还有二十多人是伤兵,另外有几个人是送伤兵进京的。”
“伤兵?”
江医正忍不住拔高了声音,哪来的伤兵? 江小太医连忙竖起一根手指,嘘了一声:“叔公,您小点声,这些伤兵是在兵部备案的。”
江医正瞪他一眼,松了口气,想来也是,如果这些伤兵没有备案,这会儿江小太医怕是也不会还坐在这里。 “继续说。”
江医正说道。 “前一阵子白州卫剿过土匪,这些伤兵是刘大郎的手下,这次剿匪救了刘大郎,刘大郎派人送了他们回京养伤,已经在兵部报备,我和贾奉祀看过文书。”
“嗯。”
江医正点点头,这种文书不会做假,这些伤兵既然能来京城养伤,想来应是刘家给刘大郎带到军中的人,本就是刘家的家奴,或者祖辈便跟着刘家上过战场的,因此才会有这种优待。 “除了沈大奶奶以外,其他人都是排队过来诊脉的,我只管诊脉,贾奉祀核对这些人的身份。其中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嬷嬷,我给她诊脉时,她不小心碰了我放在桌上的茶杯,有点茶水溅到桌上,她便用另一只手,在桌子上写了“有人”两个字,然后连声道歉,假装擦桌子,用衣袖把那两个字抹去了。”
“其他人看到了吗?”
江医正瞪大了眼睛。 江小太医连连摇头:“我们严格按照上面的要求,为了避免传染,诊脉时排在后面的人要退到三丈以外,但是我想贾奉祀应该看到了,他就坐在我旁边。”
之所以让排队的人在三丈以外,主要是为了核查身份,避免打草惊蛇,让后面的人发现端倪。 江医正霍的站起身来,问道:“贾奉祀在哪里?”
江小太医道:“这个时辰,他应是回家了吧。”
江医正拽起江小太医就往外跑,江小太医吓了一跳,不知道被他视若神明般的叔公为何如此鲁莽,看来他和叔公相处的时间太少,不知道叔公是这样的性格吧。 半个时辰后,史乙终于从太常寺查到了贾奉祀的住址,并且找了过去。 巩清则亲自带国公府护卫去了青风巷。 沈逍原本也想同去,但巩清认为青风巷的宅子既然是沈遐的,沈逍最好不要进去,避免把正常的飞鱼卫办案弄成家族恩怨。 可是史乙却扑了个空,贾奉祀没有回家。 遇到这样的事,江小太医同样没有回家,而是把这件事告诉了江医正,江医正既是他的长辈,又是他的上官。 那么贾奉祀呢,他会不会也去向他的师长商量对策? 史乙去太常寺时顺便查过,贾奉祀做过一任知县,托了恩师的关系进了京城。 他的恩师便是曾经做过国子监祭酒的柳学惠。 柳学惠早在四年前便致仕了,他一心向道,据说快要成仙了。 不过柳学惠在国子监多年,门生遍布朝野,贾奉祀是他的弟子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二哥,咱们去找柳大师,柳大师会不会不见咱们?”
史丙问道。 史乙其实也不确定,但是郡主让他过来带贾奉祀回去,无论如何,他也要把人带回去。 柳学惠住在甘石桥附近,没错,就是京城里别院最多的地方,昭阳长公主和秦家在那里都有院子。 柳学惠要修道,既然舍不了京城的舒适,当然要选择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 史乙和史丙原本以为要等上许久,没想到他们说是来找贾奉祀的,门房便道:“贾居士就在前院,你们稍等。”
很快,贾奉祀便出来了,看到史乙和史丙,贾奉祀一头雾水:“你们找人?你们是......” 史乙见门房正往这边张望,便自来熟地把贾奉祀拉到一旁,低声说道:“我们是定陶郡主的护卫,奉郡主之命前来。”
贾奉祀更迷糊了,他当然知道定陶郡主,可是他与这位郡主八竿子打不着,郡主派人来找他做甚? “贾大人在这里的事情可办完了?”
史乙问道。 贾奉祀摇头:“恩师修行的时间到了,要过一个时辰方能再见我,我还在等。”
原来他之所以就在前院,是在等柳学惠修仙。 “你把在刘家遇到的事情告诉柳大师了?”
史乙直接问道。 贾奉祀一怔:“你们怎么知道的?”
史乙对史丙说道:“进去搜!”
贾奉祀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拉着史乙的袖子问道:“你们要搜哪里?”
史乙刷的亮出一块大金牌,道:“御赐金牌在此,我们想搜哪里就搜哪里。”
没错,他们出来的时候,华静瑶把自己的大金牌交给他们了。 搜查结果令贾奉祀惊出一头冷汗。 柳学惠修仙的那间雅室里,香烟缭绕,可却只有一个昏迷不醒的道童。 好在史乙他们早有经验,推开门看到道童倒在地上,便及时捂住了口鼻。 随后跟进来的柳家下人却毫无防备,当即便昏倒在地。 “这是迷烟。”
众人把宅子里里外外搜了一遍,除了两个婆子和那个门子以外,就只有晕倒的这两位了。 贾奉祀终于感觉到事情不对劲了,他想了想,道:“我好像没有看到恩师从这屋里出去。”
“好像?你究竟看到没有?”
史乙问道。 贾奉祀抹着冷汗,又回想了一遍:“没有。”
“搜,就搜这间屋子!”
众人打开门窗通风,不等迷烟完全散尽,史乙便冲进屋子,他看到雅室的一侧墙上挂着一幅太极八卦图。 那幅图的底部是木头的,挂在墙上。 史乙瞬间想起在隆安王府里,三公主转了桌上的摆设,墙上便现出密室来的事。 他走到八卦图下,按照当日三公主说的,左左右右转了几下,然后便听到吱呀吱呀的声音,八卦图后面的墙壁现出一道暗门! 无疑,柳学惠就是从这暗门里逃跑的。 “恩师,恩师为何要走?”
贾奉祀说话的声音已经打颤了。 史乙看他一眼:“你恩师知道要露馅了,所以逃跑了。”
贾奉祀...... 与此同时,飞鱼卫将刘家别院团团围住,巩清等人破门而入,沈遐闻讯提着鞭子冲出来,看到来的是飞鱼卫时,她吓了一跳,问道:“是......是飞鱼卫?”
沈遐虽然泼辣,可她毕竟只是内宅女子,她没有见过巩清,可却在街上见过飞鱼卫。 这些人便是飞鱼卫! 飞鱼卫不会随随便便抓人,但是被飞鱼卫抓住的人,也不会随随便便脱身。 “你们来我家做什么,我姓沈,我是......”沈遐一向喜欢以国公府小姐自居,可是面对飞鱼卫,她却不敢提起永国公府了。 她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沈逍不会管她,永国公府不会庇护她。 巩清淡淡地说道:“在下巩清,前来捉拿瞒报之人。”
“瞒报?你是说疫情瞒报的人?”
沈遐松了口气,这些人也真是的,就是疫情查人而已,搞得鸡飞狗跳的。 不过,巩清?这人是巩清?巩清亲自来了? 若是往常,沈遐肯定已经破口大骂了,可是面对巩清和飞鱼卫,沈遐不敢。 她连忙陪笑:“巩侯一定是找错地方了,我们家今天全都查了,是太医院的太医上门来的。”
巩清没有理她,对跟在身后的飞鱼卫说道:“搜,不要放过任何角落!”
几个院子全部搜过,飞鱼卫并没有发现,就是今天报上去的那些人,一个也不差。 可是巩清不相信,飞鱼卫没有离开,巩清让把所有人全部集中到一个院子,却发现当中只有两位上了年纪穿著体面的嬷嬷。 巩清把这两位嬷嬷单独叫了出来,带到侧院分头审问。 刚刚进去,其中一位嬷嬷便噗通一声跪到地上:“奴婢张氏,是刘家老夫人派过来的,府里不只是这些人,还有人躲进来了,这与刘家没有关系,大爷根本不知情,还有那些伤兵,也不是大爷送回来的那些人,奴婢试探过,他们根本不知道白州的事,这些人是假的,全都是假的。刘家一门忠烈,对这些全不知情啊!”
巩清便知道找对人了。 “人在哪里?”
巩清沉声问道。 张嬷嬷指着后院的方向:“奴婢不敢确定,但十有八、九就在新盖的那五间房子里。”
那个院子是新建的,里面的房子也是新盖的,庄子里的人就是因为来盖房子才滞留京城的。 刚刚飞鱼卫也去那几间房子看过,没有发现端倪。 巩清心中一动,对一名手下说道:“看看国公爷是不是在外面,把大柱子借过来。”
手下应声而去,巩清则继续审问张嬷嬷。 刘大郎不在京城,沈遐在刘家更是无所顾忌,几位妯娌被她欺负得敢怒不敢言,她也不把刘老夫人放在眼里。 后来一位妯娌被她抽了一鞭子,妯娌气不过便上吊了,好在抢救过来没有死成,沈遐却趁着这个机会回到娘家,刘家派人去接,她也不肯回来,刘老夫人索性便把青风巷的这处宅子让她先住着,刘大郎是长子,以后分家也占大头,这处宅子十有八、九还是要落到刘大郎名下,因此沈遐便心安理得在这里住了下来。 从她搬进这处宅子直到现在,刘大郎也没有回过京城,更没有来过这宅子。 刘老夫人不放心沈遐住在这里,怕她给刘家惹出乱子,便派了张嬷嬷连同十几个刘家的下人过来,明着是照顾孩子,实际上就是来盯着沈遐的。 沈遐虽然泼辣,可是心眼却不够使,张嬷嬷又小心逢迎,沈遐居然也容下了她们这些人。 “去年的时候,奴婢便发现小厨房里的帐目对不上,按理说能在小厨房里用饭的只有大奶奶和小少爷小小姐,大奶奶在娘家的日子多过在这里,十天里有六天不在,所以小厨房的食材不应该用的这么快。奴婢还以为是那些家伙趁着大奶奶不在中饱私囊,便让人悄悄盯着,结果却发现即使大奶奶不在府里,小厨房也照常开火,而且做得很多,四个灶头用了三个。小厨房里的人全都是大奶奶从娘家带过来的,若不是发现小厨房的用度忽然增加很多,奴婢也不会去管她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