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君临晚明 > 第五章 平台奏对

第五章 平台奏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袁崇焕字元素,明神宗万历十二年生人。其祖父世祥,父子鹏,母叶氏,兄崇灿,弟崇煌。家乡水南村前横大江,山清水秀,沃野平旷,交通便利。袁崇焕出生后在家乡生活了十四年,后随祖父和父亲迁居广西藤县白马村。于万历三十四年乡试中式举人。后曾三次进京会试皆落第,万历四十七年以三甲四十名登进士。登进士后,被任命为工部观政,很快被调至福建省邵武县任知县。他刚刚到任,就表现出了一个勤政爱民的百姓父母官作风,凡民间冤屈无不申雪。而且能文能武,平日勤读书、习武功。曾经有民居失火,他救火心切,直接身穿朝服朝靴,跳上屋顶,如履平地一般。天启二年,袁崇焕知县三年任期已满,广受百姓士绅好评,在前往京城朝觐和考绩的过程中,此时努尔哈赤派兵攻破西平堡,广宁守将投敌,而此时的巡抚王化贞,经略熊廷弼又撤入山海关,一时间人心惶惶,京师戒严。此时,袁崇焕毅然单骑出关,视察山海关内外形势,回京后即表示:“予我兵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地。”

二月便被任为山海关监军;同月,又升任为兵部佥事衔,并且受命与阎鸣泰共同监军山海关。任内与蓟辽经略孙承宗密切合作,命参将祖大寿高标准督建宁远城。天启五年,后金定都沈阳不久。时任蓟辽总督高第怯弱,认定关外不能守,所以命人尽撤锦州以及大、小凌河诸战略要地,调兵入山海关,彻底放弃辽河以西地区。袁崇焕力主“有进无退”,立下誓言要与手下军士战死于关外。天启六年,后金努尔哈赤得知袁崇焕宁远孤城势孤无援,率兵十三万西渡辽河,连陷锦州等地。随即派精锐八旗猛攻宁远,又派人劝降。一时间人心惶惶,袁崇焕刺写血书,激励将士万余人誓与宁远城共存亡。努尔哈赤全力攻城,连攻两昼夜,八旗士兵冒死凿城挖墙。袁崇焕官兵沉着应战,以红衣大炮还击,毙伤甚众,连努尔哈赤都中炮而逃,这是努尔哈赤第一次惨败于袁崇焕手下,不久后愤郁成疾,背发毒疮而逝。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精兵十五万人来犯,将锦州围的水泄不通。袁崇焕派尤世禄、祖大寿率领精骑数千人驰援;又命守将满桂出城迎敌夹击,双方各有伤亡。皇太极又佯攻锦州,实际上转移主力奔赴宁远,中途遭明军两路伏兵夹击,好不容易到了宁远城下,又遭守军轰击,死伤惨重。恶战近一月,最终因伤亡过多而告退。此次战役中皇太极长子、次子皆阵亡,后金固山额真、牛禄额真等三十多人战死。可时任辽东巡抚的袁崇焕取得宁锦大捷后,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反遭阉党讦告,他极度悲愤,于是以身体不好为由辞职。得到批准后于天启七年七月初,离开宁远,经山海关,最终回到老家广东。从万历年间袁崇焕离家到北京参加科考开始算起,至今已经十年没有回过广东老家了。十年中,他的四位父兄先后病故。按照明朝礼制,官员遭此父母之丧,称“丁忧”,应该回家为父母守孝。袁崇焕在得知父亲去世时,当即离任奔丧,可刚到丰润就接到圣旨:“东事殷殷,宁前重地,袁崇焕不准守制,著照旧供职。”

袁崇焕先后三次上疏陈情,都没有获准。后来他派人把妻儿老母接到关外,居住在宁远,以示守城的决心。此番袁崇焕辞职回乡,实属难得清闲,半生戎马未曾享受过此天伦之乐。这恐怕是袁崇焕自入仕以来,最为放松的一段时光了。可惜好事多磨,只不过月余时间,袁崇焕就见到了来传旨的太监,得知新皇登基且自己将任蓟辽督师,当即领旨谢恩,第二天就踏上了赴京的路途,一路快马加鞭,数日间已然抵达京城。进京后收到消息的崇祯皇帝马上召见了袁崇焕,命其进宫“平台奏对”。这个平台就是一座依宫而建半边向阳的阁台。皇宫建极殿以北居中为云台门,其两侧为云台左右门,又名平台。明朝皇帝有“召对群臣”制度,而从万历中期怠政便中断了。泰昌、天启两朝,都没有再进行平台召对,而崇祯帝则恢复了这项制度,用来召对群臣,商议国事。而对于皇帝来说是召对朝臣,称为“平台召对”。对于大臣来说是奏对崇祯皇帝,所以又称作“平台奏对”。总之就是君臣之间的密商。袁崇焕身着一套便服,自信而规矩的走了进来,崇祯皇帝看了袁崇焕许久,先是夸赞他这些年在辽事上的功绩,特别是两场大捷,授予袁崇焕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袁崇焕心中大为感动,下定决定士为知己者死,他清楚崇祯对辽东的战事十分苦恼,于是为了让皇帝宽心,特地献上了他的“五年复辽”大计,声称只要五年,就可以一举荡平后金,让大明朝不再为关外而烦扰。随之袁崇焕说出了五年复辽所需要的必要条件:皇帝英明睿智;新内阁政治清明;自身同各部相处较好;全权督师蓟辽军政;户部粮饷充足;工部器械保障;吏部输送文武官员;兵部作战协调;言官不乱弹劾;宁远宁锦兵将尚在;努尔哈赤新丧,皇太极汗位不稳;辽东汉人起义不断;蒙古林丹汗出兵协助;朝鲜伺机牵制。听到这些崇祯眉头微皱,因为朝廷内部的几条还可以在自己的掌控下勉强实现,而后金方面恐怕想的过于乐观,仅需几个月的时间皇太极就能够彻底稳定内部,而辽东的汉人已经不能指望。说到蒙古和朝鲜,崇祯明白绝不能将希望放在他们身上,但是袁崇焕此时侃侃而谈,怕是内心早已拿定了注意,这样只有在细节方面给予些修补。崇祯皇帝告诉袁崇焕朝廷会尽力配合,但在辽东之事上首先要注重东江毛文龙,不可对东江镇逼迫太甚,毛文龙即使听调不听宣也绝不可将其夺职。其次对待蒙古要注重贸易往来,不得随意关闭茶马互市集场,以使林丹汗同大明离心离德。另注意后金绕过关宁锦防线从居庸关等处入关的可能性,如若后金有此迹象,定要出动关宁军袭扰后金领地,绝不可使其入关半步。袁崇焕听了崇祯的嘱托当即应下,只是心中对皇帝的话记下了几分则不得而知,皇帝见此也明白自身的资历尚浅,年岁尚不足以保证自身的威严,只希望全权督师蓟辽的袁崇焕能够不负厚望,更不要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想到袁崇焕此去,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军士欠饷,而户部的银子又拿不出来,本着对袁崇焕的支持,崇祯拿出了八十万两皇银,这钱并不是出自国库,而是历朝历代皇帝的体己银子——皇银内帑。明代皇帝有自己的私产,叫做内帑。内帑主要用于皇室成员们的日常开支,在某些特殊时期,也可以用于国家开支,是皇帝本人可以任意支配的钱库,任何大臣无从指责。内帑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种:第一是皇庄缴纳的银子和粮食。皇帝拥有很多所粮庄、银庄、瓜园、菜园、果园、棉庄、布庄等,上千名仆役,有数百万亩之巨,每年纳粮十几万石、银六七万两。其二,充公入库。朝廷各官员,犯罪斩绞流徙,家产籍没,田地、银房、店铺,以及家人、奴仆,都要变卖成银两,部分送交内库。其三,各地官员和藩国向皇帝的各类进贡。崇祯皇帝的内帑曾让王承恩进行过清点,目前是一千一百余万两白银,此次拿出八十万两无疑是对袁崇焕极大的厚恩,这内帑的银子不同于普通白银,皆是质地上佳,且有锦衣卫重点看管其用途,各地官员轻易不敢动贪污皇银的念头。这八十万两一拿出来,袁崇焕当即流泪跪谢皇恩。“陛下厚恩,无以为报,若不能五年复辽,臣甘愿万死。”

袁崇焕在崇祯面前说的言之凿凿,可崇祯皇帝微笑的面容下萦绕着不祥的预感,不知为什么对袁崇焕的复辽大计不敢抱有任何希望。随即由大内总管王承恩将袁崇焕送出紫禁城,路上王承恩心事重重,忍不住问袁崇焕真的有“五年复辽”的把握吗?袁崇焕沉思后只给了些模糊的答案,告知王承恩所谓五年复辽不过是宽慰省心,五年时间太短了,可能要八到十年,甚至更长。话说到此处袁崇焕顿时闭口不言,而王承恩见此亦是三缄其口,二人一路无话。离开紫禁城后袁崇焕单骑出关,当即前往宁远赴任,而王承恩则是在宫中向崇祯皇帝汇报了刚才和袁崇焕的谈话,崇祯皇帝在听到八到十年之时神色稍缓,但仔细思考过后,顿时觉得辽事艰难,又想了想袁崇焕,崇祯帝无奈地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