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失败的穿越客 > 0006穿越新友

0006穿越新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穿越客今天的晚餐遇到好的机遇和难以逾越的困难。

好的机遇是加热的炊具陶罐有了,破庙内墙壁上挂着的系着绳子的陶罐可以当做加热设备使用!

加热食品的燃料,枯枝杂草有了。

可以果腹的海选食材有了。

难以逾越的障碍是火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有三种:找到火源引火,用生火设备引火,自带引火设施引火。

在大明朝生活一辈子的老林老汉和孙子小林,加上在四百年后的年代里生活近六十年的农民工穿越客,三个人加上在鳌山卫浮山备御千户所生活了十五年的黄二柱子的身体,集体讨论、充分论证、集思广益、达成一致认为,自己生火最实际。

找一根细长一点的枯树枝清理所有枝桠,解开捆绑螃蟹、海螺等海产品的藤条,把上述两项组成一个大弓,找一个一尺左右的短木棍做转轴,把大弓的藤条在转轴上绕三四圈加大摩擦力,短木棍竖起了来使用,下边放一根大一点的枯木并用杂草围起来,中心放一些揉碎了的杂草容易引火,短木棍上边找一个大一点的枯木按紧扶好,一人按好枯木扶转轴,一人快速抽拉弓弦!

用手搓动木棍钻木取火的是很不容易成功的,谁不相信可以做实验。手动搓动转轴,最快转速一分钟不会超过五十次,而且还要受到臂力、手腕力、手掌上的表皮承受能力限制;很难很难做到钻木取火成功。

用枯木藤条制作的简易弓弦加上转轴,转速可以提高很多倍,劳动强度降低很多倍,一次的引火弓弦的抽拉,可以使转轴转动五六圈而且是双向转动五六圈,抽拉引火弓弦的频率基本和手动搓动木棍频率一样,所以,制造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用引火弓弦等工具引火,成功率最高!

等到出现火星冒出来和青烟缭绕的时候,抓紧时间吹一下转轴下边的杂草,一般情况下引火行动到此结束了!

所有的海鲜带有硬壳的全部烧烤,海带海藻放入陶罐煮汤,筷子很多洗木棍裁一般长短搭配起来就是筷子,碗是唯一的陶土碗,轮流使用,谢绝分餐制了,这个时候没有那个条件。

带硬壳的海产品一到烧烤成熟,大多自己张开硬壳,食客可以轻松地食用可食用部分;有的如螃蟹大虾海螺等烧烤成熟时可以很顺利地从一端用洗木棍牙签等把可食用部分取出食用!

几天没有好好吃饭的爷孙俩人,从东昌府来到胶东逃难,包括鳌山卫本地军余黄二柱子三人愉快的晚餐丰富多彩而去美味可口,绝对的是纯天然、无污染、无添加剂、无防腐剂的原生态海产品大餐!

吃饱喝足睡觉。

熄灭了做晚餐的篝火,躺下来的三个人,慢慢拉起家常,互相说起自己的家事给对方,爷孙俩东昌府人士,祖上姓林本是当地军户,老林老汉年纪大了儿子从军去了大同多年,家里儿媳病故,留下林山子今年十四岁了,爷孙俩相依为命艰苦度日。不幸徐鸿儒闻香教竖起造反,无奈之下逃荒跑反来到胶东。

黄二柱子一听林山子十四岁了,笑着从庙内地下爬起来,高兴的说道:“我今年十五岁,山子十四岁,咱们以后一起讨生活,好不好?”

林山子也从地下爬起来,高兴的说:“好明天我就和你一起去赶海,一切都跟你学着做,爷爷病好多天了,可能是饿着了。”

又讨论了赶海的注意事项和潮汐的时间,三个人才慢慢睡去!

穿越时空来到大明朝的第一个晚上,失败的穿越客虽然睡在破庙里,好在肚子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

也算不虚此行!

要准备去赶海就必须知道潮汐。

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形成潮汐的原因要先说月球的作用。把地球和月球看做质点,说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实际上是月球和地球都绕二者的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只是地球的圆周轨道小得多。(双星的两个质量相近的星球的圆周轨道近似相等)以地心为非惯性参照物,地球质点受到月球质点的万有引力正是地球质点绕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而此向心力对应的惯性力与此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地球质点受月球质点的万有引力与这个惯性力相互抵消。

既然地球被看做质点,就可以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动力学规律看做与地球质点完全一样。这样物体受的月球的万有引力和与之对应的惯性力相互抵消。

实际上地球的体积很大,在离月球最近的地面上的物体,绕地、月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明显小于地球质点的轨道半径,物体所受月球的万有引力就会大于所受对应的惯性力,这两个力不能再抵消,其合力与物体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方向相反,使物体的重力明显变小。如果所说的“物体”是这里的海水,那么这里就会有涨潮发生。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离月球最远的地面上的物体,月球对此处物体的万有引力小于与之对应的惯性力,它们的合力又是与地球对此处物体的万有引力方向相反,也是使物体的重力明显变小。

所以在离月球最远的那部分海水同时也会有涨潮发生。这就使本应是球形的海平面微微呈现出纺锤体形状。

研究太阳对潮汐的作用,与研究月亮作用的方法相同。如果认为地球绕太阳的中心做圆周运动,问题就简单了。这里不做详细论述。

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发生都是上述原因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月亮潮比太阳潮显著。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和—塑性导致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

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磨擦,以1.7TW的速率消散。

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另外在高潮的第二天也有涨潮发生,由于月球每天在地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潮汐能是以位能的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海水涨落的潮汐现象是由地球和天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在海洋中,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

由于地球的旋转,这种水位的上升以周期为12小时25分和振幅小于1m的深海波浪形式由东向西传播。太阳引力的作用与此相似,但是作用力小些,其周期为12小时。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产生大潮。当它们成直角时,就产生小潮。

除了半日周期潮和月周期潮的变化外,地球和月球的旋转运动还产生许多其他的周期性循环,其周期可以从几天到数年。同时地表的海水又受到地球运动离心力的作用,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正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

简单的解释就是一天有两次涨潮,涨潮的大小、时间的早晚,都有固定的时间和规律;涨潮形成的原因都很简单,解释起来就也很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