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那种一大兵团作战为主的战争形式,将不复存在......”“这种观点,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了,”赫鲁晓夫打断他的话,插口说道,“总参谋部在两年前就已经拿出一个非常系统的备忘录,红军的将军们认为,核武器与火箭技术,都属于战略性的武器,它们存在的主要作用,是对我们潜在的敌人构成威慑,而不是直接把它扔到敌人的头上。”
扭头看向布尔加宁另一边的莫洛托夫,他摊摊手,笑着说道:“维亚切斯拉夫同志原来也曾经说过,在外交领域,敌人是永远都不会被消灭掉的,而且我们的最终目的,也从不是将敌人消灭掉,我们需要的,是让敌人屈从于我们的意志,当然,将敌人转化为朋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在我们的将军们看来,常规力量的存在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是必须的。”
“不要误会,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同志,我并不是说我们不再需要常规军事力量了,而是说,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或者说,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已经不再是以大兵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军队数量了,而是以高科技为为核心的军事技术的优势。”
伸手拿过面前桌上的一包香烟,维克托给自己点上一支,深吸一口,这才接着说道:“三年前,美国国会立法,将参谋长联席会议设立为永久性的机构。”
一句看似不着边际的题外话之后,维克托说道:“作为该机构的参谋总长,威廉·莱希是美国裁军政策的主要推动人之一,他主导了战后最初两年,美国国防政策的制订工作。此人认为,第三次大战如果真的爆发,其作战形式还将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类似,因此,他认为美国没必要保持太大规模的常备兵力,因为美国掌握着核武器,以及投掷核武器的战略远程轰炸机,与此同时,美国本土位置特殊,即便是战争爆发了,敌国也没有能力第一时间攻击到美国本土,这将为美国进行战争动员赢得宝贵的时间。”
“美国人的这种观点,反映在欧洲大陆,就是美国驻欧军团的虚弱,”弹了弹烟灰,维克托说道,“根据情报部门当初掌握的情报显示,战后最初的两三年里,美国人派驻在欧洲的军队,只有不到五万人,而且各部队纪律涣散,缺乏训练,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斗力。”
这可不是维克托信口雌黄,而是真正的事实,不仅仅联盟的情报部门很清楚这一点,就连美国自己的报纸和杂志都为此批评五角大楼的无能。“但是在最近两年,美国人的政策显然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维克托说道,“这一点,在我此前所提交的来自对外情报局的报告中,也已经详细的阐述过了。是的,联盟在核武器以及火箭技术上所取得的优势,已经令美国人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他们不得不改变旧有的军事策略,转而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到美国本土之外,尤其是放到联盟的周边。因为美国人现在的战略思想,就是在爆发核战争的情况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我们,从而迅速结束战争,减少损失。”
“而基于这一战略思维,可以预见到的一点是,在未来几年,甚至是更长远的时间里,美国人将会想尽一切办法,竭尽所能的压缩联盟的战略空间,”目光转向斯大林同志,维克托加重语气,说道,“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他们不仅想要整个东欧,还想要土耳其、伊朗,甚至是中国、朝鲜,总之,华盛顿的终极目的,必然是要将军事威胁送到联盟的家门口,从而以这种方式,维护他们自身的军事安全。”
瞟了一眼身边的贝利亚,维克托总结道:“因此,我的观点是,如果想要与美国人和平相处的话,那么仅仅是将东欧、土耳其让给他们,恐怕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将中国、朝鲜、伊朗等等等等,所有与联盟相邻,处在联盟地缘政治利益范围内的地区,都交给美国人。这样就够了吗?呵呵,当然不够,我们还需要销毁自己手里的核武器和火箭技术,总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对美国人构不成任何威胁,只有让华盛顿完全放心,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想要从联盟拿走点什么,就能随意拿走点什么,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能与美国人和平相处,当然,前提条件是,到了那个时候,美国人还认为有必要与我们和平相处才行。”
坐在斜对面的赫鲁晓夫笑着看了看贝利亚,维克托长篇累牍的说了这么一大通,还是没有回答有关裁军的问题,他兜了一圈,等于是又回到原点,生生将贝利亚怼了一通。不过,这一次赫鲁晓夫不打算再说什么了,今天的局面很清楚了,就是维克托在借机批判贝利亚的对美政策主张,而斯大林同志站在一边拉偏架,至于剩下的几个人,基本都是看戏的。“我们在谈裁军的问题,”赫鲁晓夫不开口,被维克托怼到脸上的贝利亚,自然不能学着别人的样子看戏,他阴沉着脸,说道,“如果像你说的,美国人准备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压缩联盟的地缘政治空间,那么我们如何裁军?”
“美国人打算压缩联盟的生存空间,首先就要拿下东欧,”维克托毫不犹豫的反问道,“那么,在过去两年里,美国人在欧洲增兵了吗?”
贝利亚眉头一皱,尽管他已经不再负责国家安全工作了,但是有些情报他还是能够接触到的,事实是,在过去两年,尽管联盟在火箭技术和核武器上占据了优势,并且在德国问题上表现的咄咄逼人,但华盛顿却始终没有做出在欧洲增兵的计划,不到五万人的常备军,就是美国陆军在欧洲的全部力量。当然,除此之外,美国还在西欧设立了一系列的军事基地,不过这些基地主要是空军基地,即便有陆军驻扎,也只是小股部队的样子。“是的,我们能够得到的答案就是‘没有’,在过去两年里,美国人的军事战略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认为自己在核战略上,能够保持对联盟的优势了,但在欧洲大陆上,他们的驻军人数却依旧没有变化,”维克托自问自答,“这是为什么?我的理解是,在华盛顿的预想中,苏美双方至少在短期内不会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更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语气一顿,维克托抿了抿嘴唇,又补充了一句:“或者说,在华盛顿的观念中,苏美之间是否爆发战争的主导权,其实是掌握在他们手里的,当然,这也是‘冷战’这个词的核心所在。”
“冷战所对应的,自然就是热战,”莫洛托夫点点头,说道,“美国人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在军事、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给我们施加压力,但却不会选择军事手段来与联盟直接开战,这个战略从四六年的时候,便已经确定了。”
“美国人不打算与联盟直接爆发战争,但却很乐意在联盟的地缘政治范围内制造冲突,”维克托接过话题,继续说道,“过去几年里,英美的情报人员在联盟周边的国家中频繁活动,从东欧地区,到伊朗、土耳其,乃至于阿富汗,他们在四处寻找着机会,寻找着可以扶植的军事代理人,以便通过各种形式的叛乱,颠覆当地的政权,并将战争带到联盟的家门口。”
“是的,我们很清楚他们在做什么,而他们也很清楚我们清楚他们在做什么,”维克托挥舞一下手臂,似乎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增强自己这番话的说服力,“他们知道我们不会因为这些挑衅而与他们直接爆发战争,我们也知道以这种琐碎的事情为借口,与美国直接爆发战争是不现实的,是的,这一切的一切我们知道,他们也知道,但也正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所以,这种手段才成为了战争最佳的形式。”
“没错,我认为苏美之间的战争早就爆发了,只是爆发的形式与我们所熟悉的那种战争不尽相同罢了,”语气一顿,维克托最后说道,“我们不需要将两百余万的军队驻扎在欧洲前线、朝鲜半岛,那没有意义,因为战争不会在那里爆发,那里也不是英美预设的战场。我的看法是,我们应该将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精力,放在那些隐蔽的战线上,我们要防止美国人将战争输送到我们的家门口,同时,还要努力将战争输送到美国的窗台下,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